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743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深度调峰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预防武钢自备电厂I期工程装机容量2200MW。锅炉为武汉锅炉厂生产的WGZ-670/13.7-8型超高压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煤气混烧炉,高炉煤气火嘴共分2层,布置于燃烧器最下层,设计最大瓦斯掺烧量25万m3/h。近来,随着用电状况发生变化,很多机组进行了低负荷稳燃改造,加大调峰力度。xx年我厂分别对1,2号锅炉的下层A、B两层共8个火嘴进行了改造,火嘴内置有小油枪。改造的效果非常明显,在锅炉的启动初期就可以投粉,冷态启动用油由原来的60t降为不到30t。通过试验,机组在90MW负荷下可以稳定地燃烧。但是低负荷下煤粉燃烧的不完全产物会增多,这些产物进入锅炉尾部后,滋生了二次燃烧的条件,必须对此引起足够重视。1二次燃烧原因分析1.1不完全燃烧产物进入尾部烟道(1)锅炉冷态启动过程中,启动初期就投粉,由于炉膛的温度很低,煤粉、油的混合物燃烧很不充分,这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会带入尾部烟道,有少量会吸附在受热面上;(2)在锅炉低负荷稳燃阶段,深度调峰下煤粉的着火燃烧也不是很充分,不完全燃烧产物也会进入尾部烟道;(3)配风不合理也会导致火嘴的燃烧工况发生变化,使不完全燃烧产物增加。另外,一次风温设计为280,但由于火嘴容易烧坏,不得不将一次风温降低至250260,一次风压提高至3.23.5kPa,这样一次风温偏低、一次风速偏高,导致煤粉燃烧不完全;(4)高炉瓦斯掺烧量大,致使飞灰含碳量升高。瓦斯大量掺烧时,与瓦斯火嘴相邻的煤粉火嘴处于贫氧状态,致使煤粉燃烧不完全。另外,我厂锅炉设计有3台引风机,掺烧瓦斯时考虑厂用电率及其他经济性原因,仅启动2台引风机运行,这样掺烧瓦斯量大时受送风机的出力限制,炉膛含氧量偏低,使不完全燃烧产物增多;(5)细粉分离器效率低,三次风带粉严重,致使大量未燃尽煤粉进入尾部烟道。1.2尾部烟道含氧量高(1)管式空气预热器漏,空气进入烟气中,造成尾部含氧量增高;(2)水平烟道、垂直烟道密封不严漏风;(3)省煤器下灰斗锁气器效果不好,造成漏风;1.3锅炉尾部烟温高(1)高炉煤气掺烧量大。瓦斯掺烧越大,尾部烟气温度越高。在掺烧15万m3/h瓦斯时,排烟温度达195,而纯烧煤时排烟温度仅140,排烟温度上升了55;(2)过热器及尾部受热面积灰。因此,在锅炉的运行阶段,附着在受热面上的不完全燃烧产物遇上高温烟气,在合适的氧量下,达到一定条件便会燃烧起来,导致二次燃烧的产生。2防范措施2.1定期对尾部受热面进行检查、冲洗每次停炉后都对尾部受热面进行彻底检查,查看积灰情况。对于积灰,利用厂内已有的高压消防水系统,对锅炉受热面包括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进行冲洗。沿炉膛四周,自上而下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将锅炉本体所有人孔门打开,进行通风干燥。并将冲洗出的灰浆进行清理,避免发生堵塞。2.2对空气预热器定期查漏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漏,停炉后对空预器的检查就作为一项定期工作,及时封堵,避免空气漏入到烟气中造成尾部烟道含氧量高。2.3降低飞灰含碳量每班对飞灰含碳量进行监视,不正常时及时调整燃烧工况,使飞灰含碳量降低至正常值。2.4对细粉分离器进行改造,降低三次风带粉率通过在细粉分离器内筒加装二次分离装置,在内筒锥体下部加装反射屏,使细粉分离器分离效果(三次风率)达到10%左右。同时将排粉机出口挡板固定,以免滑脱而影响炉内燃烧。排粉机入口挡板实现可调,保证三次风速不超。对细粉分离器下部锁气器进行改造,由翻板式改为球式,动作灵活性大大提高,保证细粉分离器的正常工作。从而使进入尾部烟道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大大减少。2.5加强尾部受热面的吹灰对部分长式吹灰器进行技术改造,改为声波吹灰器,利用程控不间断吹灰,并打算将所有吹灰器改为声波吹灰器。对未改进的吹灰器增加吹灰次数,由原来的每周2次改为每周3次。此外还采取加强燃烧调整,控制合理的一次、二次风速,控制热风温度、排烟温度等措施。3效果100MW负荷时,掺烧10万m3/h高炉瓦斯情况下,飞灰含碳量降低至5%以内,排烟温度145。200MW负荷时,掺烧10万m3/h高炉瓦斯情况下,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控制在3.43%以内,排烟温度降低至175。4结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尾部受热面的洁净度,并且通过合理的调整,减少了不完全燃烧产物损失,可以将排烟温度控制在175以内,有效地防止了二次燃烧的产生。1第 5 页 共 9 页深思熟虑抓安全、保生产就目前的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情况而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化工场所的爆炸、伤人等事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化工行业已经成为继矿山开采之后的第二大事故多发行业。现在正是大成生物科技制氢部开车进程的最主要的关键时刻,一切都是崭新的,这也在工艺、设备、安全方面存在了一定的隐患和一些不可预料到的因素。所有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物的不安全状态。制氢部的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其中包括液氧、液氨、甲醇等)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企业中高温、高压设备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而且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虽然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但投入也在逐年减少;亏损企业则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拼设备和人力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隐患十分突出,甚至有些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人的不安全行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不顾及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但为了眼前短期经济利益,设备带病作业,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少见。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大多数化工企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及其严格,操作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生产事故。就制氢的液氨产出的流程而言就极其复杂,空分车间产出的高压氧气送入德士古气化炉内,然后产出的粗煤气经变换、低温甲醇洗、甲烷化送入合成塔进行氨的合成。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制氢部是大成生物科技的一部分,是崭新的一面,相对于我们制氢部的每一个人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隐患和不安因素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没有及时的发现和良好的措施。只要我们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营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化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这一特点,每一个企业都应主动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对每个工序的设备都应增加安全防护功能装置、建立应急补救预案,即便有职工误操作发生意外时,也尽可能不受到伤害或降低伤害的程度。对于化工危险地区要设立多级防护,建全报警设施,以确保第一时间安全警报。唯有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只要我们及时的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认真学习和掌握各项安全知识更有效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更好的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作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的履行员工安全本职职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特殊工种还需要持证上岗。积极配合各级安全员的工作,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安全员组织的每次学习和活演练动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做出的实际实习活动,都是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从活动中,不断的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学习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学会使用防护、逃生器具,懂得防、灭火等基本常识并会使有消防器具,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三不伤害。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作为主控室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监控好本车间的主控画面,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保证车间在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安全,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化工行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