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759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液氯贮罐泄漏的预防和紧急处理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液氯生产和使用企业,都不可避免要用到液氯贮罐,液氯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一旦泄漏,危害特别巨大,不但危及本厂的安全生产,也会给周边地区带来严重影响,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也会深度污染环境,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保证液氯贮罐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涉氯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万一发生了泄漏事故,切实可行的紧急预案、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是避免事故扩大的最有效途径。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天祥化工厂4万ta甲烷氯化物装置,主要生产二氯甲烷和氯仿,液氯是主要原料之一,液氯供货途径有2种方式,一是从相隔60m的海化氯碱树脂公司通过管道输送,另一种方式是槽车运输。装置区配置有液氯贮罐4台,每台容积为50m,总计200m。在液氯贮存和泄漏预防上,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与大家探讨。一、氯的理化性质和危害特性1理化性质氯,熔点一101,沸点一345,易溶于水、碱液,氯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400倍。氯气为黄绿色,相对密度(空气=1)248,比空气重。氯20时每100mL水能溶解073g。氯能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烃类、金属粉末等许多化学物质激烈反应发生爆炸,且具有强刺激和腐蚀性。氯气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002mgL,超过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氯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与氢气混合,即使没有空气和火源,在光照条件下,也会发生爆炸。2危害特性液氯气化产生的蒸气比空气略重,易积聚在低洼处。人体吸入后刺激呼吸道造成肺部损伤和粘膜腐蚀;引起面部发青、呼吸困难、脉搏减少,产生肺水肿;刺激眼睛,造成结膜炎;直接接触液化气体则会严重灼伤皮肤和粘膜或造成冻伤。中毒症状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三种情况。(1)轻度中毒:表现为粘膜刺激,如:眼睛流泪、结膜充血、刺痛、鼻咽部烧灼伤、咳嗽、气喘、恶心等。经休息和治疗,几小时后逐渐好转,23日内症状消失。出现眼结膜炎者,可用2碳酸氢纳溶液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涂上可的松眼膏即可。皮肤灼伤者,应立即用3氨水或24碳酸氢纳溶液清洗。(2)中度中毒:粘膜刺激症状加剧,可立即引起持续性呛咳、胸部有紧迫感、声音嘶哑,可能引起反射性的喉及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体温增高,白细胞增多,也有可能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出现喉头、支气管痉挛者,给以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或雾化吸入加异丙基上腺素、非那根及氢化可的松等药治疗。窒息时立即输氧,也可将上述雾化吸入药物从气管内滴入。(3)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氯气后可突然昏倒,意志丧失,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中枢麻痹,窒息而死。未发生立即死亡者,可能引起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立即出现持续性剧烈咳嗽,吐大量血性泡沫痰,甚至咳血,严重者迅速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发生呼吸衰竭,有时由于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甚至使心跳停止而猝死。应善于识别早期肺水肿,在中毒24h内要严密观察。缺氧时可用人工呼吸器吸氧,但不能用外压法人工呼吸,出现肺水肿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肺水肿发展。二、液氯贮罐的运行维护1存量控制液氯是剧毒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危害特别巨大,因此,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液氯存量,贮罐保持低液位运行,每个贮罐的存量,最好不要超过60。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留有一备用罐,作为紧急情况下倒罐使用。2压力、温度控制液氯贮罐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阳光直晒,防止贮罐温度超温。贮罐压力控制在规定压力之内,贮罐系统设计有排气冷凝器,回收挥发的氯气,冷凝器上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出口连接到氯气吸收塔,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贮罐在规定的压力下运行。3现场要安装固定远传式有毒气体报警仪在4台液氯贮罐现场安装有6台有毒气体报警仪,氯气的密度比空气重,根据需要,报警仪在离地面05m高度安装有2台,离地面5m高度安装有3台,离地面lOm高度安装有1台。每台报警仪信号远传至中控室,实现自动报警。4现场岗位人员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液氯一旦发生泄漏,现场抢险人员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检测扩散氯气浓度,为抢险和下风向及外围人员疏散提供依据。液氯贮罐根部阀一旦发生泄漏,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隔离贮罐中液氯,倒备用罐也会有很大困难,液氯大量泄漏,后果极其严重。因此,无论是工艺管线还是仪表接口,所有与贮罐相连的根部阀、垫片,都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要逐个建档,特别管理,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存在隐患,要及时倒备用罐,用氮气将事故罐置换合格后处理,以保证液氯贮罐的安全运行。三、液氯泄漏处置方案液氯一旦泄漏,就会以气体的形式向下风向传播,危及下风向人员,泄漏点处形成最高浓度区。泄漏点的有效堵漏是避免事故扩大的关键所在,堵漏的方法和程序,应当在应急救援预案中有详细介绍,但堵漏或倒罐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堵漏抢险人员进入现场,也需要对扩散氯气进行有效压制,因此,能否采取有效措施中和泄漏出来的氯气,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采用下面几个步骤,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1碱液喷淋中和碱液喷淋作为液氯泄漏后第一级防范氯气扩散的措施,在贮罐的周边形成一道低浓度碱液水幕,达到中和高浓度氯气的目的。天祥化工厂有2台容量为50m31碱液罐和2台19m10碱液罐,罐中要保持一定液位,碱液是从相隔60m的海化氯碱树脂公司通过管道输送,可随时启动碱输送,确保在紧急状态下碱液供应。2捕消剂中和对于未被碱液中和的扩散氯气,则用雾化捕消剂来中和,雾化捕消剂密度与氯气基本相当,会与氯气同步扩散,达到中和的目的。目前国内能提供的氯气捕消器和捕消车,虽然效果较好,但存在2个问题,一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2人以上全防护操作,二是捕消剂存量太少,如遇到较大的泄漏,则收效不明显。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天祥化工厂自己研发的固定式捕消剂发生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但能根据需要贮存任意量的捕消剂,而且实现了远程控制,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现场,就能将捕消剂根据需要的浓度和数量来中和扩散氯气,喷射点不受高度和位置限制,并实现多点同时喷射,固定喷射与移动喷射相结合,捕消剂雾化均匀连续。3雾状消防水压制扩散氯气雾状消防水作为捕消剂的辅助措施,主要是在外围对未被捕消剂中和到的氯气进行压制,要注意的是消防水不能喷到雾化捕消剂区,这样会降低捕消剂的效果。第 6 页 共 11 页液氯钢瓶(罐车)充装管理标准1目的为了规范液氯充装作业,确保液氯充装过程中钢瓶(罐车)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液氯充装过程安全管理。3钢瓶安全检查3.1检查有关资料及钢瓶本体3.2新瓶应随带钢瓶质量合格证;3.3液氯充装车间应对周转瓶本体进行外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钢瓶漆色、字样清楚;安全附件齐全;瓶内余压、钢印标记识别;在技术检验期限内;钢瓶阀门整修、顶针(阀芯)密封面检查、皮重检查;瓶体外观洁净、完好无损,确认该瓶完全符合规定方可进行。4罐车安全检查装载前,液氯充装人员须查验运输车辆应急器材安全配置情况、槽车外观检验及槽车储槽检验证明,准确掌握液氯槽车的充装、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液氯充装人员认真填写槽车检验记录台帐,达不到相关安全要求的不予充装。5充装安全管理5.1液氯气瓶的充装安全5.1.1每班应对计量器具检查校零。充装用的计量器具应由具有计量器具检验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每三个月检验一次,计量器具的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计量器具应设有超装警报或自动切断液氯装置。5.1.2液氯气瓶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不应超装。5.1.3充装前的检查记录、充装操作记录、充装后复验和检查记录应完整,内容至少应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发现的异常情况、检查者、充装者和复称者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记录应妥善保存、备查。5.1.4气瓶充装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的检查,确认完好无缺陷和无异物方可充装,并做好记录。气瓶有以下情况时,不应充装:5.1.4.1颜色标记不符合气瓶颜色标志规定或未对瓶内介质确认的;5.1.4.2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5.1.4.3新瓶无合格证;5.1.4.4超过技术检验期限;5.1.4.5瓶体存在明显损伤或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5.1.4.6瓶阀和螺塞(丝堵)上紧后,螺扣外露不足三扣;5.1.4.7瓶体温度超过40。5.1.4.8未判明装过何种气体及瓶内余压低于0.05MPa以下。5.1.4.9瓶体或瓶阀处沾有油脂或污物,瓶阀外腐蚀严重。5.1.4.10新瓶无检验合格证,钢印标识与合格证不符。5.1.4.11新瓶制造厂生产的钢瓶未经有关部门批准。5.1.4.12瓶体上检验钢印系未经批准的气瓶检验单位。5.1.4.13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5.1.5充装后的气瓶应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不应超过允许充装量的1%。复称时应换人换衡器。充装后应逐只检查气瓶,发现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妥善处理。5.1.6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瓶号、容量、重量、充装日期、充装人和复称人姓名或代号。5.2液氯汽车罐车充装安全5.2.1充装前应有专人对汽车罐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缺陷,充装用装卸软管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5.2.2汽车罐车充装前应采用汽车衡核验罐车的重量,充装后的罐车应再次称重,其充装系数为1.20kg/L,不应超装。5.2.3罐车充装结束后,应进行下列检查并认真填写罐车运输交接单:5.2.3.1关闭压力表座阀和紧急切断阀;5.2.3.2各密封面进行泄漏检查;5.2.3.3气、液相阀门加盲板;5.2.3.4检查封车压力(不应超过环境温度下的液氯饱和蒸汽压力)。5.2.4充装前后和复检的计量值均应登记,作为使用期的跟踪档案。5.2.5充装后按规定填报运输路单及充装记录。5.2.6罐车有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应充装:5.2.6.1新罐车无合格证;5.2.6.2超过技术检验期限(包括车辆行驶部分);5.2.6.3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5.2.6.4车辆行驶部分或罐体部分有缺陷不符合规定;5.2.6.5罐体温度超过40;5.2.6.6其他有安全隐患的情况。5.2.7罐车上卸液氯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干燥处理,保证干燥后空气含水量低于0.01%。5.2.8罐车液氯卸车完毕后,应通过气相连接管将罐车气体进行泄压处理。罐体内应保留有不少于充装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应留有不低于0.1MPa的余压。5.2.9液氯充装车间应负责液氯气瓶和罐车的统一管理,包括统一编号、原始档案、检验周期和周转去向等。6液氯充装和钢瓶检验资料管理6.1液氯包装班应做好液氯钢瓶充装原始记录、液氯充装前后验瓶记录、液氯钢瓶复称记录,对每月收集的原始记录应即时安排人员进行整理,并按检查和充装的时间分册按月进行装订,并登记归档,充装的原始资料保存日期为一年。6.2液氯钢瓶技术资料包括:制造质量证明书、制造合格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检证(若无此证,在质量证明书上必须有质监章)、使用(许可)证书、液氯钢瓶检验记录、气瓶检验报告书、气瓶判废通知书、钢瓶附件检查记录、钢瓶附件合格证书等由烧碱分厂妥善保管,其保存期限为钢瓶的一个检验周期。7本标准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考核,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