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梯安全水平.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5648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电梯安全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高电梯安全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高电梯安全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提高电梯安全水平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提高电梯安全水平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写字楼等建筑物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电梯拥有量一般在30台/万人,全球电梯拥有量估计也达到10台/万人。而截至xx年底统计,我国电梯数量为423792台(不含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梯拥有量仅约3.26台/万人,中国电梯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然而,近年电梯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的有关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尽管xx年电梯数量比上年增幅高达22.46,而电梯事故由xx年的1.56起/万台,下降到xx年的1.25起/万台,但人们对电梯的安全仍然十分担心。如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确定工作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监察,提高电梯安全水平,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一、xx年及xx年全国电梯事故情况及其分析(一)xx年及xx年全国电梯事故情况见下表事故重大严重一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万元)总数事故事故事故死亡重伤轻伤直接损失间接损失xx年5415124691210118.2xx年53053039135133.80乘客电梯事故载货电梯事故杂物电梯事故简易电梯事故自动扶梯事故xx年2515572xx年2414294(二)事故原因分析1.违章行为是电梯乘客及作业人员的“杀手”xx年违章操作造成事故38起,xx年违章操作造成事故26起。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比例居高不下(xx年占70.37,xx年占49.06),说明我们在正确使用电梯的宣传教育和抓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工作方面亟待加强。2.安装、使用管理、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仍不规范xx年及xx年,因带故障运行引发的设备事故分别为20起和26起。出现这种局面,既有产品制造存在缺陷的原因,也有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不规范,检验不严格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使用管理不到位。3.简易“电梯”事故增加xx年,简易“电梯”事故起数比xx年增长28.57%,而且主要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必须引起我们充分重视。4.安全保护装置要不断提高安全保险系数xx年及xx年,因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失效或缺少导致的事故分别为12起和10起。其中,电梯层门异常开启或短接控制系统安全回路引发的电梯事故时有发生。今后,应研究确定增加一套控制多项要求同时满足电梯才能正常运行的装置,以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二、近期电梯安全监察工作重点1.加大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进一步消除违章行为(1)对于消除使用环节的违章,首先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广大的使用者提高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并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电梯。其次,我们还将加大对使用单位监督的力度,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经强调电梯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求这些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对以上人员要考核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水平和相应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持证上岗。(2)通过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加大施工过程监督检查的力度等方式,消除安装、维修及日常维护保养等施工作业中的违章行为,严格执法。在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作业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由被动执行制度的“要我安全”,转变为重视自我保护的“我要安全”。2.进一步规范电梯的安装、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制定电梯维修及维护保养规则等安全技术法规,规范电梯的安装、维修与日常维护保养。3.抓紧论证简易“电梯”的监管问题简易“电梯”是东南沿海省份近些年在乡镇建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统建工业厂房时发展起来的,而且设备普遍由乡镇政府投资配置。严格按照电梯相关规程和标准衡量,上述“电梯”均达不到合格要求。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曾在关于对特种设备普查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3年后此类设备应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监督下,进行强制解体报废。新增此类设备不再予以注册登记。4.促进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水平的提高通过搜集检验案例及进行事故分析,寻找和发现出现电梯产品或部件缺陷,以及发生电梯事故的规律性,提出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在设计与制造方面进行技术改进的建议,提高产品及部件的安全水平,推动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第 6 页 共 11 页提高电站锅炉燃烧效率的优化技术燃料在锅炉的炉膛中燃烧释放热能,经过金属壁面传热使锅炉中的水转化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随后把蒸汽送入汽轮机,由汽轮驱动进行发电。燃烧优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燃烧的效率并减少污染。本文重点分析能够提高电站锅炉燃烧效率的优化技术。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从粗放型转入集约型,对电站锅炉的燃烧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实现安全性及环保性。目前,我国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保证电能的及时供应,燃煤机组及燃煤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电站锅炉的自动化水平仍然非常低。20世纪70年代测量技术的改进有效促进煤炭燃烧效率的提高。氧化锆氧量计大大提高了锅炉燃烧后释放的烟气内氧气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在我国各个电站得到普遍应用,另外风速监测技术也是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优化技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技术改进,平均煤炭消耗大大降低,先进的燃烧优化技术是煤炭消耗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在这一时期燃烧优化技术主要表现在对炉膛及燃烧器等的优化设计上。这一时期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锅炉燃烧器的运行方式来实现燃烧的优化,主要有燃烧器的运行及锅炉燃烧器的射流存在的偏转问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电站锅炉燃烧技术得到更好地提高,降低了污染,主要是因为浓淡燃烧器引发了煤粉分离形式的稳燃器。这个时期各大火力发电站使用的机组采用了效率比较高的NOx燃烧器,比如带有顶部燃烬风或者是存在偏转式二次风的直流式的燃烧器、PM形式的燃烧器等。这一时期评价煤炭燃烧性质的研究方法及实验设备和测试手段等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国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有煤炭燃烧烟气的检测装置、煤粉的浓度检测和煤质成分的检测及锅炉炉膛内火焰检测系统的诞生及优化。电站锅炉燃烧优化主要技术2.1调整试验的应用科学的锅炉燃烧优化的调整试验可以找到最合理的风煤比例,在实验中确定锅炉燃烧设备应该设置的运行最佳参数,同时制定合理科学的计算机控制曲线,这样就可以采用这个控制曲线来指导锅炉燃烧的运行与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专业人员要保证大量正交及单因素等的实验,这种调整实验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这种实验一般就是应用在新机组的试运行及旧机组的燃烧设备及所用燃料的种类和机组的操作方式的改变时。2.2在燃烧理论的基础上的建模技术的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是深入理解燃烧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建立模型探讨求解的方法,数值模拟锅炉的燃烧情况,近两年我国这种研究技术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但这种方法的计算比较复杂,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在一些燃烧机理不够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建立完善及比较正确地锅炉模型。在燃烧过程中进行在线建模和燃烧优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说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离线分析及高仿真研究上。2.3燃烧设备的设计与改造在燃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电站锅炉的改造。主要是对燃烧器等实行优化设计和改造。燃烧设备也是影响燃烧效率的重要原因,提高燃烧设备的水平能够保证燃烧效率的提高,这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已经进入了比较稳定的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燃烧器的设计及改造等还会受到煤种及燃烧制粉系统的影响。2.4在检测技术基础上的燃烧优化研究利用检测技术实现燃烧优化主要是指能够利用锅炉炉膛内的火焰检测技术、风煤测量技术、媒分析技术及锅炉燃烧排放物实时检测技术等来分析影响锅炉燃烧的相关参数最终实现燃烧优化。运行人员及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测烟气的含氧量、燃烧之后煤粉的浓度、媒质非江西及飞灰的含碳量及火线图像等相关参数来调节锅炉的燃烧,最终实现煤炭的高效与经济燃烧。目前,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燃烧优化技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电厂安装的相关参数的测量仪的精确性不够高,测量的数值不够准确,这就降低了燃烧优化设备作用的发挥。2.5火焰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往电站主要应用火焰检测技术进行锅炉内燃烧情况的监测,避免因为点火不当或者是长时间在低负荷的状况下发生锅炉炉膛的爆炸。这个技术也是锅炉炉膛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炉膛火焰检测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尤其是火焰图像处理技术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火检技术主要是数字式火检技术及图像式火检技术。虽然很多电厂主要把火检技术应用在炉膛的安全监视上但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类技术必将取得更好的成果,在燃烧优化上将会有更好的前景。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前景3.1做好检测技术的改进电站锅炉燃烧相关参数的检测是燃烧优化技术最基本的内容,目前应用的检测装置及技术存在品质不够高及测量精确性不够等问题,这大大降低了锅炉燃烧的优化。相关企业及研究人员开始改进这种检测技术。软测量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软测量建模主要有基于工艺机理、回归分析法及模式识别的方法。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人工神经网络。3.2燃烧器的优化设计及继续燃烧技术的发展做好煤炭继续燃烧主要是针对我国煤炭质量较差来说的,我国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煤炭质量比较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煤炭继续燃烧。机组的温燃是满足电力需求的重要措施,要实现机组的温燃主要是发展温燃技术并促进燃烧器的使用。另外做好煤炭洁净也可以很好地促进煤炭的燃烧,主要是烟气净化技术及低污染燃烧。燃烧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主要的研究理论有燃烧理论、检测技术及控制技术等。虽然这些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日后的发展中要结合电站锅炉燃烧的特性改进相关技术。经过总结可以看出,燃烧优化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锅炉安全低污染地运行并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