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40330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中地理 1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中地理 1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与自转的关系,自转赤道平面 公转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2326N,2326S,0,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弧,赤道,昼弧,夜弧,昼弧,夜弧,夜弧,晨线,昏线,(一)昼夜长短的含义,用什么衡量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表示。,昼弧=夜弧,则昼夜 ;,昼弧夜弧,则昼 夜 ;,昼弧夜弧,则昼 夜 ;,等长,长,短,短,长,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在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是否相同?,在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N,S,66o34N,23o26N,D1,A,C,D,23o26N,o,某地昼夜长短=某地昼弧、夜弧所跨的经度数;,A,B,C,D,E,某地昼夜长短=某地纬线圈昼弧、夜弧的比例乘以24小时。,1、空间变化,2、时间变化,即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同地不同时),(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A,B,C,D,E,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纬度变化),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A,B,180,思考:该图表示哪个极点的俯视图?日期是?判断图中 各点的昼长,并总结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C,D,读图描述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1.昼短夜长(夜最长的一天)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的一天)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B,C,D,E,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 夜长短分布规律。,A,B,180,思考:该图表示哪个极点的俯视图?日期是?判断图中各点的昼长,并总结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C,读图描述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12个小时。,A,B,C,D,E,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 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A,B,180,思考:该图表示哪个极点的俯视图?日期是?判断图中各点的昼长,并总结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C,D,读图描述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北极上空俯视图,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的一天)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半球:1.昼短夜长(夜最长的一天)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 往北白昼越长,昼短夜长,越 往南白昼越短,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短,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长,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3.219.23):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冬半年(9.233.21):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哪个半球的昼长夜长,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12.22,9.23,6.22,3.21,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值,极 范围最大; 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值,极 范围最大。,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值,极 范围最大; 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值,极 范围最大。,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极 范围扩大 南半球极 范围扩大,北半球极 范围缩小 南半球极 范围缩小,北半球极 范围扩大 南半球极 范围扩大,北半球极 范围缩小 南半球极 范围缩小,(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昼,小,夜,小,夜,大,昼,昼,夜,昼,夜,夜,昼,夜,昼,夏半年,冬半年,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2.226.22 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6.2212.22 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侧运动,则哪个半球昼长递增,夜长递减。,1、12月2日到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 律是:,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一直向南移,2、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秋分到冬至 C、从夏至到秋分 D、从冬至到秋分,3、5月1日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哈尔滨,小练习,4、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5.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半球昼一直增长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读图观察:随着纬度的增高,昼夜差别的大小如何变化?,随着纬度的增高,昼夜差别增大。 (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夜差别为0。 (昼夜各为12小时,) 极圈内昼夜差别为24小时。 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 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6、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 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0,全年昼夜等长,6634S,A,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根据图示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判断A地位于 ;B地昼长最长18小时出现在冬至日,最短6小时出现在夏至日,应位于 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出现极夜现象,应位于 ;D地在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时段出现极夜现象,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时段出现极昼现象,应位于 。,赤道,南,南极圈,北极点,【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A一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A位于赤道上;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故C位于6634S纬线上。第(2)题,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全年不变。第(3)题,从A到D可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参考答案】 (1)0 6634S (2)A 全年昼夜等长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9月23日,思考:一年之内,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夹角最大为 多少度?出现于何节气?直射点的纬度数和极昼极夜的纬度度数之间有何关系?,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地轴的夹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数和极昼极夜的纬度度数之和等于900,9、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当图中2326时,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6634S,90E B、2326N,90E C、6634N,0W D、2326S,90W,D,(2)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月22日8时 B、12月23日2时 C、6月22日18时 D、12月21日2时,A,过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作垂线。它就应该是此时的直射光线,A角为直射点的纬度; B角+A角=90 B角+角= 90,故A角=角,B,B,(三)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例1:某地某天3点日出,则日落时间为 ,昼长为 小时。,21点,18,例2:某地某天昼长为14小时,则意未着以正午 为界,上下午各 小时,即该地该天是 日出, 日落。,12,7,5点,19点,例如:,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 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A,B,C,D,E,(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一纬线各地的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等。 但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 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12、我国沿海处30N的某校地理课外小组,在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 6:40、16:40。回答 1)该地此日的夜长时间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2)这一天巴西的阿雷格里港(30S)的昼长时间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3)学校所在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22E D、116E,12、 读右图回答: (1)该图是月日的光照图,它所表示的节气是 。 (2)A、B、C、D 四点昼长分别是 、 、 、 。 (3)C点日出时间是 , D点日出时间是: (地方时)。,8时,6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0小时,冬至日,12,2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学习目标:,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 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夜半球:太阳高度0 昼半球:太阳高度0,2. 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正午(地方时 点)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地平面,12:00,晨昏线:太阳高度0,H,(一)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着重标出正午12:00的经线,练习1:读下图,填出A、B、C、D的太阳高度,(1)A B C D ,A,B,C,D,12,0,0,0,90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1,A,a,a,H2,A,H1,H2 ,正午太阳高度角(H) 90 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a,a,?,90( a ),?,+a,+a,90( +a ),B,C,40N,2634,北京,纬度间隔,练2:,求北京(4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A,C,S,练3:如下图所示点A、C、S、N的正午太阳高度各为多少?,A C,S N,N,0,2326,2326,900,练习4:,夏至日这一天,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且发现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求该地的纬度?,7326N,2634S,S,23.5 N,23.5 S,60 N,60 S,N,0 ,90 ,66.5 ,30 ,30 ,66.5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观察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S,23.5 N,23.5 S,60 N,60.5 S,N,0 ,90 ,66.5 ,53.5 ,43.5 ,23.5 ,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观察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春秋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90,60,30,0,南极,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0 ,90,60,30,0,北极圈,2.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3.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相等,两地的纬度差,(三)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等纬距递减。,(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全年最 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全年最 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全年最 值,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达到全年最 值,大,小,大,小,(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夏至日,冬至日,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不同地点在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326,0,30,60,90,66034,43008,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A)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B)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C),6、(2010天津高考)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D,【解析】 新加坡位于北半球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应出现在春秋分日附近,最小值在冬至日;巴西利亚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冬至日前后,最小值出现在夏至日前后;伦敦不在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纽约位于此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2确定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练习8: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为82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1:00点,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31026N、1350E,15026N、1350E,11、下图是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 (未考虑海拔等因素),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 A 30N,90E B 1652N,105E C 2326N,120E D 3652N,150E 此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 ( ) A 12:00 B 13:00 C 14:00 D 16:00,A,D,日出,北,南,日落,日出,北,南,日落,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太阳往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应朝,南半球 ,太阳往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应朝,南,北,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13、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两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后回答:,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 甲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C 乙地位于南温带 D 丙地位于北温带,B,直射点 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高度角是900,太阳高度角更小,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日影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 ,且日影方向总与太阳方向,短,长,相反,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北方,南方,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基本原理:前一幢楼在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不挡住后一幢楼的阳光,18、读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5,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果要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L最少应是( ),N,20米,乙,A:10米,B:15米,C:20米,D:25米,C,H,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下图),( 代表太阳能热水器倾角,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角)。又因H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所以 =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19、某中学(36N,113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当南极圈上出现极昼时,这位同学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5926 C6634 D36,B,再见,1、读右图回答: (1)右图所示为 月 日前后, 太阳直射 。 (2)A 点日出时刻为 点。 日落时刻为 点。 (3)B点夜长为 小时, 昼长为 小时。 (4)A、B两点地方时时刻相差 小时, B点时刻比A点 。 (早或晚) (5)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12,22,南回归线,6,18,0,24,3,晚,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2)此刻,A点的太阳高度是 。 (3)这一天,B 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 (4)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分。,2、已知下图为东半球图,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N,160E,0,3,9,20,3、据右上图回答: (1)D的地方时? (2)D的昼长? (3)D日落时的地方时?,20:00,4:00,16h,4、据右下图回答: (1)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那么晨昏线 属于昏线的是 。,(2)点的地方时是 时,点白昼长 小时,C点的夜长小时。 (3)点在B点的 方向。,()、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是 , ()假若B点的纬度为,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AB,6,18,12,西南,B,2,45W,5(2010上海高考)右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略(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西,6,北,东经60,11,2,【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已知经度判断阴影部分经度为20W47.5W属西半球,甲是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6时。第(2)题,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甲地地方时6时,经度为30W,可求太阳直射点(地方时12时)的经度为60E。第(3)题,根据甲地地方时6时求得乙地日出时刻为6时30分,昼长为11小时。第(4)题,据甲地地方时6时求上海(约120E)此时为16时,农历十五日落月升,上海地区人们还需等待约2小时。第(5)题,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太阳直射点位于1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69,故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 【答案】 (1)西 6 (2)北 东经60 (3)11 (4)2 (5)69,(2010东北四校模拟)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79题。,7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 B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 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 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 8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 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 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 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 9若黄赤交角变大到25,白夜线最低纬度将( ) A南移 B北移 C不变 D都有可能,B,C,A,【解析】 第7题,根据“白夜”的含义,此地区应当是在理论夜晚(夜半球)仍然明亮的区域,那么结合图示弧线AB为昏线,弧线AC为晨线,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图中100E地方时为0时。法国南部为黄昏,几内亚湾处于黄昏,C项描述是春季,D项中鄱阳湖正处黑夜。第8题,A点地方时为0时,此时太阳在A点正北;根据白夜线判断漠河处于白夜范围内;D点正处于晨线上,比漠河早见到太阳;阿勒泰地区接近0时,太阳高度接近一天中最小值。第9题,黄赤交角变大到25,极圈变为65,则白夜线将南移。 【答案】 7.B 8.C 9.A,10、(2008年全国卷)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下列各题,(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 66N 40N 40S B. 66.5S 66S 40S 40N C.66.5N 66N 0 40S D. 66.5S 66S 0 40N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a与b的关系应符合 Aab Bab Cab Dab,A,D,A,小练习: 1、读北半球某纬度二分二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推算二分二至日该地的昼长,推算立冬日、立夏日的昼长范围。,9h,12h,15h,立夏,立冬,2、下图表示的为40N纬线上某地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分布图,回答:,(1)A、B、C三条太阳升降路线中,代表6月22日的是 。 (2)C路线所表示的昼夜长短是 。 (3)B路线,太阳从 方向升起,从 方向落下。 (4)当太阳分别位于三条运行路线最高处时,此时的地方时 是 点。,A,昼短夜长,正东,正西,12,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1.图中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2.该地的经度是 。 3.图中X、Y的时间应当是: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解析:北半球夏至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则是北是南是东是西。,1100E,计算20:10-5:10=15(昼长),当地中午时的北京时间=5:10+(152)=12:40,推算出当地经度为110E。 春秋分与夏至的日出时间差等于春秋分与冬至日的时间差。 则: X=6:40+1:30=8:10 Y=18:40-1:30=17:10,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量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太阳在a位置时,测量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0,北京时间是12:40,该中学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abcd四点中,是3月21日太阳位置的点是 。,夏至,冬至,春秋分,太阳直射,解析:正午太阳位于最北点a时,是北半球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求出当地纬度:860=90-X23026,计算得X 19026N。当地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经度比1200E小10度,即1100E 。 从示意图观察看出,c位于a、d的“中点”上,应当是春分(或秋分)。,19026N, 1100E,c,3.太阳从b到c的时段内,正确的叙述是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美国“硅谷”正值雨季 C.南京经历了梅雨季节 D.长三角地区昼渐短、夜渐长 4.该小组一年的观测中,看到正午太阳在学校南方的时间大约是 个月。,解析:bc过程中,是从夏季到秋季的一段时期。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太阳1个月移动的纬度数值(23.523.5)680。 当地纬度与北回归线纬度相差 230261902640。太阳位于该校北方的时间大约1个月。,11,(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 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B C D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上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4)题。,B,B,D,A,右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 )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C,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cot 30=34.7 m。黄赤交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952),楼影变长,两楼间距应增大。,答案:(1)34.7 m (2)楼距应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解题思路:为保证新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则两楼的间距应大于等于南楼的最大影长,即冬至日的影长,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 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 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34.7 m,间隔应增大,解题思路:黄赤交角增大则该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3(2010临沂模拟)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 况,读图回答 (1)(2)题。 (1)此日江苏省扬州市(约32.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A32.5 B79.5 C45.5 D66.5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减少 B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B,B,【解析】 第(1)题,图中L地全天太阳高度角都为22,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此地为北极点,此时太阳直射22N,计算扬州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90(32.522)79.5。第(2)题,如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北回归线的度为22,即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小为22,那么温带范围将变大;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小;22N不穿过海南岛;夏至日北半球赤道到68N之间各地白昼将变短。 【答案】 (1)B (2)B,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那它就不是晨昏线。如果图中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一般来讲,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点,最南点为南极点;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A)。 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图B)。,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以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图C),C,太阳直射点,(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2)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 (交易时间为上午 9:3011:30,下午1:003:00)是 A. 纽约 B. 东京 C. 悉尼 D. 法兰克福 (3)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完成(1)(3)题。,D,D,太阳直射点,S,(2008全国卷)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 )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10.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1.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解析:该图表示上半年,即16月,1月1日至6月22日之间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短。第9题,从图中看出,从a月到b月三地昼渐长,所以三地为北半球,地昼渐短,所以地为南半球。第10题,看图,a月和b月三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昼短夜长,而地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昼长夜短,故A、B都错。地昼长接近12小时,所以地纬度比地低,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小,故C错。地与地之间的赤道上昼夜等长,故选D。第11题,地在a月昼长变化约为2小时,在b月昼长变化约为5小时,故0Pa/Pb1。 答案:9.A 10.D 11.A,12.(2009浙江高考)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 ) A.23N B.63N C.43.5N D.27N 解析:第一步:根据图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而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第二步:c值可表示春分日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即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和夏至日之间的移动幅度,为23.5,且图中a小于c,a为3.5,即该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5。第三步: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当地纬度为63N,故选B。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