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2594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乙炔瓶使用、运输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使用乙炔瓶者应遵守下列规定1禁止敲击,碰撞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爆晒;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2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C以下的温水解冻。3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4工作地点不固定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5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轻缓。6使用压力不得超过1.5kgf/cm2,输气气流不应超过1.5-2.0米/时瓶。7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8严禁铜,银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铜量低于70%。9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表内规定的剩余压力下表:乙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1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2车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应横向排放,头部应朝一个方向,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直立排放,车厢高度民主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二。3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爆晒,炎热地区应避免白天运输。4车上严禁烟火,并备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5严禁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6严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队颁布的危险品运输条例及有关规定。.1.三储存乙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2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3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在其附近应设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4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有防止倾斜的措施。5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以易燃物品同时储存。6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第 3 页 共 6 页乙炔瓶使用的安全事项1)乙炔瓶使用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合格气瓶应有明显标志。气瓶充装前应认真进行外部检查和瓶内气体成份化验,不得随意充灌。充灌应按规定分2次进行,充气静止后的极限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当环境温度为40时,应不超过2.5MPa(表压);当环境温度为20时,应不超过16MPa(表压);当环境温度为一10时,应不路过0.7MPa(表压)。在充气过程中,瓶温不得超过40。2)乙炔瓶使用时,必须配备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3)乙炔瓶在储存、使用中应保持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开阀门应缓慢,供气速度一般不超过20平方米(h瓶),使用压力不超过0.15MPa。在使用过程中,瓶体温度不得超过40。4)乙炔瓶体温度过高时,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导致瓶内乙炔压力升高。根据经验,受火烤的乙炔瓶在10min内就有爆炸危险。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用手触模瓶壁,如发现局部温度超过40(有烫手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水浇降温措施。妥善处理后,送充气单位检查。5)乙炔气瓶周围严禁烟火,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夏季应严防暴晒,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6)乙炔瓶在搬运时应避免受到强烈的冲击、碰撞、摩擦。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7)严禁乙炔气瓶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同间储存。8)乙炔瓶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设施,避免阳光直射。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且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配备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9)使用中的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剩余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当环境温度0时,压力应不低于0.05MPa;当环境温度为2540时,应不低于0.3MPa。10)防止乙炔气瓶接触有害杂质,禁止与铜、银、汞及其制品等接触。11)乙炔瓶库的建筑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库房内必须采用隔爆型电气设备。12)乙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不得随意涂改。(13)乙快站制气人员、火焊操作人员的劳动服应选用防静电服、导电镀及手套。严禁穿化纤服装及带铁钉的鞋子进入作业岗位。在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导除人体静电装置,如接地棒、接地栏杆等。(14)电火焊现场应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严格执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现场还应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如黄秒、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备消防急用。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