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37265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个重大的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和工作,制定出台了法律法规条文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办法措施,通过实施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伴随我们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类安全事故不断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频频发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说我们的安全生产还未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和彻底扭转严峻的局面。为此,如何提高全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的思想意识,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探索创新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新模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更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管理对我们来说是即重要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无论何时何地,安全工作是否高度重视、做的好不好,势必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损失。因此,在当今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而要努力做好安全管理这项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本人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习研究科学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深入探索揭示科学规律,总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实现安全生产。我们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大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作、生产进行期间或发生后阶段,缺乏积极有效地预防防范措施。常常是事故发生了再兴师动众的调查原因,而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追责任、制定各项措施办法的来进行挽回、补救和修正等等。而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着重点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预先或提前对各种危险现象或情况进行认真的识别分辨、分析研究和控制预防,改变以往的“事后弥补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真正做到积极主动、提前预防,从而达到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纵观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触目惊心的各类安全责任事故,无不与人们忽视安全、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等观念意识紧密相关。因此,探索创新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以现代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门十分重要的、需要不断研究创新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与我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工作一样,有着其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的。因此,我们在制定采用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期间,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为了生存必然从事着社会生产各行各业中的某项劳作,人的行为也必然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必要措施,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保障每个生产和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的需要,要使我们的劳动者体会到人生命的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寻找到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安全、重视生命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不断的促进和推动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提高。其次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措施到位,以确保我们的各项制度能够正规化、规范化的运作落实下去并真正取得实效。要防止搞形式主义,坚决杜绝那种文件、会议多、能够落实的少,口头上说的、喊的多,真正做得少、实事少的务虚形式主义。我们只有把安全制度措施认真的贯彻落实了、工作做扎实了,预防、防范措施双管齐下,这样才能把各种事故隐患和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有效地遏制各种责任事故的发生。其三是我们要重视加强对全社会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当今新科技的宣传媒介,来开展全民性的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加大对安全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学习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加快提高社会全员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使之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性的工作。近年来涉及安全方面所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故和问题,都有着种种复杂的因素和原因,不只是单凭完善管理方式或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多出台几部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以及搞几次突击整治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因此,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而且要把治本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我们还要从强化大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基础入手,采取相应的强有力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包括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组织等手段。这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们的重视和努力,更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企事业经营者、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要使大家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及制度措施的严格制约和约束,通过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惨痛事例中受到震撼、得到警示、引起反思、受到教育,达到扭转或改变长期以来人们轻视、忽视安全的思想意识,杜绝侥幸麻痹的思想观念,继而形成全社会从上到下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人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思想上的共识。其次,我们说安全管理工作它又是一项系统工作。它针对不同种类工作的性质、内容及工作方式等,分别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贯穿着各类工作的始终。因此,我们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安全管理的检测、检查、识别、整改、总结来补充完善系统内容,最大限度的达到消除或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其三是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定人”、“定时”、“定流程”、“定标准”、“定分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做到遂级收集、反馈、分析、处理,让各种信息在整个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流动起来,纵观全面的来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有效地避免就事论事的静态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程序化、合理化。其四我们要实行全方位的安全目标管理,以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以组织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建立起适应本行业本部门的各项安全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定项目、定数量、定标准的“三定”管理,坚持运用量化考核手段,使各级安全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到位,激发起每个人的责任和力量,从而达到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总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加快,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局面仍是十分严峻的,出现的种种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此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为此,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对科学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进行学习探讨,探索揭示科学规律性的东西,深入实践总结创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在完善中提高,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 6 页 共 9 页高度重视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近几年,我国新建的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模板支撑体系也随着大量增加。但在一些地方,由于技术与管理工作未能跟上,工程模板质量不符合施工规范。导致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发生。如xx年10月25日,南京某公司在南京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楼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1人重伤,24人轻伤。又如xx年2月18日,浙江某公司在杭州市滨江区某主楼工地,以商品混凝土现浇屋面,因支模钢管失稳,导致整个屋面倒塌,13人死亡,十多人受伤。xx年3月12日,宁波某公司在宁波雅戈尔工地,也是支模架坍塌,3人死亡,多人受伤。对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各方重视。引起模板安全问题的几个原因有关专家分析了引起模板安全问题的几个原因:原因一,忽视材料质量。忽视模板支撑体系质量,必然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严重影响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导致模板坍塌事故的发生。材料问题主要是指扣件合格率低,钢管质量差等。原因二,不进行模板计算。模板支撑体系要在制作与安装前进行模板设计。不仅要计算模板及支撑立柱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在设计中,从构造上使支撑系统达到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忽略。原因三,管理原因。包括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对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不够重视,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进行严格检查或检查不彻底;现场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不到位;建筑市场压价情况严重,施工中安全投入费用与工程实际所需相比,差距很大等。原因四,模板拆除过程中的施工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有:混凝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就拆模。模板拆除后不按规定地点放置或随意抛置模板构件。拆模时,未按顺序,在拆非承重构件前拆除承重构件,造成支撑体系失稳。加强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控制模板支撑体系必须严格执行国标有关规定,采取周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彻底杜绝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发生。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是做好模板支撑体系的有效保证,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才能确实控制好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加强材料控制,所进扣件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严格管理,严防伪劣和不合格扣件进入现场并使用。钢管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并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要加强设计控制。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支撑系统必须有设计计算和搭设方案。计算内容一般为:立杆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扣件的抗滑力,水平杆的强度和挠度验算,立杆地基承载力或支撑立杆的楼面的承载力。第三,加强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对模板支撑系统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模板支撑体系支架应先设计后施工。严格按照模板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不准随意更改,如存在问题,必须经模板设计人员同意或经上一级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进行。钢管在使用前应先检查,过度变形和严重磨损的钢管不得使用。第四,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承重模板,梁板等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拆模。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