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2408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2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消毒供应中心(CSSD),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义: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的质量,甚至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有人将供应室比做“医院的心脏”,可见供应室在医院中的不寻常地位。有人将供应室比做“医院的肝脏”,形象的比喻了供应室对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去污过程是一系列处理过程的组合,包括清洗、消毒、灭菌,使重复使用的器械经过严格的高标准去污过程之后可以更安全的用于下一位病人。,CSSD,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就是一个生产部门; 对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再生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产品就是无菌物品; 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目标就是如何保证最终产品的无菌性。,CSSD,消毒供应中心的使命,国外研究证实,50%-60%的术后感染与器械有关; 医院要降低术前、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手术器械的无菌安全是前提。,CSSD,我们在这里工作:,我们的供应室位于外科楼的一楼。,去污区,宽敞明亮且设备齐全。,全覆盖的十万级洁净层流工作区。,它们的风采:,双开门式脉动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快速生物监测仪,全自动清洗机,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CSSD,回收,分类,清洗,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存储,发放,消毒,预处理,干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CSSD,回收流程分解,病区物品初步 处理及储存,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回收,回收用具 清 洗消毒,CSSD,CSSD,使用后器械处理,使用者对污染器械进行处理(包括过期物品),被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感染污染的器械物品,污染物品,过期物品,除去包装,用纱布擦拭或流动水初步冲洗,双层医疗垃圾袋密封,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放置在使用科室污染器械专用的密闭容器中暂存,放置在使用科室感染器械专用的密闭容器中暂存,由CSSD统一密闭回收,由CSSD单独密闭回收,在CSSD清点、核查、记录,在CSSD清点、核查、记录、消毒,回收操作前准备,人员准备:着装符合回收要求,戴口罩、戴圆帽、戴手套。 物品准备:污染回收车、手消毒剂、密封箱、笔、器械回收单。,回收,CSSD,污染器械回收操作方法,确认回收封闭箱所属科室;有无特殊回收器械标识是否急用、易碎。属精密器械应检查器械完好性,填写专项回收记录表。,封闭运送,器械通过污染物品入口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及时接受污染器械清点并核查。,清点器械数量,以组合器械包为单位,逐一清点、核查。检查器械完好性、部件完整 填写器械清点单,核查 记录,回收,CSSD,CSSD,物品回收注意事项,回收时须与临床工作人员双人核对,检查器械功能性、完整度,做好登记;有缺陷时与临床人员协商解决。 明确是否急用、精密、易损器械,做好交接,做好保护。 污染器械必须密闭回收;特殊感染器械必须双层密封,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单独密闭回收。 临床科室专科器械回收时,做好标示或单独放置,避免混淆。 回收人员需要做好自我防护,穿着外出服。 收送车不可混用,每次使用完后进行擦拭消毒、干燥备用,分别存放。,回收,清洗前分类 预清洗,手工清洗,机械清洗,清洗流程分解,十大步骤,CSSD,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 去除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从而避免热原反应, 保证消毒灭菌成功; 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清洗的目的,CSSD,2003年1月,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8例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发现,由于该院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常有多人合用未清洗消毒的现象,而这些被细菌污染了的医疗用品就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案例,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腹产孕妇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CSSD,特殊情况,一般情况 先清洗后消毒 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 先消毒后清洗 朊毒体:浸泡于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60min,CSSD,自我防护,CSSD,自我防护,圆帽 口罩 防护面罩(护目镜) 防水罩袍 双层手套 专用鞋(鞋套),CSSD,GO!,预处理的意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CSSD,预处理在临床的应用,在医疗器械使用后,为增强清洗效果, 提高医疗器械再生而及时进行的初步处理。,预处理定义:,CSSD,目前预处理存在的问题,1.及时清洗意识不够 2.预处理操作规程不规范 例:,1.无有效的保湿方法,2. 废弃物未丢弃,3.器械放置混乱,CSSD,相关报告,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中心供应室魏静蓉、李斌、施建辉,CSSD,有机物的残留腐蚀器械导致器械的锈蚀,CSSD,危害,(1)增加了处置难度和成本 (2)增加了对器械的腐蚀和损坏 (3)增加了环境和人员再次污染的风险,CSSD,预处理的必要性,步骤不可忽视 防止有机污染物干涸 减少污染对器械的伤害 器械清洗更容易 预处理过的器械清洗时间会缩短 预处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提高 降低感染风险,CSSD,预处理,目的:防止干涸,分解污物, 去除大块污染物。 方法:保湿剂,酶液预浸泡, 水冲洗,湿纱布保湿。 注意:对于已经干涸的器械 使用多酶液浸泡,关 节处全部打开。,CSSD,规范清洗流程,WS310.2-2016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冲洗 洗涤 漂洗 终末漂洗,CSSD,清洗,分类用具,U型卡 清洗篮筐 带盖、精密篮筐 清洗架 分类标识,清洗,清洗分类流程,CSSD,分类,分类评估,清点、核查器械,分类装载,分类标识,清洗,CSSD,分类前评估,操作可行性评估:回收器械、器具、和物品符合器械管理要求、有可遵循的规章制度 微生物感染风险评估:确认回收器械是否设定感染分类标识。 器械交叉污染风险评估:消毒后直接使用与消毒后需继续灭菌器械物品应分类、分别处理。 器械材质结构评估:评估器械材质、选择清洗消毒方法。 污染状况评估:污渍干固,应进行清洗前预处理;污染量较多应进行预处理,污染量较小时按常规处理。,CSSD,清洗,清点核查器械,不同类别器械,分类进行清点数目 核查器械完整度及其功能性,CSSD,清洗,分类装载,根据材质分类装载金属材质与玻璃器皿不应放在同一清洗篮框中,避免清洗中损坏。 根据精密程度分类装载:可选用专用架及专用器械防滑垫。 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分类装载,需进行预处理的应单独分类放置。 根据器械处理程序进行分类装载,使用不同清洗程序的器械应分开放置。,CSSD,清洗,分类装载注意事项,钳、剪类装载应打开器械轴节90 鼻钳类无锁口闭合器械不能打开清洗,可借助用品放置在器械颚部开启闭合处,使器械充分接触到水流,保证清洗质量。 管腔类器械应借助专用清洗架清洗,通过清洗架可以使管腔内、外得到水流冲洗。 各类容器清洗时,开口处朝下或倾斜摆放。,CSSD,清洗,分类标示,根据器械分类情况,放置不同颜色标示牌进行色系管理。例如不同厂家器械可使用不同颜色的条码牌,方便区分、识别。 在特殊、专用器械上涂上鲜明的颜色以示区分,如在小儿鼻镜上涂上红点,与成人鼻镜分开。,CSSD,清洗,分类操作注意事项,分类标示应清晰易辩,避免繁杂。 分类标准统一,人人知晓,避免弄巧成拙。 待灭菌物品与待消毒物品分开放置。 特殊感染器械须浸泡后单独处理;与其他物品混放后,该批次物品应同一批次进行灭菌,并告知包装组及灭菌员。 清点分类后及时进行台面整理清洁、消毒。,CSSD,清洗,手工清洗操作规程,预处理,加酶超声,洗涤,冲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润滑,干燥,生锈器械需进行除锈处理,多酶浸泡刷洗,清洗,CSSD,手工清洗注意事项,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 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 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毒。,CSSD,清洗,机械清洗流程,开机,打开电源、水源,打开舱门,装载,关闭舱门,选择/启动循环,循环完毕打开后舱门,取出消毒物品,清洗质量审核,正确装机,选择清洗程序、清洗人等信息,CSSD,清洗,机械清洗注意事项,设备运行中,应确认清洗消毒程序的有效性。观察程序的打印记录,并留存。符合WS310.3的有关规定。 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充分接触水流;器械轴节应充分打开;可拆卸的零部件应拆开;官腔类器械应使用专用清洗架。 精细器械和锐利器械应固定放置。 冲洗、洗涤、漂洗时应使用软水,终末漂洗、消毒时应使用纯化水。预洗阶段水温45 ,CSSD,清洗,腔镜清洗流程,术后预处理,分类清洗,消毒,漂洗,润滑,干燥,导线(电凝线、超声刀线),镜面(镜头+光导纤维),管腔器械,清洗检查,保湿,CSSD,清洗,保湿方法,沉水箱法 使用密闭运送盒,盛多酶溶液,将使用后器械浸泡在运送盒中,运送回相应科室清洗。 湿毛巾法 使用湿润毛巾或纱布(浸润多酶溶液或清水。 保湿剂 使用专用器械保湿剂,常规器械用喷雾型,管腔器械使用泡沫型。,CSSD,清洗,CSSD,镜面清洗流程,流动水冲洗,酶液浸泡5min,流动水漂洗,75%酒精浸泡消毒,纯化水漂洗,干燥,腹腔镜专用清洗酶,水温2040 ,将器械初步干燥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75%酒精 酸化水 2%戊二醛,用清洁软布抹干镜身,用镜头纸擦拭镜面;用气枪、干燥柜干燥,禁止超声!,清洗,导线清洗方法,常水擦拭,酶液擦拭,软化水擦拭,75%酒精擦拭消毒,整理备用,CSSD,清洗,管腔类清洗流程,拆卸至最小单位,流动水下冲洗、刷洗,洗涤(酶洗),流动水下漂洗,超声清洗,消毒,终末漂洗,将器械初步干燥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湿热消毒 75%酒精 酸化水 2%戊二醛,干燥,CSSD,清洗,48,腔镜清洗注意事项,镜头禁止超声 管腔器械拆卸清洗,到最小单位。 管腔器械在多酶清洗液里浸泡时,一定要将管 腔内注满清洗液。 选择低泡、易冲洗、无残留的清洗剂。 超声时间不宜过长、加盖、选择合适的超声频率。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CSSD,清洗,超声清洗机,超声波清洗优于人工刷洗 待处理的器械必须预清洗,消除明显的污物如血液和组织碎片,以保持超声波溶液的清洁 清洗器械的水温应介于27 -43 之间 定期或及时的更换清洗溶液 每次换水时都必须排气,运行5-10分钟,注意加盖 管腔器械内应充满液体,关节器械要完全打开 一些器械材质不应使用超声波清洗,如:铝、乌木、塑料、软木、木材和橡胶等 针、一些精密仪器的小螺丝和光纤等不能超声清洗 超声清洗机测试,CSSD,清洗,消毒,机械热力消毒(首选): 75%乙醇 酸性氧化电位水 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液,CSSD,润滑,原理:水溶性润滑剂保养器械。 目的:器械保养,有抑菌防锈作 用,水溶性不影响灭菌。 方法:将器械放入配置好的润滑剂中浸泡30s1min,一天一换。,CSSD,干燥,原理:水分蒸发可带走器械上 残留的小分子。 目的:防止细菌滋生,污染液 残留,器械生锈。 方法:干燥设备烘干(金属类 70-90 ,塑胶类65- 75 ),低纤维絮擦布, 压力气枪或95%乙醇。,不应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CSSD,过程受控 = 结果受控! 彻底清洁才能保证消毒灭菌的成功! 通过有效的清洗消毒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极大的减少医院的感染机率,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CSSD,包装材料,分类、分室包装,检查保养,包装流程分解,包装材料分类与质量要求,棉布 ,要求每平方英寸140根纱、未漂白、双层厚度棉布 新棉布使用前应清洗,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使用前应在有灯光的桌上检查、无破损、破损缝补后不可使用。 应记录棉布使用次数。,包装,CSSD,包装材料分类与质量要求,皱纹纸与纸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灭菌介质通过;有良好的阻菌性和防潮性。 无纺布,质量关键是微生物屏障作用是否合格,应符合YY0698标准 纸塑复合袋,单面透气,金属器械在灭菌过程易产生冷凝水,不能用于下排汽式灭菌器。 硬质容器 ,可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注:必须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包装材料。阅读包装材料产品说明书,进行评估、核实。,包装,CSSD,配包流程,清洗审核,组装,装配,摆放,查对审核,封包标示,检测清洗质量。,根据器械结构要求,组装因清洗而拆开的器械,维持器械正常功能。例如;枪形咬骨钳,根据手术需要,配置辅助用物,如纱布、纱条、尿管、橡皮筋等。 放置化学指示物,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中或有孔托盘内;篮筐底部可衬以多孔渗水性材料同时可以保护器械,如棉布、多孔塑料垫;锐利器械前端应施以保护,如保护套。 根据手术要求将手术器械按一定顺序串连在U型锁内,打开轴节、闸口。 软性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双人核对:装配者装配清点后,由另一工作人员核对摆放并签字。,根据物品材质及灭菌要求选择包装材料。 封包用化学指示胶带有效变色条3条。 棉布及皱纹纸包装时,要求严实、紧凑。 包装方法须符合标准要求。 标示清晰,每包待灭菌物品应注明包名称、有效期、失效期、配包人。,包装,CSSD,配包注意事项,先清洗审核后配包。 合理正确使用包装材料,避免包装浪费;包装材料完好符合规范要求;棉布材料不得有补丁、破损,新棉布需要先清洗脱脂。 物品摆放时,要求合理布局,避免过度堆叠;重叠摆放时,中间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湿纸隔开。 待灭菌器械包重量7kg,敷料包5kg;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时,待灭菌包体积30cm 30cm 50cm。 双人核对,保证器械种类、数目准确无误。 闭合式包装要求包装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封闭式封装要求密封宽度6mm;封口处与包装袋边缘2cm,包内器械距包装封口处2.5cm。,CSSD,包装,灭菌准备,装载、灭菌、卸载,监测,灭菌流程分解,灭 菌方法,灭菌,CSSD,压力蒸汽灭菌,操作前辅助设施技术参数的检查,灭菌器预热、操作参数检查、B-D试验,装载前的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后物品卸载,灭菌,CSSD,62,高压蒸汽灭菌流程,灭菌前检查,开机预热,B-D测试,装载,过程巡视,卸载,灭菌监测,每天灭菌前检查: 压力表处在“零”位置; 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 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 电源、汽源、水源、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预热约30min,以下情况需要进行B-D测试: 预真空蒸汽灭菌器每天开始灭菌前; 新安装、移位、大修后; 灭菌器故障后检修。,装载要求: 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间应留有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穿透。 宜将同材质的物品置于同一批次灭菌。 不同材质的纺织类应放于上层、竖放,器械类置于下层。 手术器械包、硬质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穿透和冷凝水排出。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打包应摆放于上层,小包摆放于下层。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装载量不超过柜室容积的80%,预真空和 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装载量不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小于10%和5%。,循环过程中巡视灭菌器运行状态,观测并记录灭菌参数。,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 30min 每批次确认合格,包内、包外化学指示合格;检查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放置不洁处视为污染。,工艺监测 查看工艺参数,应符合规范要求。 化学监测 包外化学指示物、批量监测PCD的变色均匀有效。 生物监测 根据要求进行生物监测,及时出具生物监测报告。,CSSD,灭菌,压力蒸汽灭菌:灭菌物品装载,灭菌,CSSD,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每天灭菌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灭菌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予以处理,如突发停水、停电、蒸汽泄露、管道故障、灭菌器故障等。 装载时放置批量监测指示物,置于灭菌舱内排气口处。 根据装载物品的材质选择适当的灭菌程序,敷料与器械同一批次灭菌时,应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 灭菌循环结束,发现灭菌不合格时,应当返回处理,不得放行。 灭菌员操作时注意自我防护,佩戴隔热手套。 及时、客观地记录灭菌参数、监测结果。,CSSD,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流程,准备灭菌物品及设备养护,开机,登陆,开门装载物品,放置监测指示物,关门,巡视灭菌过程,开启循环,等待机器预热,循环结束,开门,卸载,灭菌监测,CSSD,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注意事项,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有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等。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 装载时,不可暴露电极、灭菌舱壁及门;避免暴露在紫外线光束下;灭菌物品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穿透;灭菌物品忌过度堆叠。 过氧化氢具有腐蚀性,是强氧化剂,操作过程中注意自我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贮存时远离有机材料,远离火源。 被过氧化氢暴露后应用清水冲洗,着火后用水灭火。 过期或使用后的卡匣应放置在卡匣收集盒中,视为医疗垃圾处理。 置入灭菌器的卡匣有效期为14天,宜在有效期内用完。,CSSD,灭菌,储存,下送,发放,发放流程分解,CSSD,无菌物品发放流程,查看回收情况或领物凭据,取物,检查灭菌包,扫描登记,洗手并干燥,放行,发放,CSSD,无菌物品发放注意事项,发放物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根据回收情况发放。 发放时应仔细检查无菌包外观的完整度、灭菌的有效性、标签的完整性,确保在有效期内,按失效日期的先后发放。 发放人员及领取人员均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取包前洗手,避免污染。,发放,第二部分:外来医疗器械在CSSD的管理,WS 310.1-2016 相关定义:,外来器械: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与植入物相关手术 的器械。 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形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天或者以上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注:本标准指非无菌、需要医院进行消毒与灭菌的植入性医疗器械。),CSSD,主要内容,CSSD,厂家器械,厂家取走,CSSD,相关标准规定,1,WS 310.1 2009 建立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 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2,外来医疗器械接收登记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2,接收流程:,资质审查,拆卸检查,双方清点登记,符合准入标准 资质证书 设备科备案,拆卸至最小单位 检查器械质量 检查器械清洁度,清点器械数目 记录器械源信息 记录器械使用信息,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外来医疗器械准入制度,有证书、有备案 拆卸至最小单位,打开轴节,尽量减少盲端 查看器械完整度,不接收缺损器械 了解器械性质,按清洗方式进行分类 清点器械数目,双方核对、签字 明确是否急诊,利于后续优先处理 有完整的器械来源信息及使用信息,方便追溯及使用者核对,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3,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机清洗情况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3,外来医疗器械机械手工清洗情况登记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3,清洗,消毒,干燥,手工清洗 清洗机清洗,化学消毒 湿热消毒,气枪 95%酒精 低纤维絮擦布 机械干燥,预处理,分类 根据器械清洁度进行适度预处理,清洗流程:,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3,注意事项 根据器械性质分类清洗,如电钻、电池等 污染严重的器械应经酶浸泡、流动水冲洗、刷洗等预处理 器械进机分装时,忌大量堆积重叠,每框7kg 手工清洗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分类分步处理 消毒、干燥是两个不同的程序,每批次器械有完整的清洗过程记录,外来医疗器械的配包,4,外来医疗器械配包登记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配包,4,配包流程:,清点,组装配包,配包审核,清点器械数目 无追溯系统的应进行配包情况登记,组装器械 放置指示卡 闭合式包装或封闭式包装,填写配包记录并签字 完成电脑端配包审核,清洗审核,检查清洗质量 完成电脑端清洗质量审核或清洗审核结果登记,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配包,4,注意事项 先清洗审核,后包装;有审核结果及审核人签名,确保清洗合格 优先处理急诊器械 再次清点数目,与接收情况核对,出现异常应核实 根据物品性质及灭菌要求,放置化学指示卡,分类包装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有效变色条3 待灭菌包体积30 30 50cm,重量7kg,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灭菌,5,外来医疗器械灭菌登记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灭菌,5,灭菌流程:,卸载,灭菌监测,卸载灭菌物品 检查灭菌质量,工艺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装载登记,选择灭菌方式 标准装载 登记灭菌信息 扫描待灭菌包标签,灭菌,选择灭菌循环 巡视灭菌过程,灭菌审核,记录循环参数及监测结果并签名 完成电脑端灭菌审核,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灭菌,5,注意事项 根据器械性质选择适当的灭菌方式 优先处理急诊器械包,选择小容量灭菌器处理急诊器械包 正确装载,正确放置监测指示物 灭菌循环中,巡视灭菌器运行状态,核实灭菌参数 发现灭菌物品监测不合格时,不得放行,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放行,6,放行流程:,登记信息,登记监测结果信息 完成电脑端灭菌审核 登记发放信息,查看监测,急诊外来器械查看第五类化学指示卡 平诊查看生物监测结果,放行,监测结果阴性后予以放行 急诊需通知手术室取包,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放行,6,注意事项 急诊器械包根据第五类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放行;平诊待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后放行 急诊灭菌需要及时通知手术室领取无菌包 有条件者,需要将无菌包装载好后放入直达手术室电梯 发现灭菌监测不合格时,及时通知使用者,召回未使用的物品,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7,外来医疗器械回收登记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7,双方对点,密闭式运输,与器械护士对点 明确是否特殊感染器械 完成回收登记,特殊感染器械须作特殊标记,单独回收 避免运输途中感染扩散,回收流程:,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7,注意事项 回收时双方核对,保证手术安全及器械数目正确无误。 特殊感染器械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标明感染物,单独回收,告知清洗人员。 密闭式回收,防止感染扩散。 可重复使用特殊感染器械,清洗人员应按标准进行浸泡、清洗;特殊感染的一次性用物及取出的植入物,应视为医疗垃圾进行处理。,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二次清洗,8,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机清洗情况表:,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二次清洗,8,外来医疗器械机械手工清洗情况登记表:,CSSD,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二次清洗,8,清洗流程:,清洗,消毒,干燥,手工清洗 清洗机清洗,湿热消毒 擦拭消毒 浸泡消毒,气枪 95%酒精 低纤维絮擦布 机械干燥,预处理,分类 根据器械清洁度进行适度预处理 特殊感染器械特殊处理,CSSD,外来医疗器械的二次清洗,8,注意事项 根据器械性质分类清洗,如电钻、电池等 污染严重的器械应经酶浸泡、流动水冲洗、刷洗等预处理 进行器械清洗分装时,忌大量堆积重叠,每框7kg 手工清洗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分类分步处理 消毒、干燥是两个不同的程序,每批次器械有完整的清洗过程记录,厂家取走外来器械,9,外来医疗器械取走登记表:,CSSD,CSSD,厂家取走外来器械,9,取走流程:,双方清点,登记签字,与厂家人员共同清点器械数目,登记器械信息 登记取走时间并签名,清洗审核,检查清洗质量 完成电脑端清洗质量审核或清洗审核结果登记,厂家取走外来器械,9,注意事项 必须进行清洗质量审核 双方共同清点器械数目 厂家取走器械需要进行登记并签名,留存登记表以备追溯,CSSD,CSSD,厂家取走外来器械,9,第三部分:高压蒸汽灭菌物品的监测方法,附:GB15982对医疗用品的要求,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 20cfu/g或 100cm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 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CSSD,定义,压力蒸汽灭菌器: 是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 灭菌: 消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CSSD,灭菌器的介绍,1.下排器式和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区别,CSSD,灭菌质量监测通用要求,物理监测不合格 不得发放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 不得发放 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 不得使用 生物监测不合格 召回重新处理 召回范围上次生物监测结果合格以来所有未使用的无菌物品 植入型器械 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放行。,分析原因改进监测合格方可使用,CSSD,灭菌监测方法,物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金标准),(温度、时间、压力),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物理监测,1物理监测又称为工艺监测,能直接反映灭菌器灭菌物理参数的动态变化。 2监测目的:判定物品灭菌处理中,灭菌器运行状况达到灭菌标准规定的条件 3对每次灭菌工作过程连续监测并记录。记录所有的临界点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合格。,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物理监测,物理监测 灭菌温度:132134 波动范围+3内 时间: 4min 满足最低要求 压力: 205.8kPa,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是根据颜色的或形状等改变判断结果,其方法简单直观,马上判读,误差较小,是医院普遍使用的监测手段之一。,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封包胶带),化学指示胶带: 起到封口作用的同时,通过表面化学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认物品是否经过灭菌。,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BD测试),可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空气排除能力和蒸汽穿透能力 B-D测试纸 B-D测试包方便,快捷,避免人为因素影响。,BD 测试包有2个版本,欧洲的B-D测试标准包为7kg,美国B-D测试标准包的版本为4kg 。 我国使用4kg的B-D测试包。,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BD测试),B-D试验 每日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 失败时需要分析原因,直至合格后灭菌方可使用,灭菌器安装、移位及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空载连续进行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CSSD,结果判定: B-D实验纸变色均匀一致,说明冷空气 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灭菌器内有冷空气残留,测试不合格。,通过测试,未通过测试,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BD测试),CSSD,B-D测试: 1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B-D测试需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2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BD测试),CSSD,监测目的:包内化学指示物在灭菌处理过程中,对应参数是否能达到 结果判定:指示区域显示均匀一致的颜色,与对照颜色一致,视为合格,监测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物;应放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后观察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判断其是否达到灭菌条件。,灭菌前,灭菌后,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化学指示卡),CSSD,监测目的:同包内化学指示物。 检测方法:因其不受冷凝水影响,无受压影响,一般放置于手术包,金属包,高度危险的器械,植入物灭菌等 结果判定:指示剂爬行进入指示区内侧该手术包内化学卡所在位置达到灭菌参数。,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爬行卡),CSSD,化学监测: 1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2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3化学指示物应放置最难灭菌的部位。 4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时,应直接将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5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高压蒸汽灭菌监测-化学监测,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有了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够吗?,CSSD,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自含式生物指示物,菌片式生物指示物,染菌载体,普通型,快速型,CSSD,芽孢的活性 芽孢的复苏、繁殖能力,确保标准的芽孢,确保正确的培养条件,培养时的温度 培养基的质量,阳性对照的意义,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CSSD,避免在培养过程中菌片的外源性污染,菌片 培养液 培养器皿,阴性对照的意义,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CSSD,怎样来判定了?,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CSSD,生物监测,试验组,阳性对照组,结果判度,灭菌合格,灭菌不合格,生物监测无效,生物监测无效,CSSD,生物监测: 1 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一次 2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物时,需要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3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应进行生物监测。 4自含式设计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5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生物监测,CSSD,低温灭菌监测通用要求,低温灭菌包括: 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通用要求: 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包装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重复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CSS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监测,物理监测: 每批次,记录时间、温度、舱内压、浓度、电源输入等参数。,化学监测: 包内及包外放置化学指示物。放置在最难灭菌位置。,生物监测: 每天至少一次。放置在舱体内最难灭菌位置(舱体中央)。,CSSD,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ws 310.2,灭菌监测资料保存期3年,记录: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 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CSSD,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ws 310.2,清洗监测资料保存期6个月,CSSD,总结,压力蒸汽灭菌器周期有多样性,医疗器械有机构复杂特点 但是我们要保证每一位病人使用的器械无菌 所以在灭菌监测物理,化学,生物,结合使用正确操作。,CSSD,分享,1、2017国家颁布12条院感管理的新标准规范,并要求6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卫生计生委管理研究所 付强副所长) 通过山东9例血透患者感染乙肝的事件分析:血液透析的感染常常与手卫生、环境卫生关系较大;在国外均未采取分人、分机、分区域、分通道的管理,但是他们的感染率并没有比我们国家高;最重要的是要管理人的行为(医护人员是流动的感染源)。医院感染的管理,就是对感染链的管理。重点强调,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可省事、省力、省钱,不然将不省心。而且,在特定的情况下,技术规范的违反,可能会造成刑事责任。(国内常规检查传染病筛查,阳性者要加强防控,阴性者仍需警惕,存在空窗期/潜伏期.) 3、应-必须;宜-应该,建议;可-选择,可有、可无。 4、GB-国家标准(国标);GBT- 国标的推荐标准 ;WS- 卫生行业标准 ;DB-地方标准 YY-医药行业标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