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99451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考报告】,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是_、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的改变。,岩石圈,整体,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不同性质的土壤,可以反映不同的_、地表物质、 _ 、水文条件、_乃至人类活动。 2.成土母质的作用 (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和植物_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对土壤的_和_均有重要的影响。,气候,地形,生物,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物理性状,化学组成,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1)成土母质:稳定的因素。,水热,性质,间接,有机物质,最活跃,苔藓,高等,绿色,(4)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_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再分配,水稻土,退化,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自然,不可,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必考b),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发生变化。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探究归纳 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以致用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生态环境改善 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退耕还林、还草 基岩裸露 A._;B._;C._;D._;E._。 (2)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塔里木盆地 (3)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答案 (1)A B C D E (2)C (3)图甲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图乙表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必考a、b、c),为什么施用化肥易使土壤板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提示: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吸附水肥的能力和通气性能减弱,肥力下降。为避免此问题的出现,有效的办法是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探究归纳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影响 1.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2.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 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如下图所示:,3.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综合分析图示,学以致用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岩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发育程度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解析 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第(2)题,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养分,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肥力高低,地形主要影响土层厚度。 答案 (1)C (2)B,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必考b),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轻,土壤肥力增加,同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变小。,探究归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下表。,学以致用 绍兴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绍兴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但不一定相互影响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 第(1)题,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题,植被破坏,该地区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蒸发量和降水量减少,调节径流能力减弱而使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也因水分下渗减少而减少。 答案 (1)A (2)C,教材P71活动 提示 1.覆盖草皮的土堆沉积在土堆边缘的泥土较少。 2.可以就地取材,比如用稻秆来覆盖进行实验,可证实的原理是植被对于土壤的保护作用。 3.斜坡上的土壤如有覆盖物,则土壤保护较好。,4.,教材P73活动 提示 1.成土母质指风化物,不具备肥力,不能生长植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气候和生物的长期作用下,可转化为土壤。 2.说法正确。因为气温高,湿度较大的热带地区,化学分解作用和生物分解活动比较频繁,因而土层较厚。,教材P75活动(上) 提示 1.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 2.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教材P75活动(下) 提示 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因素如下图:,2.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发育而成,发育程度较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 3.黄土性状: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 成因:它是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教材P77活动 提示 南方丘陵地区因地形崎岖,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南方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