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676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安全教育要有新亮点某单位在开展安全教育时,组织职工观看的安全警示片内容陈旧乏味,安全警示展览的文字图片由于缺乏新意,职工有的只是签个名,有的走马观花,心不在焉,管理人员也对此置若罔闻、漠然视之。可以说,这样的安全教育收不到预想效果。目前,各单位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方式往往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不可否认这些举措确实能强化职工保安全的意识。但是,如此墨守成规、缺乏新意的教育方式不免容易让职工产生厌倦感,不愿意参加安全活动,甚至对安全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要突出安全不是你的事、我的事,而是大家的事的思想。不断地更新思路、想新法子、亮新点子、使职工不断接受焕然一新的教育方式,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结合历史上血的教训对工作中的违章违纪行为对号入座,图文并茂再现历史事件全过程,进行反思教育,让职工触目惊心地感受到血淋淋的事故悄然潜伏在自己身边,真正震撼其心灵。再者,要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可让职工亲临生产现场,采取分析、启发、讨论、引导、问答等活跃的教育方法,对作业中出现不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现场教育,及时解决安全隐患,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也可借助网络论坛或安全网站发动职工在网上进行安全大讨论,进行安全思想宣传。通过短信群发平台向职工发送群众喜闻乐见形式的安全宣传短信,定时定期发送,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让职工主动、乐于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使其既成为受教育者,又充当教育者,形成安全教育互动局面,进而自觉进行安全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第 3 页 共 5 页安全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生产状况变化,有新的安全知识、技能需要掌握;经过安全教育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如果不经常使用,会逐渐淡忘;已经建立起来的对安全工作的浓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漠;在生产任务紧急的情势下,已经树立起来的安全第一思想可能发生动摇,安全态度会发生变化。从电力系统发生的有记载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可以看出,因人员违章造成的事故占88,因而,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对安全生产进行控制,就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有多种形式,以下是笔者的观点。1利用班前班后会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在班前会上,进行较为透彻的危险点分析,向职工讲清危险点在哪里,并将其落实到人,要有专人对工作上的危险点进行控制、监督;在班后会上,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和危险之处,提醒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注意克服。2以考促学,熟记安全规程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发放相关专业的安全规程,做到人手一册,要求熟记安全条款,并随时进行现场考问抽查。3当一天安全检查员为了调动全体职工重视安全的积极性,让职工当一天真正的安全员,体会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养成工作前和工作中主动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良好习惯。4及时沟通,把好安全检查关每天室领导和班组长、安全员开安全生产碰头会,及时反映班组安全情况。在每项技改工作中,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审批表、验收单、技术报告等,做好验收总结工作,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方面予以确保,消除危险源和危险点,严把安全检查关。5召开事故现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对于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及时召开事故现场会,让职工进行讨论,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教训,提出整改方案。让每位职工记住事故原因和教训,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再次发生,认真制定并落实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6加强宣传,开展竞赛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技术交流,在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无小事思想意识,采取办墙报、写简讯、电视媒体宣传报道、散发安全用电知识和有关电力法律、法规知识小册子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安全活动的主题思想,使关爱生命、热爱健康的思想永驻心中。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的安全状况,有目的地、不定期地改变激励方式,以新的刺激唤起人们对安全的关心,这样就会持续取得良好的安全控制效果。第 4 页 共 5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