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25409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摩天大厦始于基础一砖一瓦这些机体的细胞,如果这些细微的细胞不健康,必将埋下安全隐患。同理,工业生产的安全,也是由每一个细微的安全生产环节组成。因此,安全大事,必做于细,百分之一的错误可能会造成百分之百的失败。只有将细节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才能将安全管理做实做细,有效地消灭安全工作中的失误,确保石油生产的安全,所以,细节是安全生产之根本。石油生产的细节决定石油安全管理的成败。在安全生产与管理中,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细节,往往会对安全大事起决定作用。这些细节可能存在于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所以要抓好全过程细节管理,方能确保安全生产。剖析以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某某因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设备检修不按规定程序操作,或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岗位工作不填安全记录,或安全设施损坏不更换,或一个小小螺帽没有拧紧等一些小细节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在深刻反思事故案例的同时,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就会不难发现,对于安全生产中的一些细节工作,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对存在于安全工作中的细节、小事、小问题说得多、抓得少;制度多、措施少;喊得多、罚得少。有的基层单位、班组,甚至对安全工作的细节、小事视而不见,睁只眼闭只眼,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有甚者,认为区区小事,对于安全并无大碍,致使一些习惯性违章屡讲屡犯,屡禁屡有,见惯不惊,导致因细节而发生的事故屡屡发生。任何大事都是许多小事组成的,安全生产同样如此。因此,抓安全生产一定要注意细节、关注细节。只有保证安全生产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才能成全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小是基础,大是框架;小是环节,大是链条,没有小无所谓大。对于安全生产的所有环节都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只有这样,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全天候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要强化细节实践,在生产工作中做实做细安全管理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漏洞和闪失。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什么捷径,惟一的法宝就是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实做细安全管理工作,把点点滴滴抓严、抓实、抓细、抓深、抓全,把每一件事做细致、做到位。这就要求各级管理干部要不断强化细节实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到班组、深入到岗位,安排任务到现场,到人头,扎扎实实地抓,实实在在地干,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抓安全时,不但要抓生产过程的安全,更要注重对人的思想的管理,尤其是对人的思想细微变化的重视,从一些细小的苗头,去发现人的不安全思想隐患,做好疏通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第一要素人,从思想上打牢安全根基。总之,在生产开始至结束的整个过程,对关系安全的每一个薄弱点都要紧而又紧、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对每一项安全任务、每一处安全隐患盯住不放,解决不好不放手,真正把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安全规程措施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实现长期安全生产。第 4 页 共 8 页细节管理与安全生产细节管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克“难题”制“效益”的法宝,是同行业管理者的“杀手锏”,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成为佼佼者。笔者认为,细节管理说到底就是精细化管理,它是针对粗放型管理而言的,反映的是科学管理问题。具体地讲,就是以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职责等相关规定为依据,以规范化、数字化和程式化标准为手段,以“精、准、细、严”为原理,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统筹运作,全面推进,使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得到有效执行和控制。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先进管理文化和方式的综合体现。其主要特征是:重过程、重落实、重效果,它具有较强的普遍性、规范性和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已形成共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业技术规范应运而生,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依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安全基础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反思一个个生产安全事故,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偶然性,实际上却早已隐藏着事故发生的必然性,症结无一不是出在细节管理上。由此可见,细节管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推行安全生产细节管理势在必行。细节管理的普遍性。就是不分行业或领域,不论事项大与小,在同等条件下,细节决定成败,高水准完成一个事项,细节管理必不可少,且永无止境。作为“天字号工程”的安全生产也是如此,事故与安全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念之差,百分之一的忽视可能会导致百分之百的事故。无数血的教训证明,一切生产安全事故都是不该发生的,如果推行了细节管理,就可能会避免。现代管理大师美彼得?德鲁克教授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并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企业管理尚且如此,由此联想到我军的现代后勤管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供应的特殊群体,上至军委总部,下至基层连队,涉及官兵数百万,供应环节有若干,后勤保障却能够畅通无阻、及时到位,关键的一条就是推行了细节管理。高新技术的火箭制造,如果不是细节管理,就会发射失败、前功尽弃;包罗万象的城市建设,如果不是细节管理,就会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人命关天的安全生产,如果忽视细节管理,就会事故频发、损失惨重。细节管理与安全生产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正比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重特大事故一旦发生,不仅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而且要给付受害者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生命财产补偿,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细节管理,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否则,即使一时成就辉煌,也会一败涂地、破产衰亡。细节管理的规范性。就是按照预定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参照一定规矩和标准,对某种活动的每个环节、步骤、流程、岗位等进行衡量对照,及时加以修正,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规矩和标准是细节管理的基础,离开了规矩和标准,细节管理将无从谈起。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安全标准化标准,为企业和安监部门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创造了条件。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广泛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一个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的崭新局面正在显现。古代思想家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是说,干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这样阐述该集团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一个企业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就说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时时处于正常。而这只有通过每天、每个瞬间的严格控制才可能做到。”这正是海尔集团管理的秘诀所在:xx年编写了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企业内部管理标准达121项、工作标准达49项、技术标准达1008条。他们创业的航程就是始于细节管理,其结果不仅带来了质的变化,而且已成为安全标准化的典范。由此可见,不论什么行业或领域,有了标准才有细节,有了细节才有质量,有了质量才有效益;就安全生产而言,更重要的是:有了细节才有安全,有了安全才能发展。细节管理的一致性。就是在同一行业或领域,其细节管理的标准、操作方法、检查验收和相关要求等都应当相同,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细节管理应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主体”为平台,以此为主线,寻求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与职能部门安全监督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则是实现安全生产细节管理的关键,安全标准化是细节管理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强化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理念,像海尔集团那样,视细节管理为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一落到实处,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舍得用人,解决一个“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在安全标准上进行标准细化,解决一个“怎么管”的问题;三是在管理机制上切实可行,解决一个“管得住”的问题。通过自上而下控制、自下而上反馈,使安全管理机制像机器一样周而复始、正常运转,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链条,随时发现安全隐患,即能随时得以处置,将所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依法监管思想,坚持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敢顶“说情”之风、力戒简单粗暴,按照安全标准化标准实施安全检查。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促使企业提高认识、提升素质,转变观念、履职尽责,激活造血功能,增强发现、整改安全隐患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细节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是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具有动态管理特点,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