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26227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3 页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安全生产总则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员工必须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等,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主管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3、入厂新工人、实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交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焊接、切割、司机等特殊工种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4、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生要把发辫放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带手套操作。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工作;不准上班前饮酒。5、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将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关车。不准无罩开车。各种机具不准超限使用。中途停电,应关闭电源。6、搞好文明生产,保持厂区、车间、库房、通道、食堂等整齐清洁和畅通无阻。7、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气源、汽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8、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深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闭厂房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一起工作。9、严禁非本厂人员随便进入生产车间;严禁非本厂人员在本厂随意乱拿各种东西。车间内不准骑自行车;非生产人员严禁在车间行走。10、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钩通过和停留。任何人都不得在车间内正在工作的行车下停留和通过。11、操作必须熟悉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应定人操作,开动工种以外的设备时,须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操作。12、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设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开关在合闸前要细心检查,确认无人检修是时方准合闸。13、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14、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复接地安全措施。非电气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应戴好绝缘手套操作。行灯和机床、钳台等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伏。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得超过12伏。15、高空工作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件。16、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不得在有毒、粉尘生产场所进餐,饮水。17、产生有害人体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线、噪音的场所,生产线或设备,必须配置相应的三废处理装置或安全保护措施,并保持良好有效。18、变、配电室、氧气站、空压机站、乙炔汇流排、危险化学品库等要害部门或场所,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19、各种消防器材、工具应按消防规范设置齐全,不准随便动用。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对放其他物品。20、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上级领导机关。二、钻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对所用的钻床和工、卡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方可操作。2、工件夹装必须牢固可靠,钻小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工作中严禁戴手套。3、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正好行程限位块。手动进刀时,一般按照逐渐增压和逐渐减压原则进行,以免用力过猛造成事故。4、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风吹、嘴吹、手拉,要用刷子或铁钩清除。5、精绞深孔时,拔取园器和稍棒,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或卡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7、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好尊有障碍物。工作前,横臂必须卡紧。8、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放物件。9、工作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紧。三、磨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安装砂轮1、根据砂轮使用说明书,选用与机床主轴转数相符的砂轮。2、所选用的砂轮要有出厂合格证或检查试验标志。3、对砂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砂轮质量、硬度、强度、粒度和外观有裂纹等缺陷时不能使用。4、安装砂轮的法兰不能小于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大于砂轮直径的二分之一。5、法兰盘与砂轮之间要垫好衬垫。6、砂轮在安装前要搞好静平衡。7、砂轮孔径与主轴间的配合要适当。8、紧螺帽时要专用板手,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滑倒,螺帽紧固要适当。9、砂轮装完后,要安好防护罩,砂轮侧面哟啊与防护罩内壁之间保持在20-30mm以上的间隙。10、砂轮装好后要经过5-10分钟的试运转,启动时不要过急,要点动检查。(二)一般操作1、干磨或修整砂轮时要戴防护眼镜。2、检查砂轮是否松动,有无裂纹,防护罩是否牢固、可靠,发现问题时不准开动。3、砂轮正面不准站人,操作者要站在砂轮的侧面。4、砂轮转速不准超限,进给前要选择合理的吃刀量,要缓慢进给,以防砂轮破裂飞出。5、装卸工件时,砂轮要退到安全位置,防止磨手。砂轮在未退离工作时,不得停止砂轮转动。6、用金刚石修砂轮时,要用固定架将金刚石衔住,不准用手拿着修。7、吸尘器必须保持完好有效,并充分利用。8、干磨工件时不准中途加冷却液,湿式磨床冷却液停止时应立即停止磨削。工作完毕应将砂轮空转五分钟,将砂轮上的冷却液甩掉。四、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2、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杨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焊条的夹钳绝缘必须良好。3、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4、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检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电工进行。5、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要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栏挡住弧光。无遮栏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8、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电体上五、油漆、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1、油漆、喷漆工作场所和库房严禁烟火,操作者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2、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要保持工作环境通过良好。3、油漆作业场所10米内,不准进行电焊、切割等明火作业。4、打光、去毛刺时,要戴好口罩和护目镜。5、调合漆、腻子、硝基漆、乙烯课剂等化学配料和汽油易燃物品,应分开存放,密封保存。6、汽油和有机化学配料等易燃物品,只能领取当班的用量,用不完时退回库房。7、空气压缩机要有专人管,开机时应遵守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并经常检查加油.不准超压使用,工作完毕,应将储气罐内的余气放出,断开电源。8、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工具、漆桶稳妥放好。在容器内作业时,必须采用有效的通风措施可戴通风防毒面具。9、下班前,打扫工作场地,存好工具,废纸、废棉纱应放到指定的地方。十一、铆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仔细检查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大小锤、平锤、冲子及其他承受锤击之工具顶部有无毛刺及伤痕,锤把是否有裂纹痕迹,安装是否结实,各种承受锤击之工具顶部严禁淬火使用。2、进行铲、剁、铆等工作时,应戴好防护眼镜,不得对人进行操作。用风铲,在工作间断时,必须将铲头取下,以免发生事故。噪音超过规定时,应戴好防护耳塞。3、工作中,在使用油压机、摩擦压力机、刨边机、剪板机等设备时,应先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严格遵守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凿冲钢板时,不准用圆的东西(如铁管子、铁球、铁棒等)做下面的垫铁,以免滚动将人摔伤。5、用行车翻工作们物时,工作人员必须离开危险区域,所用吊具必须事先认真检查,并严格遵守行车起重安全操作规程。6、使用大锤时,应注意锤头甩落范围,打锤时要瞻前顾后,对面不准站人,防止抡锤时造成危险。7、加热后的材料要定点存放,搬动时要用滴水试验等方法,视其冷却后方可用手搬动,防止烫伤。8、装铆工件时,孔不对,不准用手探试,必须用尖顶穿杆找正,然后穿钉。打冲子时,冲子穿出的方向不准站人。9、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并详细检查操作架、跳板的搭设是否牢固。在圆形工件上工作时,必须把下面垫好,有滚动可能时面不准站人。10、打大锤时,不准带手套。11、连接压缩空气管(带)时,要先把风门打开,将气管(带)内的脏物吹净后再接。发现堵塞,用铁条透通时,头部必须避开。气管(带)不准从铁道上通过。12、用加热炉工作时,要注意周围有无电线或易燃物品。地炉熄灭时,应在浇水前将风门打开,以防爆炸。熄火后,要详细检查,避免复燃起火。十二、手工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2、乙炔站、氧气瓶放间或固定式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间)与厂房或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乙炔站设计规范。3、工作前或停工时间较长再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有沾染油脂的泥垢。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池漏气,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吸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间距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7、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有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钠热水溶液解冻、保温。8、焊接场地应具备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9、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场地,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场地,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蓝。10、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检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蓝,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十三、检验工安全操作规程1、检验台和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2、应先去毛刺,再检验;不准用手触摸毛刺口。3、使用手电钻和手砂轮机时,应遵其安全操作规程。登高作业要注意安全。4、使用平板时应检查平板是否用木块垫稳,以防千斤顶倾倒时致伤,被检验的应支撑牢固。5、一般不得在机床开动和未停稳前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工作。动态检验时要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在转动间位附近工作,应保持安全距离,扎好衣服、袖口或设备屏护网罩。6、检查工作所用一切电气设备和仪表,必须由电工接通电路。严禁自接临时电源线或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7、检查工具、成品、废品,应分别在固定位置存放整齐、稳妥。十四、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具备必要的电工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供电系统和各车间、厂区等各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具备异常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的能力,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2、维修高压设备严禁带电作业,雷雨天气维修室外相关设备或相关线路时必须穿绝缘鞋,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3、停电拉闸操作应按油或负荷开关的顺序操作。并开机械设备时应根据各种设备顺序进行。4、特殊情况应戴绝缘手套,用绝缘棒、穿绝缘鞋等防护用品进行机械间位及其他方面的检修、检查,并设警示牌等。5、停电后,各设备在未拉开闸刀和做好安全措施前均视有电,应通知或采取相应措施,以防突然来电。6、在带电设备附近或间位必须工作时,一定设警示牌或设专人监护。带电设备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否则应停电进行。7、低压回路停电检修应断开电源,取下熔器。在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8、低电设备带电工作,要专人监护。工作中戴工作帽,穿长袖衣服、戴绝缘手套,用绝缘棒等工具,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工作。相邻相的带电部分,应用绝缘板料隔开。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9、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立刻切断电源,并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水灭火。变压器着火,要在周围全部停电后再用泡沫灭火器扑救。10、发生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要不经联系果断停电,进行抢救。11、一切相关的操作、维修、检查等工作时,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及常识。第 12 页 共 13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