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6958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机械操作员、指挥员安全培训教育一、一般规定1、参加机械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2、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二、准备施工1、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停放地点,关闭好驾驶室,要拉上驻车制动闸。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夜间有专人看管。5、用手柄启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内加油时附近应严禁烟火。6、柴、汽油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应保持在6090之间,温度在40以下的不得带负荷工作。7、放置电动机的地点必须保持干燥,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易燃品。启动高压电开关及高压电机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三、路基工程1、挖掘机作业(1)发动机启动后,铲斗内、臂杆、履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2)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车身方向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得过猛。(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应将较大的杂物和石块除掉。如果土体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则需人工处理,严禁用铲斗将悬空土方砸下。(4)严禁铲斗从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铲斗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5)挖掘机作业时应设置专人指挥,指挥员要和司机配合好,防止不规范操作造成安全意外事故。(6)使用长臂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时要注意上方高压电缆线的安全距离。2、自卸汽车作业(1)符合封闭要求:使用密闭加盖封闭措施。(2)必须按规定吨位装载,不得超载、超高,不得人货混载,驾驶室内不得超额坐人。(3)车辆装土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当用机械装土时,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闸,装载均匀不得偏载。(4)在陡坡、高坡、坑边或填方边坡卸土时,停卸地点必须平整坚实,地面宜有反坡,与边缘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在危险地段卸土时,应有专人指挥。(5)公路上行驶必须遵守道路交通规则;进入现场需按指定路线及时间进入,缓慢、按道行驶,装卸后需及时离开施工现场,现场内禁止鸣放喇叭。(6)发动机启动后应检查起翻装置,确保良好;严禁在驾驶室外进行操作,翻斗内严禁站人。(7)当装载高度超过车厢栏板时,应平稳行驶,不得猛力加速,也不得紧急制动。(8)卸料起斗时,应检视上空有无电线,防止刮断。(9)自卸车作业时应设置专人指挥,指挥员要和司机配合好,防止不规范操作造成安全意外事故。4、振动压路机作业(1)起振和停振必须在压路机行走时进行;在坚硬路面行走时严禁振动。(2)碾压松软路基,应现在不振动情况下碾压12遍,然后再振动碾压。(3)换向离合器、起振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调整,必须在主离合器脱开后进行,不得在急转弯时用快速档;严禁在尚未起振的情况下调节振动频率。5、使用振捣器作业(1)使用电动振捣器时,操作人员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使用电缆线。(2)注意保护好电力线,不得割伤防护层,绝缘要良好,并经常注意检查。6、切缝机作业切缝机锯缝时,刀片夹板的螺母应紧固,检查各连接部位的安全防护罩,确保其完好正常。切缝前,应打开冷却水;冷却水中断时,应停止切缝。切缝时,刀片要缓缓切入,并注意切入深度指示器,当遇到有较大切缝阻力时,应立即升起刀片检查。停止切缝时,应先将刀片提里板面,再停止运转。切割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刀片侧面。7、拉森钢板桩作业(1)向技术人员了解施工条件和任务及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与本班组应注意的事项。(2)钢板桩打桩时,非操作人员应远离,做好警示线,同时应设有专人指挥现场作业,保证人员安全。钢板桩在打桩时,应先用钢丝绳套在桩机上,待桩机将钢板桩提立竖直后再将钢板桩打入土基中,以防钢板桩滑落。(3)当基坑开挖约1.0米深时,围檩及角偶撑开始安装,严禁支护未完成而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4)围檩及角偶撑采用钢丝绳吊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在吊装过程中应防止围檩及角偶撑滑落。(5)在打钢板桩的过程中要注意和上方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6)在打钢板桩的过程中,桩机应距离基坑2米。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同时保围檩紧靠钢板桩。(7)在进行钢板桩的施工作业时,应做好施工作业面周围警示线的标注和警示牌的悬挂,以确保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的安全。(8)拔桩应在基坑土方回填完成后方可进行,先拆卸角偶撑,再拆卸围檩,最后进行钢板桩的拔出,在此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9)打桩机停止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对机械进行养护。(10)作业后,应锁住安全限位装置,并保证全部制动生效。(11)每个工作日完成之前,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场清。6、焊接作业(一)电焊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遇到雨天应停止露天作业。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置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上或木板上操作。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焊接前必须清洗干净,将所有孔口打开,保持空气流通。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必须开设进、出风口。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容器壳体隔离开。施焊过程中每个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外出休息1015min,并应有安全人员在现场监护。把线、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等接触,不得用这些物件代替地线。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应备有消防设备。焊接模板中的钢筋、钢板时,施焊部位下面应垫石棉板或铁板。(二)气焊乙炔发生器应采用定型产品,必须备有灵敏可靠的防止回火安全装置。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品不得少于10m。严禁用明火检验是否漏气。氧气、电石应随用随领,下班后送回专用库房。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受热不得超过35,防止火花和锋利的物件碰撞胶管。气焊抢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的表面,严禁玷污油脂。乙炔发生器每天换水。严禁在浮筒上纺织物件,不得用手在浮筒上加压和摇动。添加电石时严禁明火照明。乙炔发生器不得放在电线的正下方,焊接场地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m。氧气瓶应设有防震胶圈,并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剧烈震动和强烈阳光的暴晒。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回火的安全装置结冻时,应用热水溶化,不得用明火烘烤。点火时焊枪不得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随意乱放。电石应放在干燥的地方,移动或搬运应将桶上的小盖打开,轻移、轻纺。开桶时头部要闪开,不得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施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施焊完毕,应将氧气阀门关好,拧紧安全罩。乙炔浮筒提出时,头部应避开浮筒上升方向,提出后应挂放,不得扣放在地上。7、起重作业(1)司机必须不酒后作业,持有效证件上岗。(2)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3)起重机必须定期保养,严禁带病作业。(4)在输电线附近或电磁波感应较强地区作业时,起重机应设置接近输电线警报器或有防电磁波感应措施。其起重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表l的规定。表1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输电线电压V(kV)。表1)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输电线路电压V(kV)113560最小距离(m)1.530.01(V-50)+3(5)起重机不得在暗沟、地下管道、防空洞等上面作业。(6)严禁超载作业。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抽吊交错挤压的物品,不准起吊埋在土里或冻粘在地上的物品。(7)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重物。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应符合GB6067-85中5.1.2.3的规定。(8)严禁带载重力下降。(9)起重机工作时风力不得超过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值。(10)用支腿起重作业前,必须按说明书的要求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11)起重机作业时,转台上不得站人。汽车起重机行驶时,车上操纵室禁止坐人。(12)起重作业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在重物上有人时不准起吊重物。(13)起重机在维修保养时应停机。在检查油量或添加燃油时,不得吸烟或用明火照明。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工作,为保证西宝线平湖段(三标)改造工程的顺利完工共同努力!作出我们的贡献!以上就是今天培训内容,谢谢大家!主讲人:贺顶友(安全主任)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