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956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2 页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企业内机动车辆,是指专用于企业内部物资材料运送的机动车辆,区别于公路上使用的车辆。一些年来,由于企业内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加之车辆技术装备较落后,驾驶人员素质低,结果导致企业内车辆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为控制和减少企业内机动车辆激增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减少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企业内机动车辆的管理。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分类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可分为以下四类:(一)车辆伤害。包括撞车、翻车、挤压和轧辗等。(二)物体打击。搬运、装卸和堆垛中物体的打击。(三)高处坠落。人员或人员连同物品从车上掉下来。(四)火灾、爆炸。由于人为的原因发生火灾并引起油箱等可燃物急剧燃烧爆炸,或装载易燃易爆物品,因运输不当发生火灾爆炸。二、企业内机动车辆分类企业内机动车辆分类通常有以下六种:(一)汽车类。包括载重汽车、倾卸汽车、客车、专用汽车、叉车和铲车等。(二)电瓶车类。包括平板电瓶车、电瓶叉车等。(三)拖拉机、挂车类。包括拖拉机、牵引车、平板车等。(四)简易翻斗、平板车类。包括翻斗车、平板车等。(五)有轨电车、电瓶机车类。包括有轨电动车、电瓶机车等。(六)挖掘类。包括挖掘机、推土机、电铲等。三、汽车的基本组成企业内机动车辆包括六类,而使用最多和最具有代表性为汽车。以下几个大段拟专就汽车的技术构成和安全特点等作必要的介绍。其它各类车辆可以此为参考,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汽车的结构,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一)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供入的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二)底盘。底盘接受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和操纵系三部分组成。(三)车身。车身用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装载货物。车身的结构决定了汽车的用途。(四)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发动机启动系以及汽车照明设备组成。在强制性点火的发动机中,还包括发动机的点火系。四、汽车的主要技术特性汽车的技术特性,主要有自重、载重量、总重、外形尺寸、最小离地间隙、轴距、轮距、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变半径、最大爬坡度和最大车速共12项。(一)自重。反映安全装备好以后的汽车重量。除了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的重量外,还包括按规定加注的燃料、润滑油、冷却水以及随车工具和备用轮胎物重量,不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货物的重量。单位为公斤。(二)载重量。指汽车行驶时的最大额定载重量。单位为公斤。(三)总重。指汽车自重与载重量之和。单位为公斤。(四)汽车外形尺寸。指汽车的长、宽、高和前悬(汽车前轴中心至保险杠外侧之间的距离)及后悬(汽车后桥中心至车架末端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五)最小离地间隙。指汽车满载行驶时,离地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六)轴距。指汽车前后轴中心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七)轮距。指汽车同一轴上左右两轮中心之间的距离。如系双轮胎时,则为同一轴一端两轮胎中心至另一端两轮胎中心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八)接近角。汽车满载时从最前端的对前轮所作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称为接近角,单位为度。(九)离去角。汽车满载时从最端的最低处对后轮所作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称为离去角,单位为度。(十)最小转变半径。指汽车转变时,当方向盘转到最大极限时,外侧前轮所滚过的轮迹半径。单位为米。(十一)最大爬坡度。指汽车在最大牵引力下所能爬坡度的能力。单位为度。(十二)最大车速。指汽车在良好的平路上所能最达到的瞬时最高行驶速度。单位为公里/小时。五、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有制动性能、稳定性和通过性等。(一)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或在下坡时保持一定速度的能力。制动性能是汽车重要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行驶。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速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三项。(二)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抵抗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它是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汽车的稳定性可分为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三)通过性。又称越野性,是指汽车所具有的在各种条件下克服行驶阻力和障碍的能力。此外,对汽车安全行驶有影响的其它性能,还有机动性、牵引性、坚固性、可靠性和操作性等。六、汽车驾驶安全操作规定为了保证汽车行驶中的安全,驾驶人员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定。(一)发动机未熄灭时,不得添加燃油。(二)严禁用汽油擦洗车辆、清洗零件和烘烤车辆。(三)检查油箱的油量严禁用明火照明,在汽车周围应少用或不用各种火源。(四)向汽车加油必须经过汽油泵和滤清器,严禁使用各种容器或其它方式加油,不得向发动机上的汽化器直接加油。(五)严禁将盛装汽油的容器存放在驾驶室内(六)使用四乙铅汽油或混有动力苯的汽油时,严禁用嘴吮吸或吹通油管及汽化器附件,以防止中毒和损伤皮肤。(七)汽油着火时,应用灭火器或砂土、麻袋及衣物等扑灭,不得浇水,以防止汽油浮到水面上而扩大火势。(八)在有汽油的地方,禁止吸烟,不得有火种。(九)严禁使用高压线“吊火”。(十)严禁用短路方法检测电路导线通断情况。(十一)汽车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电源,迅速拆去蓄电池导线。(十二)调整发电机上的传动胶带时,发动机必须处于停止转动状态。(十三)一切容易发生转动和位移的部位,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十四)拆卸机件时,不得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拆卸轮胎时,须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再放置托架,以做到稳固,并用三角木块塞住其它车轮,防止车轮滑动发生事故。(十五)在车下作业时,车辆应选择平坦地点停放,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拉紧手刹车,并将变速杆放入空档,方准作业。七、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一)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管理规定。1.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管理制度和档案,并认真贯彻执行。2.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对他们专门培训、考核,领取驾驶证后方可驾驶车辆。3.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调离本企业,尚须从事本职业时,须持新接受单位证明信件到所在市劳动行政部门手续。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不得从事驾驶工作6个月至1年者,再从事驾驶工作时,应经所在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复试;1年以上者,应重新考核;已过退休年龄者,不得从事车辆驾驶工作。5.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应按规定时间接受审验、复试。6.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应遵守国家法纪和企业内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遵守的规定。1.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车执照。2.行车时,应关好车门、车厢,不准驾驶安全设备不全、机件失灵或违章装载的车辆。3.不准驾驶与准驾车类不相符的车辆。4.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攀谈或做其它妨碍行车安全的活动,严禁酒后驾驶车辆。5.不在身体过度疲劳或患病、有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驾驶车辆,不准将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6.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试车时应悬挂试车牌照,不得在非指定段试车。7.自觉接受企业安全技术部门、车辆管理部门及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安全指挥和违章处理。8.机动车辆驾驶员负有监督装卸的责任。(三)对教练员、学习驾驶员和实习驾驶员的规定。1.教练员应具有3年以上安全行车经历。执教时,学习驾驶员若违反本规则,发生交通事故,教练员应负有主要或全部责任。2.学习驾驶员应与教练员并坐学习驾驶,车上不准乘坐与教练员无关人员。3.学习驾驶员须经理论考试合格后,持核发的学习执照,方可进行准驾车类的实习驾驶。4.实习驾驶员不准单独驾驶执行任务的、警备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平板拖车、起重机及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5.实习驾驶员可按学驾车类单独驾车,但驾驶带挂车汽车、大型矿车和大型轮式装载机械,则须由正式驾驶员并坐监督驾驶2个月。第 8 页 共 12 页企业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能一、车辆的制动性能机动车的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或距离内强制停车的效能,包括制动时不能跑偏的能力。制动性能是机动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只有当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时,才能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提高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运输效率。二、车辆的稳定性能机动车的稳定性能是指车辆抵抗侧滑和倾覆的能力,分为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是指车辆行驶在有侧向斜度的路面或当车辆转弯时,抵抗侧向倾覆或溜滑的能力。当车辆行驶在横断面倾斜的道路上时,车辆的横向力力图使车辆侧滑或侧翻。车辆行驶在有很大横向倾角的道路上时,或因装载过高,或装载偏于一侧,都会使横向力增加。当某一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过小时,就会造成横向翻车事故。当车辆转弯时,由于装载不合理或车速太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会使车辆失去横向稳定性,造成翻车事故。纵向稳定性是指车辆抵抗纵向倾翻或滑移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汽车纵向翻车的事故较为罕见,但在下陡坡时使用紧急制动,也有可能使车辆失去纵向稳定。叉车、装载机等装卸机械,因超载、举升高度、装载位置等不正确,极易破坏纵向稳定性而发生事故。车辆装载对车辆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车辆装载不当而发生事故的情况很多,因此车辆的装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行车安全。装载货物不合理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有以下几种:1、装载超重由于载重量增加,车辆惯性相应增大,随之制动距离加长。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增大,可能发生倾覆现象。载重量增加还易造成机械损坏,出现事故。2、装载超高会使车辆的重心增高,因此,车辆行驶在横向或纵向坡道及转弯时,易发生翻车事故。与此同时,车辆的通过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3、装载偏斜会使车辆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在行车中可能导致翻车事故。装载偏斜的车辆还会出现跑偏、侧滑等现象,甚至造成交通事故。4、装载超宽或超长装载超宽在会车、超车以及通过狭窄路段时,都有可能发生挂撞车等事故。装载超长会使车辆的纵向稳定性遭到破坏。在车辆上下陡坡时,可能出现纵向倾覆事故。此外,超长装载的车辆在转弯时,车身扫过的空间也增大,容易与其它车辆、行人或建筑物等碰挂,极易发生事故。5、货物未固定或捆绑不牢会因道路颠簸造成丢失及损坏,甚至砸伤行人、损坏道路设施。高大货物倒塌还会砸坏车厢或驾驶室,危及驾驶员的安全。6、装载危险品在装载及运行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发生后果惨重的事故。所以在运输前,驾驶员要了解所运危险品的性质及注意事项,与有关人员制定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三、车辆的通过性能车辆的通过性能是指车辆在路面状况较差(如凹凸不平的道路、窄路、弯路及松软的土路)的情况下,克服各种行驶障碍的能力。车辆的通过性能通常用一些几何参数来表示。如接近角、离去角、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和横向通过半径等。1、接近角是通过车辆前端最低点向前轮作一条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接近角越小,在上坡或越过障碍物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前部与地面碰触。2、离去角是通过车辆的后部最低点向后轮作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离去角越小,当车辆在下坡或越过障碍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后部与地面发生碰擦。3、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满载时,车辆最底部分(不计轮胎)和路面的最小距离。四、车辆的转向性能机动车的转向性能好坏,表明车辆安全顺利地通过狭窄弯道,和躲避障碍物的能力。车辆转向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最小转弯半径、内轮差、后偏出距、车辆转弯宽度等。1、最小转弯半径将转向盘向左(或右)转至极限位置行驶,其外侧前轮所走过的轨迹与转向中心的距离即为最小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的大小表明车辆安全地通过狭窄弯路及绕开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车辆的机动性越好。2、内轮差车辆转弯时,内侧前后轮轮迹半径之差叫内轮差。内轮差的大小与转向车轮的转向角有关。转向角越大,内轮差越大。车轮转弯时,要充分考虑到该车的内轮差。如果只顾及前轮通过,而忽视了内轮差这一因素,就有可能造成后轮掉沟,撞及建筑物或碰撞其它车辆、行人。3、后偏出距后偏出距是指车辆后部外侧,在转弯时向外偏出的距离,车辆后悬挂越长,后偏出距越大,在车辆装载过长物体时更为明显,因此在临近转弯时,须注意后部是否会碰擦路旁的树木、建筑物或行人。4、车辆转弯宽度车辆转弯宽度是指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减去后轮至转向中心的距离再加上外前轮与内后轮的伸突距。车辆在转弯时,无论是车轮轨迹宽度,还是车体所占的宽度都要比直线行驶时宽得多,应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行车安全。以上介绍的车辆的安全性能,是车辆行驶中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才能保障行车安全。第 11 页 共 12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