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522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系于谁基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化工企业火灾和爆炸时有发生,那么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该如何预防呢?火灾事故发生的范围普遍。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而且一个工厂各个车间都有可能发生。从工艺操作、设备管道、生产维修到设计制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漏洞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火灾爆炸事故的损失相当严重。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一套装置破坏的有之,造成全厂生产装置破坏的有之,因单台设备损坏或关键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损失的更多,这些严重后果中还包括一些工人、干部付出的生命代价,事故发生后,不仅厂里恢复生产需要加倍紧张工作,而且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火灾爆炸事故的恶性后果,使化工企业的安全状况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火灾原因化工企业的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可燃气体的泄漏由于可燃气体外泄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可燃气体的泄漏就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这类事故大致是由于生产设备管道混乱,密封材料材质或检修不合要求,操作维护不当,在检修中未泄压却加外力,操作中巡回检查开停车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必须按原化工部规定的检修操作规程、无泄漏工厂的标准以及设备动力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以管理。对已出现的泄漏,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暂不能消除的要有预防措施,避免扩大或发生灾害事故。系统负压,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这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气体输送岗位或与气体压缩有关的岗位,当发生在加压过程中时更加危险,因为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一方面氧含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压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更容易发生事故。系统生产时氧含量超标氧含量超标,可能在许多部位出现,但究其原因集中在造气岗位,通常由操作失误、设备缺陷、人员违章、断油断气或安全报警装置失灵所造成,氧含量超标可能超出造气岗位范围而在脱硫、变换、压缩等部位发生,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系统串气系统串气的火灾原因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压串低压,形成超压爆炸;另一种是空气与可燃性气体互串形成化学性爆炸。前一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操作失误及低压无安全附件或附件失灵造成。如合成高压串低压液氨槽爆炸,合成高压串低压再生系统爆炸等等。后一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盲板抽堵错误,用阀门代替盲板或误操作造成。如某设备动火,内为空气,因系统未用盲板隔离,可燃气体由阀门漏入或有人误操作打开关着的阀门,使可燃气体进入正在动火的设备,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而发生爆炸。违章动火违章动火有以下几点:未申请动火证又无动火安全知识,私自动火;虽申请动火证但未置换彻底或取样方法不对,分析结果错误;动火安全措施考虑不周;动火现场安全条件未周密查看;动火系统与其它系统未彻底隔绝;动火作业证私自变更安全措施或更改动火时间;不置换动火或未维持正压动火这类事故是化工火灾爆炸事故的重点。由于动火作业技术性极强,管理要求较高,因此安技部门应切实控制好,以防事故的发生。消防措施尽管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很多,有了不少经验教训,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也比较清楚,但生产过程中造成燃烧和爆炸的因素很多,涉及面也较广,特别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火源有的不易搞清楚,因此,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防火防爆的着眼点应当放在限制和消除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的控制上,一定要避免三者同时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同时还要求在技术和管理上要集中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以控制事故状态的扩大。控制消除危险性因素在化工企业中,搞技术改造,结合大修进行小改革的机会较多,在设计变更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可靠性强的防火防爆措施,采用安全的工艺指标和合理的配管。加强设备管理,火灾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装置缺陷。设备状况好,运行周期长,检修量小,事故隐患少,火灾爆炸发生率就低,凡是设备管理好的单位,生产的条件也好。随着化工企业的发展,不仅在节能降耗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而且安全也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因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避免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从而保证生产装置达到稳定、长周期运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多采用连锁保护装置,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出现不正常情况,有了连锁保护自动切断或动作,不仅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也遏止了事故的蔓延。当然,在使用安全连锁保护装置时,首先应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保证灵敏可靠;同时不应降低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心,不能因有了连锁装置而麻痹大意,特别应重点保护危险性大的部件。加强火源和危险品的管理熔炉爆炸事故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对火源的管理,化工企业的火源一般有以下几种:明火;磨擦与撞击产生的火花;电气火花和静电火花;其它火源(指高温表面可产生自燃的物质、烟头、机动车辆等)。火灾爆炸危险品有以下几种: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可燃和助燃气体,可燃、助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燃烧物品。根据各类危险物品的性质,按规定分门别类贮存保管。在贮存保管中必须把好“三关”,即入库验收关,在库贮存关,出库复验关。防爆泄压措施常用的防爆泄压装置有安全阀、防爆膜、防爆门、放空阀、排污阀等,主要是防止物理性超压爆炸。安全阀应定期校验,选用安全阀时要注意使用压力和泄压速度。防爆膜和防爆门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发生化学爆炸时产生的高压,防爆膜和防爆门选用时应经过计算并选择合理的部件。放空阀和排污阀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卸压手段而使用,但需要人操作,因此,一定要保证灵活好用。坚持以人为本防范化工企业的火灾还要建立一支完备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所以要选拔、培养觉悟高、素质好,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具备石化知识,对火灾隐患、事故能够正确处理的指挥员。按照准军事化要求,严格一日生活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抓好技战术训练,走精兵之路,向训练要战斗力。大力开展执勤岗位练兵和人人争当岗位“技术能手”的活动。提高消防干部和员工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对消防工作的要求。第 6 页 共 11 页化工企业火灾防护整理概念题(7个)火灾: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称为火灾。爆炸:指大量能量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光、热等能量形态的形象。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随有火焰、发光、发烟的现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雷德蒸汽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自燃点低于200),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毒害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防火间距:即一幢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不会起火的最小距离。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照时间-稳定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增安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状况下不产生电弧、火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防爆电器设备:能在爆炸危险场所中安全使用而不会引起燃爆事故的特种电气设备。爆炸性气体环境: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储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作业场所:1、在常压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2、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易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3、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物质系数:表述物质又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火灾、爆炸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征。道化学爆炸指数:用来估算生产过程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它等于物质系数和单元危险系数的乘积。简答题(4道)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特征(1)气体的燃烧:燃烧情况比较简单。由于气体在燃烧时所需要的热量仅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气体以及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一般来说,气体不较容易燃烧,而且燃烧的速度快。(2)液体的燃烧:多数液体呈气相燃烧。液体在点火源作用下,通常首先被蒸发成气态,而后蒸汽与氧化物结合,开始燃烧。只由液体产生的蒸汽进行的燃烧叫做蒸发燃烧,而由液体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再燃烧的叫做分解燃烧。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多属于气相燃烧(3)多数固体呈气相燃烧,有些固体则是同时产生气相燃烧与固相燃烧。二、易燃液体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根据易燃液体的存储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闪点28的液体;乙类:指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指闪点60的液体根据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以下三类:低闪点液体:指闪点-18的液体中闪点液体:指-18闪点23的液体高闪点液体:指23闪点61的液体。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高度的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目标、指标和流程(1)评价的目的是:真实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测损失;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或单元);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工艺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帮助确定减轻潜在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而又经济的途径。这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2)程序:选择工艺(评价)单位确定物质系数(MF)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确定单位危险系数(F3)计算火灾、爆炸指数(FEI)确定暴露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危害系数的确定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11)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的计算;(12)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13)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14)停产损失(BI)估算(3)指标:火灾、爆炸指数四:泡沫灭火器的种类、灭火特性及适用条件(答案不全,需自行扩充)分类: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推车式泡沫灭火器以及空气式泡沫灭火器。灭火特性:洁净环保,使用方便。适用条件:可用来扑灭A类火灾,如木材、棉布等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失火;最适宜扑救B类火灾,如汽油、柴油等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E类(带电)火灾。案例分析题自己描叙一化工存储火灾事故,分析发生的原因、过程,再提出灭火方案,事故的教训和防范措施。(此题作为考试的压轴题,每个人的答案都应该是不一样的,故大家自己找)xx年6月2日14时27分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第一联合车间三本灌区小罐区939号杂料罐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照,泄露物料着火,并引起937,936,935号三个储罐相继爆炸着火,造成四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直接原因:林沅公司作业人员在灌顶违规违章进行气割动火作业,切割火焰引燃泄露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回火至罐内引起储罐爆炸。灭火方案:救援人员对事故罐区管排及框架实施冷却保护,并对地面流淌火和防火堤内池火进行扑救。事故的教训和防范措施:一,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把事故防范工作落实到实处;二,要深刻吸取连续发生事故的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三,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管理;四,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五,要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工作,牢牢抓住牛鼻子不放松;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各种事故隐患。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