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5365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机械安全装置及机械伤害1机械防护装置在工作中,有许多严重的事故是在使用机器时发生的。当未能做到本质安全时,机器的安全装置则成了最后的防护选择。一种特定的安全装置是否有效,取决于其设计,也取决于它与操作过程的关系和机器的用途。2机械伤害机器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分为5类,一些机器可能造成多种伤害。这些伤害是:(1)夹伤:人的身体及四肢在机器的闭合或往返运动中被夹住。在有些情况下,肢体被卷进闭合运动的部件中时,也会发生夹伤。例如,在使用抓夹工具不当时,会夹伤手指。(2)撞伤:在受到机器的运动部件的撞击时,会造成伤害。(3)接触伤害:当人体接触到机器的锋利的或锉状的表面时,会发生伤害。另外,接触高温或带电部件,也会造成伤害。(4)卷动伤害:头发、耳环、衣物等卷入机器的运动部件造成伤害。(5)射伤:在机器运转时,因机器部件或工件被抛出而造成的伤害。例如,碎条、细渣、熔滴或机器部件的碎片抛出造成的伤害。第 2 页 共 6 页机械安全通用技术(一)、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尽量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粗糙或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安全距离原则。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物理量来减小危险。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2)、限制机械应力机械选用的材料性能数据、设计规程、计算方法和试验规则,都应该符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机械应力不超过许用值,保护安全系数,以防止由于零件应力过大而被破坏或失效,从而避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控制连接、受力和运动状态来限制应力。(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用以制造机械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得危及面临人员的安全或健康。材料的力学特性,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冲击韧性、屈服极限等,应能满足执行预定功能的载荷作用要求;材料应能适应预定的环境条件,如有抗腐蚀、耐老化、耐磨损的能力;材料应具有均匀性,防止由于工艺设计不合理,使材料的金组织不均匀而产生残余应力;同时应避免采用有毒的材料或物质,应能避免机械本身或由于使用某种材料而产生的气体、液体、粉尘、蒸气或其他物质造成的火灾和爆炸危险。(4)、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重新启动原则关键件的冗余原则定向失效模式。(6)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7)、预防电的危害。(二)、减少或限制操作者涉入危险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可以降低危险故障率,减少需要查找故障和检修的次数,从而可以减少操作者面临危险的概率。、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人的操作岗位远离危险或有害现场。、调整、维修的安全在设计机械时,应尽量考虑将一些易损而需经常更换的零部件设计得便于拆装和更换;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梯子、平台、通道);锁定切断的动力;机械的调整、润滑、一般维修等操作点设置在危险区外,这样可以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的需要。五、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或其他手段,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机械在运行时产生各种对人员的接触伤害。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有时也统称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的重点是机械的传动部分、操作区、高空作业区、机械的其他运动部分、移动机械的移动区域,以及某些机械由于特殊危险形式需要采取的特殊防护等。(1)、防护装置是指通过设置物体障碍方式将人与危险隔离的专门用于安全防护的装置。防护装置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2)、安全装置是指用于消除或减小机械伤害风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保护装置,常见的安全装置有以下6种。联锁装置止-动装置双手操纵装置自动停机装置机械抑制装置有限运动控制装置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