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支护安全技术.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5668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支护安全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支护安全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支护安全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施工支护安全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施工支护安全技术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5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性支护。6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7锚喷支护7.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类比法,确定合理的锚喷支护参数。7.2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7.3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洞外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7.4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有条件时,可设置防尘水幕。7.5岩石渗水较强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排出渗水。喷后钻排水孔,防止喷层脱落伤人。7.6凡锚杆孔的直径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时,不得安装锚杆。7.7锚喷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锚喷质量,若喷层有脱落、变形、厚度不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情况及时处理。7.8砂浆锚杆灌注浆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作业前应检查注浆罐、输料管、注浆管是否完好。2、注浆罐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02m3,其耐压力不应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3、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时间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4、注浆工作风压应逐渐升高。5、输料管应连接紧密,不得有回折。6注浆罐与注浆管的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连续进行注浆作业,罐内储料应保持在罐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7.9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失灵时,应立即更换。7.10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发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立即处理。7.11带式上料机及其他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设置保护罩。7.12施工过程中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停机、断电、停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7.13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应尽量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高压风疏通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将输料管放直,握紧喷头,喷头不得正对有人的方向。7.14当喷头(或注浆管)操作手与喷射机(或注浆器)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联系时,应有可靠的联系手段。7.15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张拉设备应安装牢固,操作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正对锚杆或锚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7.16超过3米高度作业台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设置栏杆;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7.17竖井中的锚喷支护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采用溜筒运送喷混凝土的干混合料时,井口溜筒喇叭口周围应封闭严密。2、喷射机置于地面时,竖井内输料钢管宜用法兰联结,悬吊应垂直固定。3、采取措施防止机具、配件和锚杆等物件掉落伤人。7.18喷射机应密封良好,从喷射机排出的废气应进行妥善处理。7.18适当减少锚喷操作人员连续作业时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8构架支护8.1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严格检查支撑材料质量。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石面上,应挖柱窝。3、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木板、楔块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4、危险地段,支撑应跟进开挖作业面;必要时,可采取超前固结的施工方法。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6、支撑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8.2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第 5 页 共 7 页施工料具运输安全知识1、搬运及装卸重物时,应尽量使用机械作业;人力操作时,要统一指挥、动作一致;夜间要有充足的照明。2、装卸长钢轨,钢丝绳与挂钩、固定器等要联结牢固,人员不得站在移动前方和钢丝绳附近。长轨车运行中,人员必须离开轨端3m以外,并严禁在长轨上走动;卸轨时,撬棍不得插入长轨移动方向的横梁后面,前一根长轨通过本车后方能拨动后一根就位,严禁在悬空的长轨下作业,并注意防止长轨尾端落下时摆动伤人。3、运料列车开车前,负责人应确认有关人员已上车坐稳方可开车。列车未停稳前,卸车人员不得打开车门及做其他影响安全的准备工作,开车门前,车上人员应离开车门,车下人员不得站在车门下面。4、轨道平车的随乘人员应坐稳扶牢,不准坐在堆放较高的物体上和车体连接处,车未停稳,人员不能上下车。装载路料、机具的轨道平车不准搭乘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乘坐人员时,必须安装围栏及扶手。5、换装或搬运钢轨、混凝土枕、辙叉等笨重轨料时,应有专人指挥,尽量在平整的地面行走。必须在坑洼不平滑的线路上行走时,要注意踏稳踩牢。6、整组道岔在既有线上做铺设前的纵向移动时,应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合理布置移动轮,平稳移动。轨枕间或移动前方不得站人。要提前安排放倒处理信号机、电务配线箱等超出轨面的建筑障碍物并适当支撑保护,特别注意新道岔的电动转辙机不得侵入相邻限界。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