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防火设计.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42020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梯间防火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楼梯间防火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楼梯间防火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梯间及防火设计,定义,楼梯是由连续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扶手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的建筑构件,设计要求,楼梯间为设置楼梯的专用空间。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楼梯、楼梯间的常用形式,按与建筑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室内楼梯、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是指位于建筑外墙以外的开敞楼梯,常布置在建筑端部或结合连廊、栈桥等布置。符合规定的室外楼梯,可作为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与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同,都作为疏散楼梯),并可计入疏散总宽度。室外楼梯四周一般不设墙体,顶层宜有雨篷,按使用功能 共用楼梯、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专用疏散楼梯等,按楼梯、楼梯间的特点不同常见的有开敞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开敞楼梯是指在建筑内部没有墙体、门窗或其他建筑构配件分隔的楼梯,火灾发生时,它不能阻止烟、火的蔓延,不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只能作为楼层空间的垂直联系,敞开楼梯间是指楼梯四周有一面敞开,其余三面为具有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实体墙,火灾发生时,它不能阻止烟、火进入的楼梯间。在符合规定的层数和其他条件下,可以作为垂直疏散通道,并计入疏散总宽度,封闭楼梯间是指楼梯四周用具有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建筑构配件分隔,火灾发生时,能防止烟、火进入,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间。通往封闭楼梯间的门为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开敞式的阳台、凹廊等,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m(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应不少于两股人流(公共建筑取上限值),楼梯间一般不宜占用好朝向,不宜采用围绕电梯布置的方式,踏步设计,疏散用楼梯或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见图822。当此类楼梯用作疏散楼梯时,楼梯的疏散宽度应为实际梯宽减去0.25m,楼梯宽高限值(通则),梯段,楼梯梯段净宽是指完成墙面至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或两个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每一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疏散用室外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90m,楼梯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度,扶手转向端处的休息平台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连续直跑楼梯的休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且包括每个梯段下行最后一级踏步的前缘线0.30m的前方范围,框架梁、柱凸出在楼梯间内时,除框架柱在楼梯间四角外,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净宽应从凸出部分算起 框架梁底距休息平台地面高度小于2.00m时,应采取防碰撞的措施。如设置与框架梁内侧面齐平的平台栏杆(板)等,休息平台的净宽从栏杆(板)内侧算起,栏杆、扶手设计(注意事项) 1.栏杆高度、设计原则 2.可踏面高度 3.梯井宽度 4.立杆间距 5.栏杆顶部水平荷载要求,荷载规范要求,防火,疏散用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障碍物。 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在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内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7 楼梯间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 8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9 通向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10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公用楼梯间,当必须公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封闭楼梯间,1 当不能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 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适用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除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5 常见的封闭楼梯间标准层平面形式见图,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平面形式见图,防烟楼梯间,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相关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并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 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只允许部分开向前室,且开向前室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能自行关闭。,6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7 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8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m2,当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3.0m2,9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10 常见的防烟楼梯间形式,当采用敞开外廊的多层公共建筑,与敞开外廊相通的楼梯间可以不采用封闭楼梯间,剪刀楼梯、楼梯间,1 适用范围:塔式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当独立设置有困难时。 2 应为防烟楼梯间。 3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4 应分别设置前室,见图。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1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见图,注:(a)图剪刀楼梯两个疏散口应分别设置前室;(b)图剪刀楼梯两个疏散口合用前室时应分别送风,室外楼梯可作为疏散楼梯(辅助的防烟楼梯)时的设计要求,1 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0.9m(电影院不应小于1.10m)。 2 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 楼梯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见图。,疏散楼梯宽度的设计,商店的疏散楼梯宽度: 本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m)=本层营业厅建筑面积(m2)面积折算系数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系数:地上宜为5070,地下不应小于70。 疏散宽度指标见表(防火规范)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见表(防火规范) 商店中疏散楼梯、疏散门、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应不小于1.40m 注:符合防火规范中所称的“商业服务网点”条件的商业服务网点,当其确保二层营业用房内人数不会在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时,其楼梯宽度可不受此条限制,但最小净宽应不小于1.10m,住宅: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其它功能楼梯 详见防火规范及各专项规范要求,楼梯、楼梯间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楼梯、平台和楼梯间构件应为不燃烧材料,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无天然采光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不燃性装修材料 住宅建筑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不燃性装修材料。,楼梯出屋顶,1 多层建筑 1)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超过6层的组合式单元居住建筑,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且此门或窗可不是防火门窗; 2)7层及7层以上单元式宿舍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但9层及9层以下的宿舍,在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则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 3)托儿所、幼儿园和大、中、小学教学楼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面,2 高层建筑 1)除塔式住宅(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及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外的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2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 2)单元式高层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且18层及18层以下的单元住宅之间楼梯应通过屋顶连通,3 大型百货商店、商场建筑物的营业层在五层以上时,宜设置直通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间不少于2座,屋顶平台上无障碍物的避难面积不宜小于最大营业层建筑面积的50,4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5 出屋面的楼梯,宜有围护墙体,楼梯间的门应开向屋面,并设挡水门槛,做好门槛的挡水和泛水构造;无围护墙体时,应有防止风雨灌入的措施,并解决好防水及雨水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