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6808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2 页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安全发展,预防为主”是公司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安全生产不代表一切,但可以否定一切。安全与生产就如一对孪生姐妹,紧密相连,“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率是水中捞月”,也就是说: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效益,没有效益,公司就更谈不上发展。安全生产五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文化”、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安全、坦诚、卓越”中的第一个词“安全”,足以说明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所占位置的重要程度。安全文化的本质是通过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以文化的形式统一员工的安全意识、理念和思维方式,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从而形成企业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让员工从内心认同公司安全文化价值观,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使员工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才能提高公司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才能使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机制有效地发挥,才能实现公司根本的安全生产。一、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和企业文化同样都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像制定一项具体的制度,提一个宣传口号那样简单,它需要公司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借助公司的一次安全检查,一位领导对他们的管理者说:“公司安全、坦诚、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标榜的口号,要切实落实到行动当中去,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不能以项目成本的好坏作为是否能搞好安全工作的借口和理由!请各位务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管项目的成本如何,做好现场的安全工作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的底线!”这就是公司从上到下进行安全文化理念融会贯通的一种具体体现。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文化必须融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因为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研究领域,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安全文化建设重在实践,要用一定手段来引导,比如: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文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公司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安全文化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相互依存、发展的关系。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一个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管理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近年来,公司安全教育没少搞,但普遍反映安全教育收效不佳,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提高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缺乏灵活性,形式单一,职工不感兴趣;二是缺乏针对性,由于工种多,安全教育很难结合到每个工种的实际;三是缺乏互动性,教者在讲,听者只听。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成效,就要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员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改变教育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做好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时,对新提拔的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上的员工进行更高层次安全培训教育,同时也要对从业人员不断进行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同步的安全培训教育。第二是改变教育方法,从身边的小培训做起,让小变化中变成大意识。今年安全月活动中,有个项目就以开展班组讨论活动,有4个班组39名职工参加以“通过三查、三想、三改活动,促进文明施工、杜绝习惯性违章”为主题的活动,就习惯性违章的危害、54项施工现场常见的习惯性违章及6月份以来发生的3起违章事件进行了学习及案例分析,大家坦诚交谈,各抒己见,分析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做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也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行为素质,而且也为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人力保证。第三是改变考核方式,以职工的安全技能作为检验标准,根据岗位的需要制定安全技能等级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及意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职工的绩效挂钩,作为晋升、晋级的基本条件,调动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针对公司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制订有科学性、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让具体到每一个岗位的责任简洁明了,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记得住、用得准”,从而使公司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三、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丰富安全文化载体,营造良好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搞好安全文化宣传,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动力和源泉,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宣传安全法律、安全知识,在全体员工中唱响“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主旋律。安全宣传传递的是安全政策、法制、文化、常识等安全科学知识,要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和宣传娱乐法等,倡导和宣传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推广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追踪事故案例,实施舆论监督,推动全员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宣传中,要精选载体,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达到寓教于心、寓教于行的目的,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一是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来实施,如根据各时期安全工作特点,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出版通讯、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广播安全知识,在班组园地和各科室张贴安全职责、操作规程,还可在班组安全学习会上,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将安全文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二是跟进生产经营各项活动过程。尤其要注意做好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后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并将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中,对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此项工作开展不利或效果不好的单位视情况扣分并在适当场合通报批评。四、以人为本,用情感促进安全文化建设“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你的安全,事关全家幸福”等等,平日,我们经常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或者看到这样的宣传口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宣传。其实,这个声音有着特别的意义。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也需要情感的交融。安全宣传,让员工感到亲切、温馨,感受到公司的关心、家人的企盼。那一声声温馨的提醒,一句句真诚的祝福,无不让员工感到透心的甜蜜,谁还有什么理由辜负企业、家庭,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由于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因此必须在抓好员工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安全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员工对安全的认知接受程度,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达成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做到循循善诱,以温馨的话语打动员工的心,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安全牵动着公司,关系到家庭,然而,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安全宣传成了训话,甚至为经济处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把生产安全不当一回事,麻痹大意,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宣传可以启迪公司管理者的思维,充分发挥“情”的感化作用,在安全管理上多动一些脑筋,多注入一份情感,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一个员工岗位,惠及每一个员工家庭。安全文化的根本落脚点是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人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不管从客观上看,还是主观上来说,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是人,安全违章操作是人,安全监督管理是人,安全管理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活动。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秩序。因此,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只有在营造公平、高效、活跃的安全环境下、才能推动企业的安全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总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观念文化为先导,以行为文化为目标,以管理文化为保障,以物态文化为基础,就能够真正夯实安全文化的根基,推动企业的安全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第 7 页 共 12 页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棉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工业,曾经代表着崇明民族工业的起步。1921年秋兴建的大通纱厂开创了崇明棉纺织业先河,成为今天的上棉三十五厂前身,至今已走过了80多年风雨历程。近20余年来,崇明棉纺织业骤然崛起,方兴未艾。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棉纺织企业计有160多家,从业人员2万以上,仅棉纺锭有60万锭以上,相当于7个上棉三十五厂规模。振兴崇明,崇明棉纺织业的地位不可忽视。因此,搞好崇明棉纺织业的安全生产,确保企业良性、有序、稳步发展,是摆在我们棉纺织业经营者面前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以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乃是崇明棉纺织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首先,赋予安技部门相应责权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的行政首长运筹的是企业全局,掌握着企业大政,这是“大权独揽”。但他必须由各专业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方方面面的工作。那么,赋予职能部门一定的责权,充分发挥下属部门的积极性,这就叫“小权分散”。在企业走上市场经济后,真正意义上的“小权分散”渐趋黯弱,包括安全工作同样存在有责无权的状况。如我厂为精简人员,xx年曾把安技部门作为“兼并带做”部门附属于设备条线,一度使安全工作每况愈下。xx年我们对几年来的安全工作进行反思,认识到安全工作对企业生产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重新恢复了安技科建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赋予了相应责权。在建立部门经济责任制中,列出了安全考核一块,加强了安技部门管理责权。xx年起又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由安技部门进行实绩考评,并授权予一定范围内的安全整改资金使用权以及工伤事故医疗费审批权、工伤假期审批权等,使安技部门有责有权开展工作。去年我厂发生了一起因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按安全责任制规定,严肃处理了当事人,同时对厂部主要领导、事故部门负责人以及安技部门自身都作出扣奖处罚,并予张榜公布,在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不仅教育了事故本人,也教育了全厂职工。其次,重视宣传教育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宣传是舆论传播的方式之一,效果是潜在的。企业安全氛围的创造不能没有宣传,它的作用在于警示和告知。当你踏进厂门、走进车间,安全警语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它提醒你一天工作要注意安全。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场所、要害部门,张挂易记上口的宣传牌;每年的“119”、“安全月”活动、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们都组织开展了黑板报专题展评,拉横幅、智力竞赛、出简报等活动,营造安全主题声势,增强了职工安全忧患意识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安全的培训教育又是直面的,它直接对职工的岗位作业知识、安全规程给予告知和指导。在我厂新进职工多、转岗频繁的情况下,安技部门逐一给予安全培训教育,做到一个不漏,xx年接受安全培训教育600多人次,xx年1-9月计300余人次,提高了新进职工、转岗职工的安全认知度。第三、抓牢“四不放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四不放过”就是“亡羊补牢”,就是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亡羊补牢”是对安全事故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安全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棉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特点是女工多,文化层次不一,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随着科技进步,转速提高,使事故潜在机率增加。如何减少重复性事故就成为棉纺织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们通过抓住事故的“四不放过”,不仅教育了事故责任人,也同时警示了广大职工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去年9月份我厂加工工段一女工绕纱头被轧断小指1节,我们在严肃贯彻“四不放过”的同时,组织了工场教练员、班长分析事故原因,指令操作专管员修订操作规范,并及时组织设备技术人员加装防护装置,为遏制事故的重复发生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对违章作业决不姑息迁就,从重从严是处理此类事故的一大原则。今年7月份,我厂一职工违章将220V插头拆掉,直接用电线头插入380V插座,造成机电短路。损失虽然甚微,但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事故苗子。我们就抓住“违章”二字,严肃“四不放过”,分析后果,分析为害,以理服人,使该职工认识到错误,主动提出按章处罚。第四,合理投入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企业安全”和“资金投入”在近几年间始终是一对难以应付的矛盾,尤其对棉纺织业更是捉襟见肘,称之谓“当家才知柴米贵”很是贴切,于是给安全工作带来又一误区的出现,那就是“无事故就为安全”,对暂时被掩盖着的潜在隐患采取“拖、欠、缓、看”态度,说他不懂安全-冤枉,说他懂安全-未必。也正由于企业资金的短缺,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作积极反应,一句话,难以激发安全上的“超前意识”。企业法人代表正确把握“柴米贵”和“超前意识”应该是我们崇明纺织企业安全生产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大道理都懂:柴米虽贵,对安全要舍得投入。但实际情况摆到桌面上时又是为之打了多少折扣?棉纺织业面临的困境不可否认,问题在于困境中如何做到对安全生产的“合理”投入,达到不化钱能办事,化小钱办大事,化大钱买平安。如我厂厂区内水泥窨井盖经常被汽车轮子碾碎,我们利用梳棉废旧盖板加工成窨井盖,既牢固耐用又废物利用,不化钱办了安全事。又如,要解决梳棉滤尘地吸火警频繁的问题,外厂改为风管上吸已有成功先例。前几年在我厂要上马该项工程,因资金原因而心有余力不足。我们组织技术干部多次论证,最终选择了“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办法,把“柴米贵”与“超前意识”有机结合,做到量入为出,合理投入,通过四五年艰苦奋斗,累计投资上百万元,把梳棉滤尘全部改为上吸,同时投资火探报警装置,有效控制了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简言之,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失之偏颇而酿成悲剧的事例并不鲜见,我们没有理由不引为教训,这里值得讨论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的一把手,其对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连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摆正生产与安全的位置,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安全,对安全文化建设举措得力,工作到位,那么,不仅安全工作也包括各项工作都会顺畅有生气,反之,如果对安全工作缺斤短两,那么“后悔”就不买帐,这个魔鬼迟早会找上门,让人疲于应付直至焦头烂额。当然,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工作,它是一项渐进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始终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我们要以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指导,重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回报。它的回报是无价的,那就是“平安”二字;它的回报又是有价的,依然是“平安”二字!愿崇明棉纺织业安全生产在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谱写出光辉灿烂的一页。第 11 页 共 12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