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知道这次会议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产生的影响。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认识它的实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认识其重大历史意义。 4.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随堂达标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栏目索引,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确立了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的方针。 要求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答案,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含义:指在 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特征: 。 (3)意义:使农民获得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土地公有制,包产到户,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答案,3.乡镇企业 (1)开始: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_ 时期。 (2)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误区警示,乡镇企业,误区警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散经营,自负盈亏”。它与农业合作化之前的土地所有权不同,农业合作化之前的土地属于私有土地。,国有企业改革,二,答案,1.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 。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 。 4.深化:1992年,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城市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商品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答案,5.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2)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3)使 大幅度增加。 (4)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名师点拨,国有资产,名师点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三,1.过程,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答案,2.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 发展的进程。,名师点拨,现代化,名师点拨,在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体现在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表现。,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2.识记方法,(1)用图示法理解记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返回,(2)用“一次谈话”“三次会议”记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 经济体制改革,史料探究,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答案,1.必要性 材料 在当时不仅重要商品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就连像火柴、铅笔、大白菜这些基本工农业产品,都要按计划进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买、卖多少钱,也不能由企业决定,而要由其上级主管来确定。 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处理?,答案 问题:计划经济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处理: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内容 材料一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抽样份数:18 529户):,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答案,问题:(1)从材料一中图示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史论总结,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要求通过改革来解决矛盾,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4.社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发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 5.社会的发展为改革提供新的素材。 6.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主题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史料探究,答案,1.提出 材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思想问题?有何重要意义?,答案 思想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答案,2.发展 材料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图一 图二,问题:由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答案 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3.作用 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问题:依据材料,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史论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返回,2.作用 (1)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解析答案,随堂达标检测,1,2,3,4,5,6,1.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 )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完成了土地私有向公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A、D两项是指土地改革;B项是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1,2,3,4,5,6,解析答案,2.“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制定,解析 本题分析的是1978年至1991年首钢效益快速增长的原因。 B项指的是“一五”计划的特点; C项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 D项出现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故选A项。,A,1,2,3,4,5,6,解析答案,3.1984年3月,福建55名厂长经理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这反映了企业要求( ) A.扩大经营自主权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企业经理权利很小,希望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故A项正确; 题干材料中只是要求“松绑”,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B项错误;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提出的,不符合材料中时间1984年,故C项错误; 材料中要求是“松绑”,不是“解除绑”,并不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故D项错误。,A,1,2,3,4,5,6,解析答案,4.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解析 从材料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明当时我国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1,2,3,4,5,6,解析答案,5.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思想解放的过程。下列认识的变革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工作的重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A. B. C. D.,1,2,3,4,5,6,解析 是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按时间排序,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1,2,3,4,5,6,答案,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1,2,3,4,5,6,答案 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2,3,4,5,6,答案,(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