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9985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3 页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机率较高,安全工作历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惜生命,追求企业的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因此,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崭新理念和九九归一的必然选择,创建本质安全企业势在必行。什么是本质安全不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对广大职工而言,本质安全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其来源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上高层次的文化范畴。美国学者的一部理论专著可靠性工程,说的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它指的就是从大系统到子系统到元件的可靠性。而我们所说的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在人们心中打印出煤矿企业就是安全型企业的全社会共识,进而改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职工家属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焦虑和关注。因此,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为什么要实现本质安全实现本质安全是煤矿企业的性质所决定。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是矿区社会稳定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煤矿生产的过程就是处理隐患的过程,隐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煤矿安全被视为天字号工程,可见煤矿安全的重要意义。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生产条件千变万化,工作空间过小,视线不足,加之与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安全工作的难度较大。近几年来,尽管通过加强管理和改善装备,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随着煤矿生产水平不断延深,矿井不断衰老,威胁煤矿安全的很多不可知隐患逐渐增多,如地压增大、瓦斯突出等等,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难以把握的变数。因此,煤矿企业零打碎敲事故时有发生,控制重大事故的把握不大,职工生命安全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领导干部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同志压力很大,整天提心吊胆,饭吃不好,觉睡不香,煤矿的安全问题已到了非彻底解决不可的时候。实现本质安全已具有一定的条件。国有重点煤矿通过治理整顿和样板化矿井建设,一通三防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矿井通防系统基本合理,如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已连续xx年杜绝重大瓦斯煤尘事故。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涌现出了一大批安全可靠程度较高、安全周期较长的矿井。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拉动,煤炭价格上扬,资金紧张的状况有了阶段性的好转,为改善安全装备,加大安全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随着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爱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摆到了突出位置,自我保安意识也随之增强。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维护煤矿企业广大职工最基本生存权利的要求。众所周知,不论作为某一个体,还是作为社会一员,人都有着许多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中将人的需求从生理到安全,从归属到自尊从而达到人的自我实现,概括为五大需求。不难想象,一个连安全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人,怎么可能一步步发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的和谐统一。因此,要更好地保护职工的生存权,就必须实现煤炭企业的本质安全。这是由人的个体需求和人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因此,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综上所述,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不但是煤矿管理者的责任,更是全体职工的本质需求。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途径本质安全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建设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安全理念要创新。安全理念,就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鼓舞和激励职工积极向上。消极陈旧的管理理念,将会误导或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安全理念。首先,要确立抓安全重在落实的理念。安全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客套,必须切实转变作风,由嘴上喊变为实际做,由老大难变为老大抓,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由讲客观变为找主观,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要确立安全工作关键在防范的理念。事后分析则是亡羊补牢,要打破常规,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一套做法,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积极创新,从源头抓起,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探索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工作新路子,特别在资金安排上,要坚持首保安全生产,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该投入的一着不让。第三,要确立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理念。安全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千家万户,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实行齐抓共管,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安全问题谁管都不越权,安全管理怎么严都不过分。安全技术要创新。上装备、上技术是防止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装备手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这是我们在长期安全生产中得出的共识。要适时调整生产布局,加快老区收缩,合理集中生产,推行先进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对生产系统和生产区域实施减肥消肿,生产系统越少,安全系数越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巩固高档,发展综采,减少或消灭炮采,走减人减面、高产高效的路子,井下生产少投放一人,就会多一份安全。以实时安全综合信息为内容的矿井安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生产系统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把各种保护设施和瓦斯、煤尘、水、通防设施、冲击地压的状态形成可视可控的无缝网,把其使用或变化情况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置于掌握之中,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措施。安全管理要创新。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是防止发生各类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矗目前的安全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多变性、间断性向集约型、系统性、规范性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矿井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告诉我们,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就是要保一方平安,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必须时时处处坚持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职工群众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最根本利益是生命健康安全。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视安全工作。抓好安全是天职,发生事故就是失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时时、事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否则,出了事故,对上对下都无法交待,对自己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狠抓安全,把煤矿建成本质安全型企业应当成为煤矿管理者的共识。在经济上,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折磨,尤其是重大事故的打击,只有杜绝重大事故,减少零打碎敲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实现本质安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 6 页 共 13 页本质安全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人类系统地研究安全文化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xx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AG)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评审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核安全文化”概念,并在其xx年的“75I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对“安全文化”的概念给予了完整的定义,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及时跟踪了国际安全文化的发展。xx年,核安全文化的中文版出版;xx年,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xx年,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要求:“提高安全文化水平,强化全民安全意识”,从此,我国开始将安全文化拓展到一般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生活领域。国内已有徐德蜀、金磊、罗云、曹琦等学者对安全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大致可分为“狭义说”和“广义说”两大类。“广义说”将“安全”和“文化”两个概念都从广义上理解,强调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应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文化也不仅包含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等人文方面,还应扩展到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狭义说”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特别是精神层的东西。我们认为,对于服务于企业的安全文化应从广义上理解和建设。即从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1等要素构建企业安全文化。2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目前国内已有皖北、西山、开滦等矿区及福建煤炭全行业开展了安全文化的研究与应用2/3/4,但对煤矿安全文化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在此,笔者在对安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将煤矿安全文化定义为人们在煤矿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中,创造出的、并影响着人们自身的有关安全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此定义强调了文化的二重性5,即一方面,文化是主体的人改造客体的成果和进一步改造客体的手段;另一方面,文化又影响制约着人,成为人需要克服和超越的对象。3本质安全(1)狭义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这一概念最初源于煤矿电气、仪器设备的防爆构造设计,指设备采用特定构造设计后,能防止因过热、起弧或电火花而引起的火灾或爆炸。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将具有上述特性的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设备。此即对本质安全狭义上的理解。(2)广义的本质安全。将狭义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就引申为广义的本质安全。即本质安全不仅指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将人、作业环境的安全上升到本质安全的高度,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目前对本质安全这一新的安全文化理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做得不多,而对安全文化这一大的概念的研究已颇丰,因此有必要在安全文化大的范畴内,加大对本质安全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在此,笔者仅就本质安全的哲学思想作一探讨。(3)本质安全的哲学思想包括: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本质安全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着的人尸机一环境组成的系统安全,同时,系统中的各要素又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本质安全符合系统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哲学观点。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本质安全并不是指不发生事故、没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绝对安全,而是指系统已具备相当高的安全可靠程度,其安全指标已达到了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可见本质安全蕴含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本质安全,形象地说即系统在本质上、根本上是安全的,而本质上的安全是通过各种安全现象表征出来的。推行本质安全理念,就是要把握现象与本质这一对哲学范畴,透过现象看本质,消除安全上的假象或错觉,即是消除安全上的隐患;从另一角度看,本质安全这一现象、状态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因此,本质安全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本质安全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抽象的安全文化范畴,它不可能告诉人们对每个安全问题用何种具体方法和方式去处理和解决,只会告诉人们应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去实现安全;本质安全包含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搞好安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等内容又是具体而明确的。所以本质安全也反映了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哲学思想。二、构建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是煤矿的必然选择1本质安全是由煤矿企业的性质决定的煤矿企业在我国还属于高危行业,存在瓦斯、煤尘、火、矿压、水等方面的灾害,有人员多而素质相对较低、作业点分散、作业环境复杂、使用设备设施多等安全的不利因素。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本质安全是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是矿区社会“保一方平安”,乃至全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质安全是煤矿企业的根本要求。2本质安全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质安全是以人的生命不受伤害、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为前提的。生产力由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组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资源和财产是生产资料。本质安全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质安全是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健康和生存权利的保障,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质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着的煤矿安全文化范畴,继承了煤矿已有安全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同时也体现了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煤矿安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本质安全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煤矿安全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推进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3本质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本质安全有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煤矿职工奔小康的重要保证,也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特殊贡献。4本质安全是煤矿积极应对加入WTO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权问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西方国家人为设置的障碍,而人的职业健康与卫生、生存权利是人权中最基本的内容。本质安全是从根本上转变煤矿安全现状、改善企业形象和投资环境,是积极应对加入WTO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5推行本质安全已具备一定的条件(1)良好的宏观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国家继续实施关井压产、宏观调控政策,从总体上促进了安全形势的好转。随着煤矿职工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生活质量、珍惜生命已摆到日益重要的位置,职工安全意识已明显加强,已形成了良好的本质安全大气候。(2)扎实的物质条件。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拉动,煤炭价格上扬,煤炭企业经济条件明显好转。绝大多数单位抓住机遇,加大了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增了大批本质安全装备,并加快了安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为推行本质安全文化奠定了较扎实的物质基础。(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有不少煤矿企业推行了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管理、装备、培训并重”、“三不伤害”、“宁停三天、不抢一秒”、“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处理事故“三不放过”原则、“通防一票否决权”原则等一系列煤矿安全文化范畴,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任一文化体系都包含十分宽泛的内容,但都必须也肯定有其主体和特征。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浩瀚文化,其主体只有一个,即儒教文化。煤矿安全文化作为文化大系统、企业文化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应有其明确的主体。笔者认为,本质安全体现了人一机一环境的系统安全观,全面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表征文化特征层次的内容5,因此它是一种完整的安全文化,将本质安全作为煤矿安全文化体系的主体是可取的。本质安全已成为煤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优强企业的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将本质安全作为煤矿安全文化体系的主体范畴,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在总体上仍不能满足煤矿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本质安全作为煤矿安全文化体系的主体范畴,在安全工作中还没有发挥出文化应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维系、教化、优化、增誉等功能,也未完全体现出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6。必须将构建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当作煤矿安全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在实践中努力传播、整合、积累、创新煤矿安全文化,促进煤矿安全的根本性好转。第 12 页 共 13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