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6033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安全莫让批评变表扬有消息报道说,一煤矿在召开安全整风会议时,不是面对面查隐患、找问题、相互揭短,而是相互奉承,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使本该十分严肃的安全整风会开成了一个讲和气、顾大局的表扬会。安全工作是永恒的主题,笔者以为要真正转变作风、查找思想隐患,搞好安全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开展认真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过去大多上演这样的故事,一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安全整风会议,在轻描淡写的虚应之后,批评开始溜号,错误悄然逃跑,然后评功摆好堂而皇之成为座上宾,结果隐患原封不动,问题涛声依旧。批评不假缺席,原因有三:其一,温情脉脉,好人主义。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其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问题绕道走;其三,怕字作怪。批评同事怕得罪人,批评下级怕不支持工作,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自己怕丢面子。在当前安全工作进入今年决战阶段的时期,每一个职工都应该率先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创造勇于批评、欢迎批评的良好氛围。批评应该是良药,沉默未必是金,批评是信任,是爱护、是支持,是友谊。无论何时何地,安全工作都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我们应该要有听得进批评和意见的胸襟和雅量,要把阿谀奉承的马屁主义抛到九宵云外,安全不需要奉承。第 2 页 共 6 页安全行为与安全文化行为是文化的表现,也是文化引导的结果。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标。安全行为与事故关系密切,专家对现代工业事故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安全行为科学就是揭示这一联系和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作用和积极的意义。由于人的行为千差万别,影响人的行为安全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安全行为表现,不同的人在同一条件下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安全行为表现。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就是要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人的安全行为规律,以便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作业者能按照规定的生产和操作要求活动、行事,以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自身,促进和保障生产的发展和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秩序。安全行为科学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活动之中,为保障人类安全、健康和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企业或组织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安全行为现象,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和领导安全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方法。个体安全行为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出个体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其心理、生理对行为的影响规律,以达到控制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目的。分析和研究个体安全心理规律,对于了解安全行为、控制和调整管理安全行为是很重要的,这也安全管理是最基础的工作。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对一个企业来说,群体构成了企业的基本单位。群体的主要特征首先是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其二是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其三是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分析、研究和掌握群体安全心理活动状况,是搞好安全管理的重要条件。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与影响力,不是指个人的职位,而且是指引导和影响他人或集体在一定条件下向组织目标迈进的行动过程。促使集体和个人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即为领导,而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人,则为领导者。从安全管理的要求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研究领导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安全活动中各种与安全相关的人的行为规律的揭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科学的安全行为激励理论,并应用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合理地发展人类的安全活动,实现高水平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安全行为科学的目的是要达到控制人的失误,同时要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后者更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要求。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是:1)人的安全行为规律的分析和认识。2)安全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作用。3)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4)个体差异与安全行为。5)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6)挫折、态度、群体与安全行为。7)注意在安全中的作用。8)安全行为的激励。9)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