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9563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基础施工应有支护方案,并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施工,基坑深度在超过5m时应有专项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及方案应经公司审批。2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四周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临边及其它防护必须符合要求。3坑槽开挖及安全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特殊支护的作法符合设计方案,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时,应采取措施调整。4基坑施工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内外降水,应制订预防临近建筑危险沉降的措施。5坑边荷载,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得小于设计规定,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应符合要求,并有预防垮塌的施工措施。6人员上下应设专用通道,设置的通道应符合要求。土方开挖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挖土机作业时不得有人误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司机应持证作业。7应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并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8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的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作业环境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第 2 页 共 6 页基坑支护安全控制一、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或基槽1.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的施工条件。2.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盛的上层滞水。3.基坑开挖会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二、基坑或基槽支护的主要方式简单水平支撑;钢板桩;水泥土状;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锚杆;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原状土放坡;桩、墙加支撑系统;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三、基坑工程监测基坑工程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包括:1.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2.对支撑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3.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周围环境监测包括: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2.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四、地下水位的控制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五、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3.环梁和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5.大量水不断涌入基坑。6.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六、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1.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2.由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3.由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4.由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七、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1.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出其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工程师签字有实施。2.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4.控制好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帷幕等施工质量,并确保位置正确。5.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6.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的沉陷等。7.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等的沉降、位移。八、基坑施工应急处理措施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处理。2.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如果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如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则应采用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3.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位移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处理。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可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4.支撑式支护结构如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5.对轻微的流沙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注流沙。对较严重的流沙,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6.如发生管涌,可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7.对临时建筑物沉降的控制一般可采用跟踪注浆的方法。对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制的建筑,如果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的,则可考虑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8.对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打设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管线架空另种方法。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