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3726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1概述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问题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2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坚持先抽后掘、监测监控、以风定掘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构建通风可靠、抽掘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体系。从设计、培训、装备、管理入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做到人员到位、装备到位、材料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人人必须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电气设备失爆就是事故的理念,全面提升煤矿瓦斯煤尘的抗灾能力,杜绝瓦斯煤尘事故,保证施工安全,牢固构筑高标准的一通三防管理体系。(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风。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防灭火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3)、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防灭火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防灭火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如果重视不够,新技术和新设备不能减少隐患反而会增加隐患。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部门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3结论总之,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加大安全投入,重视技术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事故的发生。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第 6 页 共 9 页一通三防现场管理规定一、局扇管理部分(1)局部通风机的运送、安装及接火工作由施工单位按标准化施工。(2)局扇由施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挂牌管理。严禁无计划停风停电,否则罚施工单位1000元,造成瓦斯超限罚款xx5000元,对责任人罚款500/次。(3)开掘面风筒由施工队负责吊挂维护;换分流器、插接风筒、换弯头短节及续接风筒需要正头停工时,正头必须停止施工,操作完毕方可正常施工,施工单位未接好风筒当头做工罚款200元/次。(4)施工单位施工时必须把风筒吊挂平直,做到靠邦靠顶,破口及时修补。风筒做到篷环必挂,少一环罚款10元。二、通风设施管理(1)各施工单位的通风设施如风门、挡风墙等由所在使用单位管理,维护由通风区通风工负责,在过人及运送物料时,严禁用车顶撞风门,凡损坏风门及通风设施,视所坏程度,每道罚损坏单位10005000元,对责任人罚500元。(2)井下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风门敞开不关)和损坏连锁装置,违反者对责任人罚款1000元,找不到责任人罚管理单位3000元。(3)对损坏挡风墙、栅栏、调节风窗、风帘视损坏程度分别给与5001000元的罚款,对责任单位罚10005000元罚款。三、综合防尘(1)各开掘工作面的防尘管路由施工单位负责协助通风区安装,喷雾及净化水幕由通风区安装,防尘管道不到位,喷雾不能正常使用,罚管理人员50元,对施工单位罚300元。各转载点开机不开水罚开机员50元。(2)施工单位在掘进工作面至少安装二道喷雾装置,距离工作面3050m安装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距离工作面出口1015m安装一道风流净化水幕。不能正常使用每道罚300元,安装少一道罚施工单位1000元。(3)煤尘冲洗清扫的责任范围:施工单位负责工作地点所在运输线的煤尘冲刷清扫工作。(4)运输大巷的防尘管路,净化水幕及冲尘由通风区负责。(5)开掘头正头必须按规定,放炮前后洒水;正头30米外每周冲尘二次,发现少一次罚300元。(6)隔爆水棚管理,主隔爆由通风区管理,辅隔爆由所在施工单位管理,丢失一个水袋罚100元,并在冲刷巷道时加足水量,水量不足者罚施工单位50/个。(7)防尘管路、喷雾的安装和使用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进行,否则给与1001000元的罚款。四、安全监测(1)瓦斯探头的安装由通风区监测维护人员安装,安装结束后将监测装置移交施工单位使用管理。(2)施工地点放炮时(扒渣),放炮前施工单位班组长负责将传感器移到安全位置,以防崩坏。放炮后施工班长将其回复正确位置,吊挂位置必须符合规定,由通风区瓦检员监督执行吊挂,不符合规定吊挂罚100/次,损坏监测探头、电缆等按破坏生产予以严惩重罚。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