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55855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4 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xx)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xx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价实际上是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的一个分类管理方式,通过风险评价将公司或部门需要重点管理的危险源罗列出来,对现状的控制措施进行再评价,如果通过现有的控制措施能满足风险控制,那么只要检查保证措施有效就能控制风险。如果现有的控制措施主要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监督检查这些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从本质安全化上对危险源的改善和对风险的控制。其次,危险源的分类有那些?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这一理论,那么可以立即对第一类危险源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需要使用电能来带动电机运转,那么电是第一类危险源;我们需要使用天然气或其他的热量时,需要使用火来提供能量,那么火或者说热量也是第一类危险源等等,第一类危险源因为我们需要去利用它,所以我们不能杜绝或完全屏蔽;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从第二类危险源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第二类危险源实际上是限制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发生的意外释放的措施或管理。但是第二类危险源相较于第一类危险源,我们更难去控制、去管理,因为第二类危险源相较于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变化更大,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技术手段或经验知识不平衡等因素。其三,危险源辨识方法及其他要求?询问交谈法、现场观察法、查阅有关记录法、获取外部信息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安全检查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事故原因分析法等等,但是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比如我们需要进行企业危险源辨识时,我们需要使用到的方法有:获取外部信息(需要与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事故原因分析(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工作任务分析(一些特定的工作任务)、安全检查(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等都会使用到。在企业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中,特别需要的是全员参与的概念,如果不是全员参与的危险源辨识,那么企业危险源就不全面,覆盖范围小,不能真正的控制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容易发生事故。当然企业在开展危险源辨识前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培训出一部份人,由他们去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并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企业组织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流程图:企业危险源辨识过程要考虑的因素是也是非常多,辨识经验、知识不足或岗位作业不熟练都不能完全辨识出岗位存在的危险源,所以全员危险源辨识是一个学习和完善的过程。其四,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方法有那些,操作简单、评价全面的是什么方法?危险源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辨识出来了,那么风险评价是不是由部门领导或EHS部门进行呢,显然不是。因为,各岗位存在的危险源只有该岗位的操作者才能更全面去评价,只有他才知道危险源的风险到底是多大,为了他们能更系统、全面的进行风险评价,就需要让他们知道基本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也有很多种,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矩阵法、预先危害分析、风险概率评价法、事故树分析等,那么我们这里只对LEC方法进行简单的说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通常所说的LEC(D=LxExC)评价方法,是目前风险评价中操作简单、评价全面、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D:危险性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通过辨识出来的危险源整理,再通过风险评价,那么我们就形成了班组、岗位的基本危险源清单。其五,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通过组织、培训、参与、汇总、审核、审批,形成了公司的危险源清单,全面掌握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那么对公司的危险源的管理我们需要做什么呢?目前一些企业对危险源的管理存在什么样的误区呢?辨识出来了危险源,也进行了风险评价,那么在风险评价过程,需要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看是否能满足并控制的了危险源,如果现有措施不能或者说可以在现有的措施上加以完善,那么一定要制订新的控制措施,新的控制措施完成后,再对该危险源重新评价,看风险等级是否降低,能否满足该危险源的风险控制要求。部门辨识出来的危险源,中度以上的危险源一定要制订检查表,班组每天,部门每周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检查,以确保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有效、运行良好,在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改善,因为风险控制措施失效,那么危险源的等级就升高,就很难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另外,危险源辨识出来后,不应作为秘密资料锁在文件柜的,它是员工在工作中检查和学习的依据,不说每天,至少每周各班组应组织该班组成员学习该班组的危险源清单。企业对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危险源的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辨识、评价结果汇总成公司的危险源管理清单,并根据程序要求,将公司中度以上危险源罗列清单,并对中度以上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如果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能满足危险源的风险管理,那么制订检查表,每周由专业人员全公司检查确认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如果在评审中发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不能达到该危险源的风险控制,那么需要联合该责任部门制订目标、指标改进方案,定期检查方案实施情况,从而逐步改善、提升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危险源辨识出来后,它不是永不改变的,每年至少需要重新辨识一次,如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如:设备变更、技术更新、新的法律法规、组织架构等的变更,而需要进行相关岗位或班组的危险源重新辨识变更。最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辨识过程的经验积累,对风险措施控制的不断完善来危险源进行控制管理。第 7 页 共 14 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为管理体系运行和决策提供依据。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不可接受风险:指公司根据本程序辨识、评价的级别为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在体系运行中需特别关注、重点控制的风险。三定四不推:指在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班组能够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公司。管理方案:对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而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时间表,并落实专项检查所采取的措施。管理方案应通过年度检修计划、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专项治理整改等方式实施。3.1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修改程序并组织实施和检查。3.2各单位负责实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并配合安全环保部对不可接受风险进行确认。4、工作程序4.1安全环保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4.2各单位依据安全环保部的安排,针对本单位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制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后,受控发放,并将电子文本报安全环保部。4.3安全环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各单位上报的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进行再次评价确认,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安全环保部主管领导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受控下发各单位。4.4各单位依据各自职责,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制定管理方案和实施运行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需报公司的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应按职责权限分工和对口管理的原则上报有关管理处室安排实施。4.5各单位对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中需采用“目标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的,填写“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上报安全环保部备案。4.6安全环保部对各单位上报的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汇总,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检查。4.7安全环保部和各单位要保持最新的“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并将岗位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传达到岗位职工。4.8当工艺、技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各单位应随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修订、完善控制措施,及时更新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4.9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基本流程划分作业活动确定危害事件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风险控制4.9.1划分作业活动4.9.1.1作业活动划分程度的把握应适宜划分的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有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4.9.1.2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划分;按地理区域划分;按装置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4.9.2危险源辨识4.9.2.1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极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4.9.2.2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4.9.2.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采用基本分析法和工作安全分析法。4.9.2.4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定覆盖已发生事故的原因,包括本单位近三年内所有事故的原因。覆盖法规的要求,辨识出的危险源应与所有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相适应。4.10.3风险评价的方法4.10.3.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用定性评价法直接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严重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发生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三次及以上轻伤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4.10.3.2无法直接判断时可采用半定量法(LEC法)。a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D:风险性分值。LECD法的分级数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注:8小时不离岗为“连续暴露”;8小时内暴露1n次为“每天工作时间暴露”。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优先考虑消除风险(如技术、工艺改造);其次考虑降低风险(如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装置或隔离措施);再次考虑采用个体防护措施或装置。4.10.4.3风险的控制措施一级风险: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降低风险,否则停止工作,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优先实施降低或消除风险;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且不需投资解决的,采用运行控制,制定或完善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二级风险:需上硬件设施或加强培训的,立即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若以前无规定或规定不充分应采用运行控制,制定、完善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工作正在进行时应制定应急措施。三级风险:采用运行控制,制定、完善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需上硬件设施,制定“目标管理方案”;上硬件设施条件不具备时应制定临时措施并考虑长远措施;文件规定很充分时,需通过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要求员工严格执行文件。四级、五级风险:属个别人不安全行为的,需通过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要求员工严格执行文件;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时,需按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10.5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情况验证必要时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对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并根据评审和验证结果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第 13 页 共 14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