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54619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技术关键汽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从而导致汽车加油站数量的急剧膨胀。由子加油站多设于交通发达的黄金地段,车辆。人员往来频繁,防火防爆工作尤为重要。加油站的确是一个潜在的“火龙”,但并非不可降服。只要严格按照程序审批立项,严格按照标准设计。施工和管理,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完全可以杜绝,关键是要从技术上把好4个关口:站点选址合理确定安全距离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的建筑规模,规模越大,安全距离越大;规模越小,安全距离越小。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156xx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加油站的建筑规模分为三类,由大到小依次为级、二级和三级。确定加油站级别的指标有两个,当总容积为180m3、120m3、60m3,或是单罐容积为50m3、50m3、30m3时,则依次确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为了降低加油站潜在的油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规范规定城市建成区内一般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以尽量减少易燃易爆品的储存量。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加油站周边建筑设施的性质及规模。外部因素的种类繁多,难以一一列举,主要有重要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企业厂矿、交通道路、电力线路及通信线路等。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建筑物及设施,拥有不同的安全距离要求。加油站与各种建筑、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主要从油罐(外壁)、通气管管口(中心线)和加油机(中心线)三个部位起算。其中,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办公楼、1500人以上座位的体育馆(影剧院)、500人以上的学校、藏书5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最严,无论加油站级别大小均为50m;而与一般公路的安全距离要求均低,仅有58m。加油站与民用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则依据建筑规模确定。如三级加油站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总建筑面积为1000m2至5000(不含5000)m2之间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一般为12m;与总建筑面积不足1000m2的居民楼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一般为10m。按此标准计算,除个别加油站外,目前城市加油站一般均符合标准要求。站内布局规范布置相互间距加油站内各种建筑物及设施应该如何布置,即站内各种设施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应该如何确定,规范也有详细规定,共达26个项点,目的是防止因站内各种设施之间相互干扰,引发火灾事故。对于一般加油站而言,内部安全距离要求主要有4项:一是埋地汽柴油罐之间安全距离为05m;通气管管口与密闭卸油点之间的安全距离为3m;油罐及通气口与人员出入的站房之间的安全距离为4m,与变配电室安全距离为5m;加油机与站房、变配电室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m和6m。为了杜绝站内建筑物及设施存在“先天性”隐患,并防止加油车辆之间相互影响而诱发火灾爆炸事故,规范明文规定站内站房及其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小于二级,加油机顶棚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建造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且站内道路不应采用沥青路面等等。工艺设计关键防止油气集聚加油站在工艺设计上有两个核心的安全原则:一是防止由气泄漏,减少油气挥发;二是不产生油气集聚的条件,以防止火灾爆炸的条件生成。基于这两个安全原则,工艺设计要求条款多达26条,其中关键性条款有3条:一是严禁将油罐设在室内、地下室内及半地下室内,加油机必须露天设置,以杜绝油罐、加油机万一发生泄漏,油气在室内集聚达到爆炸浓度,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二是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式卸油方式,油罐进油管应向下伸至距罐底02m处,最大限度地防止油品入罐时的油气挥发。三是汽油罐与柴油罐通气管应分开设置,管口应高于地面4m以上(沿建筑物墙柱向上敷设时应高出建筑物顶面15m),以防止挥发性油气在地面集聚,达到爆炸浓度。同时,油罐通气管口应安装阻火器,以防止火星从管口进入油罐,造成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站内管理务必确立“三防“为先加油站日常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三防”上。一防火灾。目前设计的加油站汽油、柴油罐一般都是直埋式,即油罐本体直接埋入地下,仅将罐口、观察孔及通气孔等留在地面,如油罐发生火灾,一般用毛毯睹住罐口,即可扑灭火焰。故加油站内一般均不设计消防给水系统。但是,加油站必须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目的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一般要求:一个加油站每2台加油机至少应配备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泡沫灭火器。泵及压缩机房应按建筑面积每50m2设干粉灭火器1只,且总数不得少于2只。除此而外,另配备灭火毯若干只,消防砂若干方。二防雷电。即防止雷电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因此,站内所有油罐必须保证接地良好,并按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阻值不大于10。三防静电。地面敷设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安装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管线法兰及胶管两端应用金属线跨接,以确保其导电性能良好。另外,油品罐车卸油台应设置卸车时的接地装置,以防止卸油过程中因流速过快,造成静电电荷集聚,引发火灾事故。各种接地装置电阻值应不大于300。摘自劳动保护xx年第10期第 5 页 共 11 页加油站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并符合所在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第二条加油、加气合建的站执行集团公司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条加油站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四条安全组织1.加油站应成立以站长为第一责任人、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小组;2.加油站应设安全员,负责检查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3.加油站应成立义务消防队伍,编制消防应急预案,开展消防知识学习,加强消防预案演练,做到人人懂得本站消防器材性能,并会使用。4.加油站应与毗邻单位建立联防组织,定期开展活动。第五条安全教育1.加油站应每月对职工进行三次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2.加油站应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考核。3.进站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加油站经营单位应与施工队签订施工安全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责任,落实安全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第六条安全措施1.制定“顾客进站加油须知”,主要内容包括:(1)站内严禁烟火;(2)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3)严禁向汽车汽化器及塑料桶内加注易燃油品;(4)加油车辆的司机、乘坐人员进站后不应影响加油站安全;(5)所有机动车辆均须熄火加油;(6)严禁在作业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7)严格在加油现场使用手机、寻呼机。2.加油站内应有明显安全警语、警示标牌。3.有条件的加油站应在站内适当部位设置拖拉机、摩托车的专用加油点。4.高强电闪、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加油、卸油作业。5.落实防抢、防骗、防盗、防破坏等防范措施和保安工作,确保加油站人身、财物安全。第七条用火管理1.用火管理应符合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2.加油站生活固定用火点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第八条消防管理1.加油站应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其主要内容是:(1)组织机构和指挥系统;(2)地理位置;油罐数量、容积;加油机位置、数量;输油管线走向图;其他油品的存放地点、数量;(3)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耐火等级、面积、高度、内部设施及相互间的距离;(4)灭火作战人员的配备、分工,警卫力量的布置,物资抢救、人员疏散措施及相应的操作程序;(5)各种消防器材的数量、摆放位置、应急补充措施;(6)对外通信联络及外援力量的部署、指挥等。2.加油站各种消防器材应按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有关规定配置,且摆放合理,取用方便。3.消防器材应定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养护,定期换药,保证完好有效。第九条安全检查1.加油站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检自查为主,上级主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分级落实安全工作。(1)加油站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2)当班安全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发现违章行为和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和向上级反映;(3)加油站经营单位每月和遇重大节日应对加油站进行安全检查。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设备有无渗漏、电器连接螺栓是否牢固、防火防爆措施是否可靠、灭火作战预案演练及隐患整改情况等。3.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加油站能解决的,应限期抓紧整改;加油站无力解决的,应书面向上级报告,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第十条事故管理事故的分类、分级,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按集团公司事故管理规定执行。第三章安全技术规定第十一条用电规定1.在爆炸危险区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爆炸危险区等级要求。2.当由独立变压器供电时,宜采用三相四线接零保护或三相五线专用接地线保护;当使用电网直供或由临近企业转供电时,用电设备的保护方式应与供电网保持一致。加油站内,用电设备应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3.电气器具、线路应完好无损,电气连接处应规范、紧密牢固、无腐蚀。4.设置在罩棚下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护型灯具。5.对加油机内部的电气密封应定期检查,如发现密封不良应立即修复或更换。6.加油站内不应随意装接临时电气线路。7.加油站营业房等场所禁止使用电炉等易引起火灾的电器。第十二条防雷、防静电1.钢质油罐及其金属附件应作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应用焊接,接地线与被接地设备的连接应设断接卡,并用双螺栓连接,埋地部分均用焊接。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其接地电阻值要求如下:油罐、站房、罩棚不应大于10输油管线不应大于30卸油防静电接地不应大于1003.弱电系统(通信、信号、监测和微机控制等)应按有关规定或产品技术的要求,采取防雷措施。4.定期检查加油机、加油胶管及卸油场地的静电连接线,保持完好有效。第十三条加油站卸油应采取密闭方式。罐车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头。汽柴油进油口应分别采用阴阳接头,以防混油。油罐卸油进油管应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处,严禁喷溅式卸油。第十四条加油站输油管线管沟,应用砂填实。输油管线管沟与电缆沟、暖气沟应隔断。第十五条加油站卸油静电接地应采用具有报警功能的接地装置。严禁在爆炸危险区内乱拉电线,使用非防爆电器。第十六条加油站油罐通气管口应装设阻火器,通气管的口径不应小于50mm。通气管距加油站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通气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m,沿建筑物的墙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口,应高于顶面或屋脊1m。第十七条当加油站油罐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对加油罐采取防止上浮的措施。建在水源保护区附近的直埋地下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并应设渗漏检测设施。第十八条根据一、二、三级加油站的要求,对加油站的油罐宜采用具有测量温度、液位等功能的测试监控仪表。第十九条加油站应采用国家认定的具有整体防爆功能的加油机,不得进行破坏整体防爆功能的改造。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