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0365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干粉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干粉灭火系统启动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本节主要介绍其各类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一、自动控制方式当保护对象着火后,温度上升达到规定值,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到控制器,然后由控制器打开相应报警设备(如声光及警铃),当启动机构接收到控制器的启动信号后将启动瓶打开,启动瓶内的氮气通过管道将高压驱动气体瓶组的瓶头阀打开,瓶中的高压驱动气体进入集气管,经过高压阀进入减压阀,减压至规定压力后,通过进气阀进入干粉储罐内,搅动罐中干粉灭火剂,使罐中干粉灭火剂疏松形成便于流动的气粉混合物,当干粉罐内的压力上到规定压力数值时,定压动作机构开始动作,打开干粉罐出口球阀,干粉灭火剂则经过总阀门、选择阀、输粉管和喷嘴向着火对象,或者经喷枪射到着火对象的表面,进行灭火。在实际应用中,不论哪种类型的探测器,由于受其自身的质量和环境的影响,在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出现误报的可能。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探测器误报引起灭火系统误动作,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常在保护场所设置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组同一类型的探测器进行复合探测。只有当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组同一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均检测出保护场所存在火灾时,才能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二、手动控制方式手动启动装置是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附近的人员在发现火险时启动灭火系统的手段之一,故要求它们安装在靠近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同时又是能够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的位置。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错按其他按钮,故要求在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明显地标示出其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手动紧急停止装置是在系统启动后的延迟时段内发现不需要或不能够实施喷放灭火剂的情况时可采用的一种使系统中止下来的手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人错按了启动按钮;火情未到非启动灭火系统不可的地步,可改用其他简易灭火手段;区域内还有人员尚未完全撤离等等。一旦系统开始喷放灭火剂,手动紧急停止装置便失去了作用。启用紧急停止装置后,虽然系统控制装置停止了后继动作,但干粉储罐增压仍然继续,系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这时仍有可能需要重新启动系统,释放灭火剂。比如有人错按了紧急停止按钮,防护区内被困人员已经撤离等,所以,要求做到在使用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后,手动启动装置可以再次启动。根据使用对象和场合的不同,灭火系统亦可与感温、感烟探测器联动。在经常有人的地方也可采用半自动操作,即人工确认火灾,启动手动按钮就完成了全部喷粉灭火动作。第 3 页 共 6 页干粉灭火系统操作控制与安全要求干粉灭火系统操作控制:1、干粉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当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用于经常有人的保护场所时可不设自动控制。2、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收到两个独立火灾探测信号后才能启动。并应延迟喷放,延迟时间不应大于30s,且不得小于干粉储存容器的增压时间。3、全淹没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置在防护区外邻近出口或疏散通道便于操作的地方;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在保护对象附近的安全位置。手动启动装置的安装高度宜使其中心位置距地面1.5m。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该明显地标示出其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4、在紧靠手动启动装置的部位应设置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其安装高度应与手动启动装置相同。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应确保灭火系统能在启动后和喷放灭火剂前的延迟阶段中止。在使用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后,应保证手动启动装置可以再次启动。5、干粉灭火系统的电源与自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当采用气动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与控制所需要的气体压力和用气量。6、预制灭火装置可以不设机械应急操作启动方式。干粉灭火系统安全要求:1、防护区内及入口处应设火灾声警报器,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置干粉灭火剂喷放指示门灯及干粉灭火系统永久性标志牌。2、防护区的走道和出口,必须保证人员能在30s内安全疏散。3、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能在防护区内打开。4、防护区入口处应装设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转换开关安装高度宜使中心位置距地面1.5m。5、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通向室外。6、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7、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时,管网等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