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01042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萤石矿工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项目研究的主要参加人:张琪凤、张幸、戚树型、杨大里、曾昭玉、张朝和、孟荣昌创新点:1、本研究运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创造性地将尘肺病因、尘源控制、尘肺预防控制与消除,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将一个发病早、进展快、三率高(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的严重型萤石矿工尘肺,从控制其发生发展到消除,率先取得了消除尘肺的科技成果。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阐明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关系,创造性地以不得病不死亡人数和晚会的经济损失,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量化地阐明了防治尘肺的效果,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3、萤石矿工尘肺的消除,为我国响应实现xx年ILO/WHO联合制定的全球消除矽肺的国际规划创立了一个典型范例。研究之要点:1、避免潜在病因的干扰是控制消除尘肺和评价防尘效果的关键。研究工作开始,即将三大基础档案(2万张胸部x线片、9065个作业点、24137个测尘样本和1216份接尘工人职业史)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均按防尘前后时间严格划分,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具有可比性的档案资料,为确保尘肺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打下了基础。2、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尘肺特点分析,明确了萤石矿工的尘肺病因是萤石混合型粉尘,并探究出其发生发展规律。尘肺病潜伏期长,进展缓慢,因而病程长,提示尘肺防治工作要有长期坚定的思想准备和持之以衡的精神;病变不可逆,即一旦得病就不能根治,只有加强预防才是保障工人健康的根本环节3、潜在病因干扰,还表现在晚发尘肺的发生上,即接尘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还没有得尘肺,转入社会后,几年或几十年后,仍有发展为尘肺的可能。因此,确定消除尘肺重要标志,是没有晚发性尘肺的发生。研究之结果:预防为主,治理尘害。本研究坚持贯彻综合防尘措施(湿式作业、喷雾洒水、通风排尘、个人防护),做到规范化和持久化。使作业环境平均粉尘浓度和TWA分别由防尘前的366/m3下降为1.2/m3和1.3/m3。该浓度是否安全?国内外还没有对萤石混合粉尘的卫生标准给与鉴定。卫生标准的研制,萤石矿工尘肺发病与粉尘接触水平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以此为主要根据,结合现场调研和实验研究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萤石混合性粉尘卫生标准。该标准被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标准,即国家级技术法规(GB1043989)。这一标准使劳动条件改善有了目标,也为实施监督和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卫生标准确定以后,研究几十年不间断地贯彻执行技术法规(卫生标准),从1967xx年,每年测得粉尘样本的年平均达标率为93.2%,最高为98.8%,根本上控制了尘害。尘害控制后,该尘肺累计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分比额由防尘前的24.8%、85.5%和6.8%下降为0。取得了依法治理尘害的效果,达到了控制尘肺发生发展的预期结果。通过30年前瞻性追踪调查,对脱离粉尘作业后,具有30年工龄,其中接尘2年及2年以上的209例老工人(防尘后入矿工人),经xx和xx年追踪调查、体检拍片、诊断复查,仍无一例患晚发性尘肺,这标志着萤石矿工尘已被消除。以不得病不死亡和挽回的经济损失,经不同人次不同方法量化分析后,投入产出比值均在1:26以上;防尘后,无论是新工人和老工人间都没有发生一例尘肺和晚发性尘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成果无疑为面临尘害的国家和厂矿增强了信心,尘肺是可以消除的。为此,该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将是广阔的。学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感言:尘肺可能致残致死,是发病人数最多、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东风萤石矿工尘肺是该职业病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的一个典型。一个仅有700名工人的小型矿山,1963年前累计发生了828例尘肺,死亡179例,病死率高达21.2%,死者最小30岁,最大48岁。尘肺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给作业工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1962年,张教授就开始了关于尘肺预防和消除的研究,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使课题组成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倍增,而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培养的知识分子,责任尤为重大。研究历时40年,只要是我们一心认定追求的目标,从来就没有因为研究在短期内没有收到成效而灰心、沮丧过,也从来就没有因为困难而动摇和放弃过。科学研究,不是短期时间就能见成效的,时间,对于各个学者不是煎熬,是磨砺;不是寂寞的等待,而是成熟的历程。尘肺消除研究,为作业工人确保了一个干净、健康的作业环境,他们将不再为可能患上尘肺而担忧,这是我们最大的安慰。xx年ILO/WHO联合制定全球消除矽肺的国际规划,期望在2025年消除矽肺,但迄今为止,国内还未有矽肺消除的研究成果。然而,自己的课题成员在历经数十年后率先研究出消除尘肺的方法,不知道这个成果是全体成员的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个成员都是非常欣慰的。研究成果充分显示了该课题选题正确、前瞻性强,赶上时代的步伐。张教授坦言:自主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只有对追求的目标负有责任心和执著、敬业、奉献的精神,才能使科技工作不断发展,并获得最后的成功。第 5 页 共 10 页营业性货运车辆安全运行技术要求一、任务来源根据原交通部文件关于下达xx年交通标准化补充计划的通知(交科教发xx763号)的要求,营业性货运车辆安全运行技术要求(项目编号:JTxx-40)已被列入xx年交通标准制定计划,全国汽车标委会挂车分技术委员会为归口单位,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二、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和国家道路网的不断完善,大规模、多批次、高实效的货运需求日益旺盛,道路货物运输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发挥其周转快、覆盖面广的比较优势,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xx年以来,道路货物运输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道路货运量绝对比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持续保持第一。xx年,全国道路运输共完成货运量146.6亿吨、货物周转量9754.2亿吨?公里,道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为72.0%,周转量比重为11.0%。道路货物运输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非常明显。道路货物运输为国民经济良好运行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保证运输安全。虽然近年来我国道路货运行业安全生产总体状况稳中趋好,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和道路货物运输需求持续旺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运输装备水平、运输组织和监督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影响运输安全的深层次因素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货运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分析近年来发生的道路货运车辆交通事故,碰撞、刮蹭、侧翻是主要事故形态,超速行驶、超载行驶、疲劳驾驶和违法占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且,货运车辆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具有对生命安全威胁大、对交通环境和其他道路参与者伤害大、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导致货运车辆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货运装备安全技术水平普遍较低;2)货运车辆检测、维修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和运输组织形式相对落后;3)货运组织和运输过程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车辆运行过程监控、管理相对薄弱;4)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理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仅从货运车辆的安全技术水平来看,无论是在用车,还是投入运输市场的新车,其安全技术水平与轿车、客车等车型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安全技术法规标准执行不彻底,车辆生产企业违法生产和非法改装等是导致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本标准的制定旨在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技术体系,提出货运车辆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引导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三、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研究编制遵循以下原则:车辆的分类在现行国标规定的框架下制定,利于车辆的生产、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统一协调;货运车辆安全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国家现行产品管理标准与行政要求,主要是国家对于汽车新产品定型方面的技术规定,包括强制性检验、性能参数等;货运车辆的附加要求则是根据国家对营运车辆结构调整的部署、营运车辆管理需求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引导所规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为了提高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水平、确保道路货物运输安全、注重与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相适应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xx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四、编制过程接受标准研究制定任务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为负责单位立即组织一汽技术中心、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等各方面技术人员组成课题组,制定标准研究技术路线和分工,迅速展开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课题组先后走访、调研了江苏镇江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常州市立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山东省交通学院检测站、山东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青岛发动机厂、青岛大学汽车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北辰交警支队等单位,采取座谈和参观的方式,调查了解我国货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车辆设计生产、运行使用、安全检测以及安全技术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解决对策。通过调研,课题组掌握了道路货运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和致因,货运车辆生产、使用和检测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参考了大量国外有关车辆安全方面的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日本机动车安全标准、欧盟ECE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汽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并结合我国目前车辆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及其执行情况,研究建立了货运车辆安全技术体系,提出货运车辆安全运行技术要求,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五、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货运车辆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和附加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1589-xx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的、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货车、半挂牵引车和货运汽车列车。营业性货运车辆的一般要求应满足GB7258、GB18565相关技术要求。对货运车辆的附加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两个方面。附加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法改装货车在主要总成部件、外廓尺寸、承载能力、颜色、类型和用途等方面的判定依据。2.货物在车辆上的装载及固定要求。3.货运车辆灯光和信号装置清洁度和可视性要求。4.平头货运车辆驾驶室强度要求。5.货运车辆驾驶室安全带安装和固定点强度要求。6.货运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及其安装要求。7.货车、半挂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装置技术要求。8.多轴转向货车的转向性能技术要求9.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的技术要求附加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性要求,包括直线行驶和弯道行驶通过性能力要求。2.行驶稳定性要求,包括侧倾稳定性要求、货运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评价参数限值以及货运车辆转向特性要求。3.货运车辆制动性能要求以及制动力在各轴间的分配和牵引车和挂车制动兼容性要求。4.运行监控,包括车辆行驶记录装置、GPS安装以及通讯系统安装的技术要求。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