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817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一、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的涵义所谓“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根本。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安全管理主体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确立,并适用于安全管理实践的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安全生产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安全思想观念体系。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内涵,具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规定。安全管理过程的起点必须是人,将满足人的安全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安全生产潜能的全面发挥,作为安全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人是首要的安全管理客体。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管理手段,首先作用于被管理的人,再通过被管理的人发挥能动作用,协调与运用好其他要素。人本观念除了将人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中心以外,还同时确认安全管理主体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安全管理主体自身素质的完善、安全管理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同样是安全管理主体必须关注的重要安全管理目标。人本观念中的“人”,不单指现实安全管理活动中具有自己意志、利益和作为的个人,而且也指具有共同安全生产目的和安全工作协作关系的个人所结成的群体和组织。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并不完全由组织生产力的管理实践而派生出来,不论作为安全管理主体,还是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都反映和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本观念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受到历史和社会制约的、具体的人,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把“抽象的人”还是把“具体的人”作为安全管理的根本,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安全管理人本观念的界限。二、确立和运用安全管理人本观念的必然性安全管理人本观念的确立与运用,既是人类历史上漫长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又是现实安全管理活动中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客观要求;既可转化为有效协调安全管理客体各要素的手段,自身又是安全管理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每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在安全管理中确立、运用人本观念的必然性。1在安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人是惟一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诸要素,孤立地看,有人的要素,物质资源要素、科学与技术要素、信息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观念要素等,这些要素视其发生联系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形态,可区分为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不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工系统,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是各要素中最活跃的,惟一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首先,从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之间关系看,物的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要素的影响。比方说,人的安全技能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会开拓新的物质生产领域,也会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物的要素。物的要素再先进,也必须由人使用和管理,否则只是一堆废物。其次,从人的要素与科学技术要素的关系看,科技成果是人类在劳动、生活实践中通过分析、研究在科学或技术上所取得的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结果。离开了人的实践和思维活动,就不会有科学技术。人类自身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追求自身的完善,成为推动科技要素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因。再次,从人的要素和信息、时间、空间等要素的关系上看,人的能力的发挥,包括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发挥,虽然受到时空条件和所掌握的信息的完整准确程度的限制,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突破时空的限制,如通过努力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时间,可以改变生态、自然地理条件,也可以通过不完整的信息的分析、综合,得到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可见,人的要素不同于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其他要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而劳动本身则是这种力的物质表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只有把人的因素作为根本,才能依靠被管理的人去组织协调物的要素和其他管理要素。2从安全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看,“以人为本”是各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安全管理思想是伴随着管理实践产生、发展的,安全管理实践除了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属性之外,其最显著的特性就是贯穿于其他各种实践形式之中,涉及包括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所有实践活动。因此,实践主体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管理思想的多样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就已出现过重视人,主张以人为本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如管子中就明确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则主张“礼义治国”,希望推行以“礼”为核心的管理目标,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孟子更是主张“仁政治国”,认为“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从宋代曾巩的“节用裕民”主张,到明代丘溶的以“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的经济放任思想,都体现着这一思想脉络。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也不会重视人才的真知灼见,如魏国刘劭著人物志三卷,南北朝时的杂家著作刘子,对人才的地位与作用,人才的考察与选拔,人才的使用与流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等都有了较完整的归纳和论述。许多管理学著作认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对“落实管理理论”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主张用经济刺激和严格管理监督来提高效率,一方面促进生产力发展,但物的利用程度逐步趋于极限,同时也加剧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光靠加强对“物”的管理,并不能缓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强调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理论学派。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具有相互交汇、融合的趋势,原来强调从工作出发,以事为中心的学派,开始引入了社会心理方法。而单纯研究人际关系、人群关系的各学派,也开始探寻如何做到“人事并重”、如何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技术系统相结合。欧美管理学界在管理比较研究中,对日本企业从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注重培养企业精神的做法,也基本给予肯定。这种种现象表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流。确立和运用管理的人本观念,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3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1)安全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是衡量其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性标准静态地看,企业安全管理者的素质是德和才的统一,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知识(包括安全专业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与实际安全生产管理技能的统一。然而,安全管理过程是个复杂多变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是安全管理主体有目的的自觉实践过程。因此,安全管理主体能力高低,同时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主体所具有的多种素质;二是安全管理主体是否具有发挥各种固有素质的主动精神和负责精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要提高安全管理主体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安全管理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安全管理客体的素质也影响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除了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结合,必须有物质上的对应要求之外,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与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也有素质上的对应关系。被管理者的素质过低,无法如实接收和理解安全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安全管理信息;另一方面,也无法发挥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功能。可见,只有把安全管理主体和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作为管理的中心环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第 6 页 共 8 页在低压带电设备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作中应有专人监护,使用的工具必须带绝缘柄。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工作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低压接户线工作时,应随身携带低压试电笔。高、低压线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用防止误碰带电高压线路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屏护措施。上杆前应分清相线、零线、路灯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相线,后断零线。搭接导线时的顺序与上述相反。不准带负荷接线或断线。人体不得同时触及两根导线、带电部分只允许位于作业人员的一侧。在变压器台装有闭式刀闸的杆上拆、搭接户线,应指定熟练工人操作,并应与高压带电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在带电的电度表和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工作时,要检查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原接地点应可靠。断开电流回路时,应事先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专用端子短路,不许带负荷拆、接表尾线。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