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98634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双十协定,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东北野战军,沈阳,徐州,华北野战军,傅作义,国民党政府,长江,南京,西柏坡,反动统治,民主党派,封建统治者,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转折点”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的? 提示: 转折点:指1947年开始的全国性的战略反攻。理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革命力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迅速地夺取全国胜利。 (2)结合史料二,分析中共中央为什么决定在1948年秋进行战略决战,有何意义? 提示: 原因: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意义: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专员”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 提示: 国民党反动派的贪污、腐化、不得人心已经完全暴露。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 提示: 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答案: B,答案: C,2(2016上饶高一检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谈判应该是( ) 1945年重庆谈判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1949年北平谈判 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 A B C D 解析: 张治中参加了国共双方的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故选B项。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不是国共谈判,排除。 答案: B,答案: B,4“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解析: 由“素帆百万”“说长江”等信息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渡江战役,故选C项。 答案: C,5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三十六年 解析: 由材料中的“总统府”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可知影片再现的是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史实,所以按民国纪年应该是民国三十八年。 答案: C,6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因此D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