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肿瘤的预防.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0036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在众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现已肯定化学性毒物中部分物质可引起接触者体细胞突变、癌变和生殖过程异常而发生畸胎,这便是职业性三致作用。致癌作用xx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834种化学物质和生产过程已有的致癌性评定资料,认定了75种化学物质和生产过程对人有致癌性。其中,23种对人体肯定有致癌性,如砷及砷化合物、苯、石棉、煤焦油沥青、强硫酸烟雾、镍化合物等。20种为可疑致癌物。余为癌症高发职业。致畸作用。指某些化学物有胚胎毒作用,作用于受精卵的卵裂到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可造成后代的先天畸型。现已调查发现、致畸化学物已不下数十种,作用较为明显的物质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醇、汞、三硫化碳等。致突变作用。指某些化学毒物作用于人体的遗传物质,使之发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这种变异除少数情形外,绝大多数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如不孕、早产、遗传性疾病、癌变等。接触苯、氯乙稀、氯丁稀等的工人较易发生。职业性肿瘤是指接触职业性因素引起的肿瘤。判定某职业与肿瘤发生有关系,是指该职业人群中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超高,肿瘤发病和死亡年龄提前,频发罕见肿瘤,在个体身上有多发肿瘤。职业性肿瘤一般具有如以特点:职业性肿瘤,有明确的病因可寻;职业性肿瘤发病率较其他职业病低,但很少有自律性;与特定的接触毒物方式有关,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癌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职业性肿瘤有固定的癌变部位;通常在接触职业因素15-20年发病。最短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职业性肿瘤的细胞类型和临床经过也有相对的规律。职业性肿瘤一旦发生,即按其自身规律演进,少有自愈,故应及早治疗。预防职业性肿瘤,首重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使其不超标或降低到最小量。其次,对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职工应严格执行就业前体检,筛选出敏感者并使其不接触。再次,对已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职工应定期体检,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第 3 页 共 8 页职业性铍病的危害及预防铍为灰色至白色粉末状金属,在空气中可氧化为氧化铍,不溶于水,可溶于硫酸、烟酸和硝酸。铍以粉末或颗粒形状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与某些氯代溶剂,如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烯反应,生成冲击敏感的混合物。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自然界中铍的分布并不广泛,人与铍的接触机会主要为铍矿冶炼精制及铍或其化合物的使用过程。铍用作宇航工程结构材料,核反应堆,x射线管制造,合金制造等。氧化铍还可用于制造耐高温陶瓷制品,在电子、航天、军事领域有特殊用途。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人人体。在各种铍化合物中,以氟化铍和氧化铍的毒性最强。进入体内的铍与血浆蛋白结合,以磷酸铍或氢氧化铍形式运送至各组织器官。铍主要经肠道排出,经粪便排出的量可占进入量的94,尿排出量仅占1.6。铍还可通过胎盘屏障,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急性铍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肺炎。长期接触小量铍可发生慢性铍病。除无力、消瘦、食欲不振外,常有胸闷、胸痛、气短和咳嗽。皮肤病变有皮炎、溃疡及皮肤肉芽肿。铍化合物可产生全身中毒,主要积蓄于肺、肝、胃、骨及淋巴结等处,易在身体内积蓄,排除缓慢,引起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直接接触铍尘或蒸气可发生皮炎和鸡眼状溃疡,长期接触可引起贫血。铍及其化合物在人体引起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ARC,xx年),将铍及其化合物列为I类,即人体致癌物。3临床表现由于铍的致病机制并非完全由其直接毒性所引起,变态反应为其主要原因,如短期吸人一定量的可溶性铍盐可致急性化学性肺炎,而长期吸人小量金属铍尘或难溶性铍盐则可引起肺内肉芽肿,并使肺癌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故铍所造成的疾病近年多不称作“铍中毒”,而称为“铍病(berylliosis)”。(1)急性铍病急性铍病主要因吸人大量可溶性铍化合物,如氟化铍、氧氟化铍、硫酸铍等粉尘所致,可引起化学性呼吸道炎、化学性肺水肿及全身毒性反应。吸入后一般经36h潜伏期,可出现咽痛、咳嗽、气短、胸闷、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x射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重者可有“金属烟雾热”样表现,如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畏寒、发热,体温达39,常可持续37天,伴明显胸闷、气憋、咳嗽、胸痛、咳痰,甚至有血痰、呼吸急促、心悸、紫绀,肺内出现散在湿啰音,x射线胸片显示肺内有絮状或点片状阴影,肺门增大;此时肝脏亦可肿大压痛,甚至出现黄疸;实验室检查可见WBC总数及嗜酸细胞增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或称ALT)及胆红素增高,尿铍亦明显增高(g24h)。若吸人难溶性铍化合物,如氧化铍,发病常较迟,潜伏期可达23个月,临床表现亦呈亚急性过程,逐渐加剧。(2)慢性铍病慢性铍病多因长期接触低剂量难溶性铍化合物,主要是金属铍、氧化铍等所引起,潜伏期较长,可为数月、数年甚至十余年,但妊娠、分娩、手术、呼吸道感染、吸人刺激性气体等均可成为发病诱因而使潜伏期缩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体弱、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抗病力减弱、胸闷、胸痛、咳嗽、气短,还可有头晕、头痛、失眠、低热、肝区胀痛、腹胀、腹泻;早期体征不明显,而后肺内可出现哕音,并有桶状胸、紫绀及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竭表现;部分病人可并发肾结石。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查是慢性铍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常用指标有:铍皮肤斑贴试验。有资料表明,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99以上;慢性铰病观察对象的阳性率约为22,铍接触者为43,无铍接触史者及矽肺病人的阳性率仅为22。以铍为抗原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7780,铍接触者仅为6,无铍接触史者为阴性。以铍为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其阳性率可随胸部病变的进展而增高,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97以上。上述指标对鉴别慢性铍病和肺内其他性质的纤维化及肉芽肿尤有重要价值。(3)皮肤直接接触铍对皮肤有特殊损伤作用。皮肤接触金属铍或其盐类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常见于初接触铍12周左右发病,夏季发病率较高,主要为周身尤其是暴露部位及潮湿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大腿内侧、阴囊等出现红色小丘疹,常融合成片,红肿瘙痒,有些起小水泡,脱离接触后数日即可逐渐消退,不留痕迹。可溶性铍化合物污染皮肤疮口则可致皮肤溃疡,创面不易愈合,并会向深部发展,创面周边则因组织增生而隆起,使该处呈“鸟眼状”。金属铍或难溶性铍盐进入皮肤则可引起皮肤肉芽肿,局部肿胀疼痛,有时可发生破溃,形成溃疡。急性铍病患者应立即脱离铍接触,淋浴换衣,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可给止咳、祛痰、解痉、镇静等药物;可给常规吸氧及抗感染治疗。特效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开始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然后改为强的松口服,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2)治疗原则慢性铍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需长期维持,如口服强的松疗法,一般三个月为一疗程,再视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量,最后以小剂量长期维持。铍性皮炎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铍,洗净皮肤,局部用2硼酸及01雷佛奴尔交替湿敷,急性期后可用激素软膏,全身可使用抗过敏药及钙剂。铍性溃疡应注意清创,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10鱼肝油软膏或中药生肌消炎膏。皮下肉芽肿则应行手术切除,以助早期愈合。(3)其他处置劳动能力鉴定:慢性铍病一经确诊,则应调离铍作业及粉尘作业,定期复查,轻者可安排轻工做,重者应安排休养或住院治疗。急性铍病经治疗后,原则上不得再从事铍作业,定期体检。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就业前体查应包括内科、五官科、皮肤科,并做x射线胸片检查;就业后每12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项目同上,有条件应加试特异性免疫指标。职业禁忌症:哮喘、枯草热、药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过敏性疾病;严重的心、肺疾病;肝、肾疾病;严重的皮肤病。加强个人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结束,淋浴更衣。一旦发生泄漏,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对受铍污染的水体,可投加石灰乳中和,调pH值为8595,使可溶性铍生Be(OH)2沉淀;加聚合氯化铝可提高沉淀效率。处理后的水含铍量可降至10一20g/L进一步采用吸附或离子交换深度处理后可接近或达到环境水质标准。对受铍污染的土壤可采用焚烧处理的方法,以使铍转化为不溶性和具有化学惰性的铍氧化物质。焚烧后的残渣可在混凝土中封装填埋。铍及其化合物着火时采用砂土、二氧化碳灭火。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