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0004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气瓶充氧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熟悉充装设备、工艺及安全操作规定。2氧气瓶充装前应有专人检查,未经检查不准充气。检查时,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充装前,还应化验鉴别瓶内气体成分;充装时,气体流速不宜过快,防止气瓶过热。3压力表、安全阀要定期校验,保持灵敏准确。检查漏气应用肥皂水,禁止用火试验。4气瓶温度不得超过45,否则立即停止充氧。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气体:(1)瓶上沾有油脂,瓶嘴冻结;(2)气瓶的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的;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3)气瓶漏气,气阀不良及瓶内无余气;(4)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5)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6)已经超过检验期限的。6气瓶充装时,若发生着火,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气源后,再用灭火器材扑救。7灌瓶间、实瓶间、操作时,应防止气瓶倾倒,并轻卸轻放所有瓶子,应注意留有安全通道。8充气的卡具应灵活,确保锁紧可靠。9充装所戴的手套、工具、卡具等要防止被沾染油污。第 3 页 共 7 页气瓶充装、贮存与使用的操作安全1、充装安全为保证气瓶在充装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不因环境温度升高而处于超压状态,必须对气瓶的充装量严格控制。确定压缩气体及高压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时,要求瓶内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的压力,不超过气瓶的最高许用压力。对低压液化气瓶,则要求瓶内液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不会膨胀至瓶内满液,在瓶内始终保留有一定气相空间。(1)气瓶充装过量气瓶充装过量,是气瓶破裂爆炸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安全要求,防止充装过量。充装永久气体的气瓶,要按不同温度下的最高允许充装压力进行充装,防止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下的压力超过气瓶的最高许用压力。充装液化气体的气瓶,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系数充装,不得超量,如发现超装时,应设法将超装量卸出。(2)防止不同性质气体混装气体混装是指在同一气瓶内灌装两种气体(或液体)。如果这两种介质在瓶内发生化学反应,将会造成气瓶爆炸事故。如原来装过可燃气体(如氢气等)的气瓶,未经置换、清洗等处理,甚至瓶内还有一定量余气,又灌装氧气,结果瓶内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反应热,瓶内压力急剧升高,气瓶爆炸,酿成严重事故。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改装不符合规定或用户自行改装的;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瓶内无剩余压力的;超过检验期的;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进行检查的;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空的。2、贮存安全(1)气瓶的储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消防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了解气瓶、气体的安全知识。(2)气瓶的储存,空瓶、实瓶应分开(分室储存)。如氧气瓶、液化石油气瓶,乙炔瓶与氧气瓶、氯气瓶不能同储一室。(3)气瓶库(储存间)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采用二级以上防火建筑。与明火或其它建筑物应有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气体气瓶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4)气瓶库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避免阳光直射,要有便于装卸、运输的设施。库内不得有暖气、水、煤气等管道通过,也不准有地下管道或暗沟,照明灯具及电器设备应是防爆的。(5)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能储存气瓶。(6)瓶库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当心爆炸”等各类必要的安全标志。(7)瓶库应有运输和消防通道,设置消防栓和消防水池。在固定地点备有专用灭火器、灭火工具和防毒用具。(8)储气的气瓶应戴好瓶帽,最好戴固定瓶帽。(9)实瓶一般应立放贮存。卧放时,应防止滚动,瓶头(有阀端)应朝向一方。垛放不得超过5层,妥善固定。气瓶排放应整齐,固定牢靠。数量、号位的标志要明显。要留有通道。(10)实瓶的贮存数量应有限制,在满足当天使用量和周转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贮存量。(11)容易起聚合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12)瓶库账目清楚,数量准确,按时盘点,账物相符。(13)建立并执行气瓶进出库制度。3、使用安全(1)使用气瓶者应学习气体与气瓶的安全技术知识,在技术熟练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练习,合格后才能独立使用。(2)使用前应对气瓶进行检查,确认气瓶和瓶内气体质量完好,方可使用。如发现气瓶颜色、钢印等辨别不清,检验超期,气瓶损伤(变形、划伤、腐蚀),气体质量与标准规定不符等现象,应拒绝使用并做妥善处理。(3)按照规定,正确、可靠地连接调压器、回火防止器、输气、橡胶软管、缓冲器、气化器、焊割炬等,检查、确认没有漏气现象。连接上述器具前,应微开瓶阀吹除瓶阀出口的灰尘、杂物。(4)气瓶使用时,一般应立放(乙炔瓶严禁卧放使用)。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可燃与助燃气体气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0m。(5)使用易起聚合反应气体气瓶,应远离射线、电磁波、振动源。(6)防止日光曝晒、雨淋、水浸。(7)移动气瓶应手搬瓶肩转动瓶底;移动距离较远时可用轻便小车运送,严禁抛、滚、滑、翻和肩扛、脚踹。(8)禁止敲击、碰撞气瓶。绝对禁止在气瓶上焊接、引弧。不准用气瓶做支架和铁砧。(9)注意操作顺序。开启瓶阀应轻缓,操作者应站在阀出口的侧后;关闭瓶阀应轻而严,不能用力过大,避免关得太紧、太死。(10)瓶阀冻结时,不准用火烤。可把瓶移人室内或温度较高的地方或用40以下的温水浇淋解冻。(11)注意保持气瓶及附件清洁、干燥、禁止沾染油脂、腐蚀性介质、灰尘等。(12)瓶内气体不得用光用尽,应留有剩余压力(余压)。余压不应低于0.05MPa。(13)要保护瓶外油漆防护层,既可防止瓶体腐蚀,也是识别标记,可以防止误用和混装。瓶帽、防震圈、瓶阀等附件都要妥善维护、合理使用。(14)气瓶使用完毕,要送回瓶库或妥善保管。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