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42651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四 单 元 学 习 评 价,八年级语文 下 人教版,(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贮存(ch) 拘束(sh) 熹微(x) 招徕(li) B.脸颊(ji) 咀嚼(jio) 忌讳(j) 譬喻(p) C.撒开(s) 抠下(ku) 下坠(zhu) 苋菜(xin) D.规矩(j) 炮制(po) 绰号(zhu) 屏障(zh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 ) A.车胤 柔嫩 龙吟凤哕 熹微 攸游自在 B.下坠 元霄 舒卷张弛 欣赏 呼朋唤侣 C.模仿 蹲踞 若无其事 门楣 盛会难逢 D.粽子 落暮 走街串巷 淳扑 油嘴滑舌,C,C,3.选词填空。(4分) (1)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 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 下一块泥巴。 A.伸 抠 B.探 抠 C.伸 取 (2)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 美。 A.淳朴本色 B.纯朴自然 C.质朴纯正 (3)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 ,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A.情韵动人 B.张弛不定 C.婉转悠扬,A A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 A.教育部为加强各校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特制定了响当当、硬邦邦的五项措施,遏止学术腐败现象。 B.对于南京大学“辛酸父亲”来信事件,有关人士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否定。 C.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有可能。 D.我的父亲1965年报考名牌中学,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最终榜上无名,只能成为名牌中学的门外汉。,解析“门外汉”指某方面的知识还没入门的外行,而不是指站在门外的人。,D,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4分) ( ) A.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作家 B.吆喝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C.春酒沈从文著名作家 D.俗世奇人冯骥才著名作家 6. (2016淮安中考)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8分) “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1)第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3分) (2)第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2分) (3)第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_ (3分),“提高”改为“增强”(其他正确改法也行) ( 书名号改为引号 “虚情假意”可改为“情真意切”(其他正确改法也行),C,7.(2016武威中考)综合性学习。(12分)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4分)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4分)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4分),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二、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6分) 伞 铺 街 李汉荣 (2016德州中考) 人在天日清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1.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 2.第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示例: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示例:历朝历代各式各样的伞和跟伞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是面的略写,唐朝写诗的书生和民国伞下的情侣是点的详写。,3.第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示例一:恰当。当年的母亲与前文中唐朝的书生、民国的情侣形成时间上的自然延续,也分别代表了美好人生的三个方面:个人追求、爱情温暖、家庭幸福。文笔与原作也基本一致,贴切顺畅。 示例二:不好。本文点面结合,点的角度已有了唐朝的书生和民国的情侣,再写就画蛇添足了。语言风格与全文也略有差池。,4.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 5.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示例:第段中的“打湿”一句,作者赋予心灵以实体,被雨打湿,写出了曾经在伞铺街发生的种种往事,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万端。语言新颖别致,意趣深长。 示例:结构上,开篇引入写作对象,结尾形成照应,回环完整;情感上,一唱三叹,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主旨上,深化主题、回味无穷。,三、写作(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联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注意: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写作思路:这篇话题作文,要紧扣“传统节日”来写,首先清楚节日的“传统”与“非传统”的区别;二要必须有“我”,在材料中“我”是活动过程的亲历者。 审题方面:我们要了解每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文化,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我们对所要写的节日了解得越深入,越能准确表达节日的相关内容、场景、氛围。 选材方面:运用细节描写和融情入文的方法展现节日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细致观察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围:清明节缅怀、激励;重阳节敬老、感恩有了氛围,就有了浓浓的“情”,文章就能以“情”为线索串联细腻而美好的节日画面,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立意方面:一是以点带面展现节日盛况,如叙写盛大的庆典、热闹的场面,表现节日的喜庆、幸福,寄托人们和美团圆的精神情怀。二是要体现节日风俗和风土人情。 表达方面:文体上的出彩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可用书信体或日记体,给远方人描绘这里的节日情景,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向往。还可采用小标题,有深刻寓意的题记、后记来引人注意。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让文章文采斐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