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8979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各行各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由于设备原因引发事故,对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谈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安全管理的几点体会,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借鉴之用。一、弄清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将危险有害因素的事故有效值控制在临界点以下,不致产生大的险情或事故,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在分析和辨识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之前,很有必要了解机械设备不安全状态的类型。综合来讲,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型态:物理型态、化学型态、行为型态和能量型态。这四种型态,有的以单一形式出现,而更多的则是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9种,祥见表1。序类别主要表现形式1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所呈现出的各种危险2非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电击伤:触电危险和静电危险。灼烫和冷冻危害:高温和低温接触。振动危害:局部振动危害和全身振动危害。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电离辐射危害:放射物质、和射线(超标)。非电离辐射危害: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化学物危害:工业毒物、酸碱物和易燃易爆物及其次生危害。粉尘危害:固体、蒸汽、不完全燃烧以及铸造加工和焊接所产生。异常生产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照度等异常(包括过高、过低、突变等)。二、控制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和方法要消除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消除潜在危险、降低、距离防护、防止接近、时间防护、屏蔽隔离、坚固、设置薄弱环节、闭锁等原则方法。三、机械设备造型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类型、工期尤其是节点工期、周边施工环表1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表境、使用经济成本以及业主的要求或合同条款选用适用机械设备。四、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编制主要包括:1、设备购置的安全审查制度;2、设备安装(或交接)调试管理规定;3、设备的安全申报和审批制度;4、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员工培训上岗操作管理规定;6、安全检查、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以及设备的报废或停止使用规定;7、交接班管理规定;6、设备的标识(包括安全警示标志)和编号管理等。五、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档案的建立1、安全技术文件包括申报、批准使用的文书;2、按使用设备的类型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清单(标明进场和退场时间),同时明确责任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3、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台账(包括上岗操作证件);4、员工教育培训记录;5、设备使用的日常记录和交接班记录;6、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台账)。第 4 页 共 11 页施工机械运行控制管理规定、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三率(即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机械效率),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现场的外租设备和各分承包单位的自带设备。、术语和定义3.1采用GB/T19001-xx、GB/T24001-xx、GB/T28001-xx标准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及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3.2机械设备:是指参与施工生产的所有机械。、职责4.1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是分管设备的主管领导,对本规定的执行负领导责任。4.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责部门。4.3各项目部督促各分包单位对其自带设备按本规定进行管理。4.4各项目部分管生产的副经理是分管设备的领导,安全员兼机管员负责本规定具体工作的落实。、程序5.1设备租赁5.1.1设备租赁按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管理规定进行,项目部按施工进度分阶段填写主要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经评审后,上报分公司,分公司与设备出租单位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大型设备按单台签订合同,中小型设备签订总合同),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后方有效。5.1.2项目部组织对租赁设备进行验收和检验,验收要求按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管理规定5.6要求进行。5.2机械设备的标识方法5.2.1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根据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资料建立档案,建立机械设备台账,并负责保留相关记录。5.2.2项目部负责各自机械设备的标识工作,按要求悬挂机械设备标识牌。5.3机械设备的使用5.3.1在满足施工任务需要的情况下,按照设备性能,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保证即节约资源又不超负荷作业。5.3.2机械设备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凡要求持证上岗的必须经培训合格证后持证上岗,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度。5.3.3各班作业和多班操作的机械设备,实行机械组长负责制,任命一人为机组长,其余为机员,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操作,做到三懂四会(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维修、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5.3.4各种大型建筑机械设备(拌合楼)的管理,根据维修合同,由供方派人员上门维修,超过合同期限,由分公司负责该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工作,并存留相应的质量记录。分公司应留存备份记录。5.3.5中型(装载机、推土机、搅拌机等)、小型(砂浆搅拌机、空压机等)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由项目部监督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xx)要求进行,做根据发生情况填设备检修单及设备日常维护记录。项目部机管员根据设备设备检修单,填写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报表,每月26日报分公司。5.3.6机械设备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严寒、高温季节)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减少不正常磨损,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5.4机械设备事故的处理5.4.1概念:凡因操作不当、检修不良、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导致机械设备损坏或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不论对生产有无影响,统称为机械事故。5.4.2分类1)一般事故:机械设备一般性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在2001000元内,停用时间在3天以上10天以下者(不包括10天);2)大事故:机械设备主要部件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5000元以内或机械设备停用时间在10天以上者;3)重、特大事故:机械设备主要部件严重损坏,直接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者。5.4.3一般事故由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5.4.4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运转,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机械组长,由项目经理根据事故性质向分公司领导报告。5.4.5发生机械事故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事故发生后,必须按照四不放过(领导的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进行认真分析处理。5.5机械设备的保养5.5.1一级保养:由操作人员实施,主要对机械设备在操作前、运行中、作业后进行十字作业保养(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并对一些外部易损部件进行拆洗检查,调整。5.5.2二级保养:由维修人员完成,二级保养除一级保养内容外,主要是对外机械设备内部各系统进行清洁、润滑和调整,并对可能有问题的部位予以解体进行检查、清洗和调整。5.5.3三级保养:指对设备主体进行解体检查和调整,更换达到磨损限度的零部件。同时对主要零件、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和鉴定。5.5.4停放保养:由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完成,主要是以清洁、润滑、防腐保养。5.5.5在各类保养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和防污染措施,分公司或项目部进行监督检查,并存留记录。5.6机械设备的修理5.6.1小修:是一种维修性修理,主要是排除使用不当,保养失误及使用中发生的临时故障和局部损坏,维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小修应结合保养进行。5.6.2中修:是在两次大修之间和新机械设备第一次大修之前有计划的平衡性修理,其目的在于消除总成间损坏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以及可能延长大修间隔期,中修一般由专用维修人员完成,要求中修应对半数以上的总成进行修理,其余总成按保养作业项目保养。5.6.3大修:是对设备的总状态达到极限磨损的程度进行技术鉴定,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恢复性修理,使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以延长使用寿命。大修由出租设备方(或生产厂家)专业维修人员完成,经过大修的设备达到或接近出场的技术要求。5.6.4机械设备的小、中、大修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和防止污染措施,分公司或项目部要进行验收,保存记录,并对维修中的污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7机械设备的存放5.7.1长期存放:长期存放前,应按停放保养要求进行检查保养;5.7.2短期存放:短期存放前,应按停放保养要求进行检查保养;5.7.3租赁的机械设备的存放需由租赁方负责,自有设备由分公司或项目部检查保养;5.7.4重新使用前,应由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满足使用功能。5.8机械设备的报废5.8.1凡因机械设备事故造成报废,除按本程序5.4规定处理外,应及时在机械台账中作记录。、相关文件6.1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管理规定6.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6.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xx)、记录7.1机械设备一览表7.2设备检修单7.3设备日常维护记录7.4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报表7.5主要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