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6839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急救安全生产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一个“防”字,即防止事故发生。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要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本的方法是要消除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这是预防事故总的要求。一、机械设备导致事故的预防机械伤害主要有绞、碾、戳等类型,有些类型的事故许多都发生在机械设备上,造成断指、断臂甚至送命。也有因为机械设备原因导致爆炸、中毒等事故,如:辽阳市庆阳化工厂xx初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就是由于硝酸加料设备阀门泄漏,造成7人死亡、13人重伤,因此在机械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1、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严格执行标准,把住设计关。在设计过程中,对操作者容易触及的可转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对不能封闭的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对运行中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限速装置和防坠落、防逆转装置;对电气线路要有防触电、防火警装置;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汽的设备,应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装置,并要有吸入、净化和排放装置;对有害物质的密闭系统,应避免跑、冒、滴、漏,必要时应配置检测报警装置;对生产剧毒物质的设备,应有渗漏应急救援措施等。关于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种类,主要有机械类、电子类、综合类三种,不论哪种类型,都必须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灵敏、可靠,确保安全;二是要方便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还要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同时还要注意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规定等。总之,抓机械设备的安全,要从全过程、全方位入手,即从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检验和使用管理等都要达到安全要求。2、重点要抓设备传动系统事故预防。机械传动系统主要有:皮带轮、齿轮、飞轮、磨擦轮、传动链与链轮、轴、联轴器等,如果没有安全装置或装置不完善,就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机械设备主要传动系统的安全要求:(1)皮带轮:安装皮带轮要注意松紧程度,装得太紧,致使皮带拉断,装得太松会影响机器正常转动。对于皮带传动的防护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防护罩将皮带安全遮盖,二是便条栅档防护,使皮带在转动中避免人体与皮带轮的危险部位接触。(2)齿轮:在齿轮传动中最危险处是齿轮啮合部位,以及齿轮的轮辐间的空隙处,为了避免齿轮传动所发生的危险必须装有防护罩,并要将齿轮全部遮盖封闭。(3)链传动:链传动的危险部位是在链条进入链轮之处,在距离地面2m以内并露在机座以外的链条传动系统,均应装设防护罩。如链条传动装置在走道或工作地面上是空的,其下面必须有防护档板设备。(4)轴:所在凸出于轴面或是不平滑的附体,如:键、固定螺钉等,露头固定螺钉尤其有害,在生产中,有可能将人的衣服卷住,而发生伤害,因此,必须安装防护轴套。对于转动轴在离开地面高度2m以内,除置于机器内部外,其余露出部分必须全部加以遮盖,防护。(5)联轴器:转动轴的联轴器所发生的危险基本与轴相类似,但其严重程序比轴更大,因表面光洁度比轴差。安全的联轴器必须无凸出的不平整部分,螺栓头及螺母均应埋头在联轴器内,或者设计时将联轴器外径边缘大于螺栓紧固尺寸。总之联轴器在转动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都必须有档板罩盖等防护措施。机械设备传动系统,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轮”,一根“轴”,轮和轴的安全装置必须要符合标准,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二、操作者自身导致事故的预防操作者不但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制度,还必须遵守各种机械设备所特定的规定,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操作旋转机床就不能戴手套。据上海市总工会对经委系统的三个工业局调配统计,由于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一次造成截指二节以上的重伤事故一年共截指710节,联接起来可达170多米长;后果严重的断手臂,甚至死亡。因此,预防机械伤害事故,不但要研究机械设备导致事故的预防,同时也要研究操作者的安全行为,这就说明研究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就以上海市某行业对冲压设备伤害事故类型的分析情况来看:领导违章指挥,随意调配非冲床工操作,造成事故占8%;操作者技术不熟练和缺乏安全知识造成事故占14%;设备缺陷发生在故障造成事故占15%;设备因无安全防护措施造成事故占13%;操作者贪图快速,打连冲,造成事故占36%;操作者发生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占6%;有防护装置搁置不用造成事故占5%;其他事故占3%。根据该行业分析的八种事故类型比例,由于操作者的安全行为不符合规定造成事故的要占事故的69%,因此,对冲压设备事故的预防要从管理上着手,要落实整个管理系统的责任。首先要落实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冲压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零部件结构要严密,要灵活、准确、可靠。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度,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连冲”事故,并且要坚持每天的班前、班后对设备主要部位进行检查,作好必要记录。其次,要落实作业安全管理责任。要建立、健全冲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者即发给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赏罚严明。比如冲压模具,应指定专人管理,标明模具的安全性质,如“绿色”为安全级模,“黄色”为中等安全级模,“红色”为危险级模。并根据模具的安全性质,应生产工序卡上注明使用要求,采用何种安全措施,操作者严格执行。要做好模具使用前后的情况检查记录。三、事故继发损伤的预防机械外伤特别是手外伤发生时,直接损伤有时并不十分严重,但是由于伤后抢救处理不当,往往会加重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例如:某厂一工人的手被两个压纸滚筒挤入,工友将该机器倒转后取出伤肢,其结果是该手等于受到二次挤压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停机后拆开两个滚筒连接部位或顶开后取出。又如:手指末节被挤压时,伤者甚至请工友帮助强力向外撕拉,结果本来是手指末节离断伤的程序,却变成将肌腱从前臂肌腹处撕脱使神经血管也造成长距离撕脱性损伤,引发修复治疗上的困难,所以应采用顶开挤压物件,取出伤肢的办法。如果挤压太严重,估计受伤部位已完全无修复希望,应截断该部位,而不要强行拖拉损伤近端。一旦前臂被绞入机器,助手们不可拖拉颈部和躯干,以免造成臂神经牵拉伤,而应抓紧上臂向外拉,对于尺骨和桡骨或肱骨发生骨折者,不可来回晃动肢体,以免骨折端刺伤临近组织和血管、神经,如被皮肤刺破,使闭合性骨折成为开放性骨折。厂方和医院紧密联系、紧密配合,做好急救工作。医务人员要了解常见的机械动能特点及致伤原因,如发生压砸伤时必须清楚机械设备与受伤肢体的距离,下落的速度,压力等。有的机械设备由于高速转动磨擦产生高温,有的加工产品,如控制细钢管等亦有较高的温度,发生的外伤除挤压等损伤外,常有程度不等的烫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医务人员接到机械伤害急诊受伤者,应先向厂方安全员了解伤情,必要时要到车间发生事故的实地观察有关机械设备和工人实际操作情况;厂方安全卫生人员也应了解医院对这些外伤的一般急诊处理常规,发生事故时,要陪同受伤者到医院向医生讲清受伤情况,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抢救。发生较大出血事故,切不能用绳子做止血带。对于离断伤应初步知道那些可以再植,那些不能再植以及断端修整要求,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留长度。做好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在整个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一般预防原则是: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装设安全装置;进行机械强度试验与电气绝缘检验;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有计划地进行检修;作业环境的合理布置与整洁;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特种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安全主管部门的规定。第 7 页 共 9 页机械使用单位机械安全管理职责机械使用单位包括专业单位(主要指本公司非独立法人单位、属二级机构,具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一定维修能力的机械化施工的专业队伍,如机具租赁站等)和一般使用单位(主要指本公司的其他各专业分公司、各工地、各工程处、各分包队等使用机械的单位)。施工项目部与机械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或相关合同协议,明确双方的机械安全管理职责,现场机械使用单位应接受施工项目部的监督管理与考核。1、根据本公司的机械管理制度,结合现场的实际,制定现场机械安全管理办法或细则;制定作业班组的职责和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2、制定本单位的机械安全管理目标,并分解至作业班组和岗位。3、建立现场机械台帐。掌握所使用的机械数量和安全技术状况,保证全部在用机械完好,起重机械取得检验合格证。4、负责编制所使用的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规程、检查检验规程、安拆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案和保养维修计划、维修方案,并按规定上报审批。5、负责对本单位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及参与起重机械作业的有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建立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台帐,定期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认证或换证计划,保证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6、负责根据机械的作业类别(如安装、拆卸、试验、操作、保养、维修、检查、检验等)、作业过程、环境条件进行危害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制定安全措施。7、负责编制机械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按规定上报审批;配合一般机械事故以下事故的调查处理。8、负责起重机械安装前的告知;负责对起重机械结构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等在安装前及拆卸后的检查;对在用机械进行定期和经常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验收,对存在重大隐患或故障上报公司工程部和施工项目部。9、按维修保养规程,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0、负责起重机械安装过程的质量检验,参与起重机械轨道或基础等有关工程的验收;配备常规的起重机械安拆所需的测量仪器,建立检测仪器台帐和使用规程及管理办法,检测仪器应经检定合格。11、负责建立所使用机械的动态档案;按要求按时填写机械安装、变换工况、试验、运行、保养、维修、安全技术交底、故障处理、检查及缺陷整改记录、拆卸、停用、事故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等,并根据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