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36952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用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按照触电防护方式,电气设备分为以下5类(1)、0类。这种设备仅仅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0类设备外壳上和内部的不带电导体上都没有接地端子。(2)、01类。这种设备也是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的,但是,这种设备的金属外壳上装有接地(零)、的端子,不提供带有保护芯线的电源线。(3)、I类。这种设备除依靠基本绝缘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I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4)、I类。这种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5)、类。这种设备依靠超低安全电压供电以防止触电。手持电动工具没有0类和0I类产品,市售产品基本上都是类设备。移动式电气设备大部分是I类产品。2.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电动机、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对固体异物进人内部以及对人体触及内部带电部分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第二种是对水进人内部的防护。外壳防护等级按如下方法标志:第一位数字表示第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等级。仅考虑一种防护时,另一位数字用“”代替。如勿需特别说明,附加字母可以省略。例如,IP54为防尘、防溅型电气设备,IP65为尘密、防喷水型电气设备。3电动机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即感应电动机)、,而异步电动机又分绕线型电动机和笼型电动机。电动机是工业企业最常用的用电设备。作为动力机,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生产企业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总能源耗量的50以上。电动机的电压、电流、频率、温升等运行参数应符合要求,电压波动不得超过-5+10、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5,电流不平衡不得超过10。任何情况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电动机必须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取为异步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热继电器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应取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l1.5倍,其整定值应接近但不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电动机应保持主体完整、零附件齐全、无损坏,并保持清洁。除原始技术资料外,还应建立电动机运行记录、试验记录、检修记录等资料。4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工具。移动式设备包括蛤蟆夯、振捣器、水磨石磨平机等电气设备。1)、触电危险性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触电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事故较多的主要原因是:(1)、这些工具和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接触电阻小,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操作者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也容易造成严重后果。(2)、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损坏,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3)、这些工具和设备没有固定的工位,运行时振动大,而且可能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本身容易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2)、安全使用条件(1)、类、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I类和0I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设备的保护线应接向保护干线。(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或地线)、不应单独敷设,而应当与电源线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即采用带有保护芯线的橡皮套软线作为电源线。专用保护芯线应当是截面积不小于0.751.5mm的软铜线。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电源线与设备之间的防止拉脱的紧固装置应保持完好。设备的软电缆及其插头不得任意接长、拆除或调换。(3)、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其结构应能保证插入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前接通,拔出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后拔出。(4)、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类设备。在潮湿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类或类设备。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类设备;如果使用类设备,则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ls漏电保护器;而且,类设备的隔离变压器、l类设备的漏电保护器以及、类设备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5)、使用I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安全用具。(6)、设备的电源开关不得失灵、不得破损并应安装牢固,接线不得松动,转动部分应灵活。(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I类设备不低于2M,类设备不低于7M。5电焊设备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即称为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应用很广,其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其主要安全要求如下:(1)、电弧熄灭时焊钳电压较高,为了防止触电及其他事故,电焊工人应当戴帆布手套、穿胶底鞋。在金属容器中工作时,还应戴上头盔、护肘等防护用品。电焊工人的防护用品还应能防止烧伤和射线伤害。(2)、在高度触电危险环境中进行电焊时,可以安装空载自停装置。(3)、固定使用的弧焊机的电源线与普通配电线路同样要求;移动使用的弧焊机的电源线应按临时线处理。弧焊机的二次线路最好采用2条绝缘线。(4)、弧焊机的电源线上应装设有隔离电器、主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5)、电焊机外露导电部分应采取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为了防止高压窜入低压造成的危险和危害,交流弧焊机二次侧应当接零(或接地)、。但必须注意二次侧接焊钳的一端是不允许接零或接地的,二次侧的另一条线也只能一点接零(或接地)、,以防止部分焊接电流经其他导体构成回路。(6)、弧焊机一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二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弧焊机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处,不应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有严重尘垢的环境或剧烈振动的环境。室外使用的弧焊机应采取防雨雪措施,工作地点下方有可燃物品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7)、移动焊机时必须停电。第 6 页 共 10 页用电设备安全检查标准1.用电检查对管辖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给予技术指导,帮助用户尽快消除用电不安全因素。用户对其自行维护管理的电气设备的安全负责。用电检查人员不承担因被检查设备不安全引起的直接损坏的赔偿责任。2.用电检查的主要范围是用户的受送电装置,其受电装置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的要求。3.高压成套设备必须装置五防闭锁,符合能源部xx110号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对多路电源供电的用户,其进线开关、刀闸及电气连锁装置必须安全可靠,并严格按供用电双方签订的调度协议进行倒闸操作。4.用户对电气设备进行交接试验时,其标准应符合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定。5.用户必须按电力行业管理要求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查.检修和试验,涫匝楸曜加螪L/T596-xx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和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6.用电检查人员应检查用户主要电气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情况,督促用户严格按周期对电气设备及自动装置,进行试验和校验。用电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试验结果。7.用户应按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工作安排定期进行季节性受电线路及用电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用户应按照国家有关的能源政策和电力行业标准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选用先进、节电、节能、安全性能好的新产品。9.用户采用的新产品电气设备、电气装置需挂电网做试运行的,必须得到供电企业同意、并交试运费。原则上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试验不得在重要用户供电的设备范围内进行,特殊情况下需经供电企业同意。10.用户电气设备缺陷管理:10.1用户电气设备缺陷类别划分为:危急缺陷:不立即处理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重大缺陷:对人身和电气设备有严重威协,但尚能坚持运行;一般缺陷: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能坚持较长期限运行的。10.2用电检查人员发现危急缺陷、重大缺陷应通知用户立即处理,用户应将处理结果报用电检查部门。10.3对一般缺陷由用电检查发填写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交用户,要求用户限期消除缺陷。11用户对自行维护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应符合电力行业管理标准,制定相应的规程、规章制度。11.1用户变电所(站)应具备以下规程:变电站运行规程;架空线路运行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11.2用户变电所(站)应制定以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及检修制度;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11.3建立设备台帐和档案12、用户变电所(站)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安全用具应进行周期试验。消防器材应符合消防部门要求。13、对过电压及防雷保护设施检查试验,应符合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规程。14、用户变电所(站)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设置安全标示牌。15、用户选用进口或新型设备时,其保护装置必须与供电企业电气设备保护装置配合,并经用电检查部门同意,方可投入使用。16、用户电气设备的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必须可靠。遇有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应符合DL/T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要求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