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00244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职业卫生与职业病1、什么叫职业卫生?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属预防医学的范畴。2、何谓法定职业病?我国规定了几类几种?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xx年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重新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规定了九类99种职业病。3、职业病病人享受什么待遇?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此外,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如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诊断组)认为需要住院作进一步检查时,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4、什么叫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某些因素。例如石粉过筛时产生的粉尘;油漆工在刷漆或喷漆时散发出来的苯、甲苯、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放射科医师在透视或摄片过程中接触到的x射线等,都称之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生产性有害因素。5、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哪几类?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分为三大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相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6、职业病有哪些特点?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固素,如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防止或减少职业病发生;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病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而且不少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7、职业性体检有什么意义?分哪两类?职业性体检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职业性体检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两类。就业前体检是指职工从事有害作业前(包括调到有关工种工作前)进行的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就业后定期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的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者(观察对象),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第 4 页 共 7 页职业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1)目的掌握本辖区职业卫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职业危害控制和相关疾病防治策略、评价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内容a.本辖区企业总数、企业职工总数;b有害作业单位数、从事有害作业人员数;c本地区有害作业行业、工种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产使用情况;d.从事有害作业的种类、有害因素名称及接触人数;e.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定点及浓(强)度;f.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合格率按有害因素分类;g作业场所中检测不合格的有害因素的名称、存在浓(强)度超标率、及超标的幅度、超标点(场所)分布情况;h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率、年检覆盖率、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检出率、诊断数、患病率等;i职业病患者的个案调查资料等;j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分析;k.工伤及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资料等;l.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m其他有关的职业卫生资料。(3)方法a通过有关部门调查了解;b收集汇总资料逐年积累;c.资料档案化: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便于实现计算机管理。(4)结果与评价a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完整;b基础资料的利用情况。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目的掌握有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防治工作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内容和方法a指导用人单位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b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及时更新并实现计算机管理;c档案的主要内容单位名称、主要产品、工艺流程简介,有害因素种类、名称、产生环节、接触人数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登记;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登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学评价。d档案格式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制定;e每年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的情况。(3)职责分工a.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并负责培训和指导;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对负责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c.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进行技术指导并负责所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上报。(4)结果与评价建档率、档案合格率和指导情况。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