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斜井提升安全.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41168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斜井提升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矿山斜井提升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矿山斜井提升安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矿山斜井提升安全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矿山斜井提升安全斜井提升是指用安装在地面的提升机,通过斜井对矿物、材料和人员进行的运输工作。斜井运输的容器主要是矿车和箕斗,乘坐人员时则称为人车。(一)斜井跑车事故及预防斜井串车提升是小型矿山常用的提升方式。斜井串车运输的工作方式是:井底重车由井底的把钩工挂至牵引钢丝绳上,通过井上下的信号联系,开动绞车将井下的矿物运到地面,同时把井口的车辆放至井底。另外还有一种是斜井单绳提升,即井底重车提升到地面后,摘勾;再挂上空车,下放到井底。斜井提升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由于斜井提升中频繁摘挂钩,再加上钢丝绳容易磨损和断裂,因此容易发生跑车事故。其后果较为严重,不仅造成设备损毁,而且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顿。造成跑车事故的原因一般有:挂钩工疏忽,将未挂钩的空车下推造成跑车;挂钩工操作不当,如在车辆未全部提上来就提前摘钩,造成未上来的车辆跑车;钢丝绳断裂或连接装置断裂造成跑车;提升机制动失灵造成跑车;车辆运行中挂钩插销跳出造成跑车。防止跑车事故应遵从两条原则,一是防止跑车事故发生;二是一旦发生跑车后,要避免事故扩大,尤其是避免人员伤害。按照这两条原则,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斜井上部和中间车场,应装设阻车器或挡车栏,当车辆通过时打开,通过后关闭。下部及中间车场须设躲避硐。2钢丝绳和矿车的连接,以及矿车之间的连接都要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3在斜井内装设防跑车装置。4严格执行斜井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禁止人员在运输道上行走;斜井运输时,严禁蹬钩。5运送物料时,每次开车前,跟车工应对运输设备、连接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开车信号。6.加强钢丝绳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断绳跑车事故的发生。在平车场下放时,不要松绳过多,以避免车辆在突然下坡时造成对钢丝绳的冲击破坏。7轨道要符合质量标准,并要及时清理,以防矿车掉道或运行时跳动。8加强矿车的检查与维护,发现底盘有开焊和裂纹时,停止使用。三链环与插销等联接装置要符合要求,不合格的不得使用。9经常检查提升机制动系统,确保处于良好状态。10把钩工要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每次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牵引矿车数、钩头及各车连接和装载情况,确认无误,才能发出开车信号。(二)斜井运送人员的安全事项1.斜井距离较长,垂高较大时,应采用专用人车运送人员。各车辆之间除连接装置外,必须附有保险链。连接装置和保险链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人车应有顶棚,还应装有断绳保险器,当发生断绳、脱钩事故时,能自动(也能手动)地平稳停车。2斜井用矿车组提升时,严禁人货混合串车提升。3在用列车运送人员的斜井内,必须安装信号装置,保证在行驶途中任何地点,跟车工都能向司机发出信号,而在多水平运输时,司机能辨认出各水平发出的信号。所有收发信号的地点,都应挂明显的信号牌。4斜井运输工作必须有专人管理。斜井人车在运行前应对其连接装置、保险链、保险器、轨道和车辆等设备进行检查,在每班运送人员前,进行一次空载运行。确认安全后,再运送人员。5运送人员的列车必须有跟车安全员,跟车安全员要坐在行驶方向的第一辆装有保险器操纵杆的车内。乘车人员必须听从随车安全员指挥,按指定地点上下车,上车后必须关好车门,挂好车链。6乘车人员要遵守人车管理制度,服从人车司机和随车安全员的指挥,不得拥挤,不准超员乘坐;井口和车场要设候车室,依次序下车、上车;上车后必须关好车门,挂好车链,才能发出开车信号;乘车人员不得将身体探出车外,以防意外事故发生。7人员在上下斜井时,其上下车地点的斜井应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一般应不小于15m,具有良好的照明和台阶踏步。事故案例某矿斜井提升系统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险设施,既无保险绳,又无有效的挡车器。xx年1月2日下午4时,绞车提升矿车2辆,同时下放蓄电池机车和空矿车各一辆。绞车运行约2分钟后,绞车司机发现钢丝绳摆动,电流表波动,就赶紧刹车,在刹车瞬间,提升串车的前轮掉道,后面连挂的重车连环脱落造成跑车。跑车呼啸而下,直冲到井底车场,把在把钩硐室外的4名正待出井的工人和2名把钩人员共6人全部撞死。除了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设施外,还有把钩工违章操作,连接链安置不当,以及斜井绞车缺乏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没有安全的等候硐室等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第 5 页 共 9 页矿山斜井提升安全事项斜井提升是指用安装在地面的提升机,通过斜井对矿物、材料和人员进行的运输工作。斜井运输的容器主要是矿车和箕斗,乘坐人员时则称为人车。(一)斜井跑车事故及预防斜井串车提升是小型矿山常用的提升方式。斜井串车运输的工作方式是:井底重车由井底的把钩工挂至牵引钢丝绳上,通过井上下的信号联系,开动绞车将井下的矿物运到地面,同时把井口的车辆放至井底。另外还有一种是斜井单绳提升,即井底重车提升到地面后,摘勾;再挂上空车,下放到井底。斜井提升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由于斜井提升中频繁摘挂钩,再加上钢丝绳容易磨损和断裂,因此容易发生跑车事故。其后果较为严重,不仅造成设备损毁,而且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顿。造成跑车事故的原因一般有:挂钩工疏忽,将未挂钩的空车下推造成跑车;挂钩工操作不当,如在车辆未全部提上来就提前摘钩,造成未上来的车辆跑车;钢丝绳断裂或连接装置断裂造成跑车;提升机制动失灵造成跑车;车辆运行中挂钩插销跳出造成跑车。防止跑车事故应遵从两条原则,一是防止跑车事故发生;二是一旦发生跑车后,要避免事故扩大,尤其是避免人员伤害。按照这两条原则,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斜井上部和中间车场,应装设阻车器或挡车栏,当车辆通过时打开,通过后关闭。下部及中间车场须设躲避硐。2钢丝绳和矿车的连接,以及矿车之间的连接都要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3在斜井内装设防跑车装置。4严格执行斜井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禁止人员在运输道上行走;斜井运输时,严禁蹬钩。5运送物料时,每次开车前,跟车工应对运输设备、连接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开车信号。6.加强钢丝绳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断绳跑车事故的发生。在平车场下放时,不要松绳过多,以避免车辆在突然下坡时造成对钢丝绳的冲击破坏。7轨道要符合质量标准,并要及时清理,以防矿车掉道或运行时跳动。8加强矿车的检查与维护,发现底盘有开焊和裂纹时,停止使用。三链环与插销等联接装置要符合要求,不合格的不得使用。9经常检查提升机制动系统,确保处于良好状态。10把钩工要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每次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牵引矿车数、钩头及各车连接和装载情况,确认无误,才能发出开车信号。(二)斜井运送人员的安全事项1.斜井距离较长,垂高较大时,应采用专用人车运送人员。各车辆之间除连接装置外,必须附有保险链。连接装置和保险链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人车应有顶棚,还应装有断绳保险器,当发生断绳、脱钩事故时,能自动(也能手动)地平稳停车。2斜井用矿车组提升时,严禁人货混合串车提升。3在用列车运送人员的斜井内,必须安装信号装置,保证在行驶途中任何地点,跟车工都能向司机发出信号,而在多水平运输时,司机能辨认出各水平发出的信号。所有收发信号的地点,都应挂明显的信号牌。4斜井运输工作必须有专人管理。斜井人车在运行前应对其连接装置、保险链、保险器、轨道和车辆等设备进行检查,在每班运送人员前,进行一次空载运行。确认安全后,再运送人员。5运送人员的列车必须有跟车安全员,跟车安全员要坐在行驶方向的第一辆装有保险器操纵杆的车内。乘车人员必须听从随车安全员指挥,按指定地点上下车,上车后必须关好车门,挂好车链。6乘车人员要遵守人车管理制度,服从人车司机和随车安全员的指挥,不得拥挤,不准超员乘坐;井口和车场要设候车室,依次序下车、上车;上车后必须关好车门,挂好车链,才能发出开车信号;乘车人员不得将身体探出车外,以防意外事故发生。7人员在上下斜井时,其上下车地点的斜井应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一般应不小于15m,具有良好的照明和台阶踏步。事故案例某矿斜井提升系统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险设施,既无保险绳,又无有效的挡车器。xx年1月2日下午4时,绞车提升矿车2辆,同时下放蓄电池机车和空矿车各一辆。绞车运行约2分钟后,绞车司机发现钢丝绳摆动,电流表波动,就赶紧刹车,在刹车瞬间,提升串车的前轮掉道,后面连挂的重车连环脱落造成跑车。跑车呼啸而下,直冲到井底车场,把在把钩硐室外的4名正待出井的工人和2名把钩人员共6人全部撞死。除了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设施外,还有把钩工违章操作,连接链安置不当,以及斜井绞车缺乏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没有安全的等候硐室等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