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88754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2 页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案例1xx年,小周和小何同时进入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太闷气,一点儿粉尘不算什么,何必受那个洋罪。每年厂里组织的体格检查,他也总是借故溜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何”变成了“大何”,他经常出现干咳、胸痛、气短的毛病,特别是干起活儿来,这些症状就会加重。一天,厂里的安全员要他去疾控中心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小何被确诊为I期矽肺。案例2李某,男,39岁,某机械厂喷漆工。xx年9月2日,他因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因无钱治病,李某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便回家,后在当地医院每月输血一次,为治病到处借钱,已是倾家荡产。亲属怀疑是他是在工作中接触油漆导致患病,xx年11月11日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卫生部门对李某所在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苯超标817倍,二甲苯超标1.86.3倍,李某每天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环境里工作810h。11月29日,当地疾控中心根据职业史、现场检测资料等,诊断李某患上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案例3xx年10月,某机械厂电焊车间承担一批急需焊接的零部件。当时车间有专业焊工3名,因交货时间较紧,3台焊机同时开工。由于有的零部件较大,有的需要定位焊接,电焊工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必须由他人协助。车间主任在没有配发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临时安排3名工人辅助电焊工操作。3名辅助工在焊接时需要上前扶着焊件,电光直接照射眼睛和皮肤,他们距离光源大约1m,每人每次上前约3060min不等。工作了半天,下班回家不到4h,3名辅助工出现眼睛剧痛、怕光、流泪、皮肤有灼热感等症状,即日到医院求治。检查发现3人均两眼球结膜充血、水肿,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肤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其中1名工人仅穿着背心短裤操作,结果肩部、两臂及两腿内侧均出现大面积水疱,并且有部分已脱皮。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50万200万劳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这些工作存在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1.铸造铸造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两大类。手工造型是指用手工完成紧砂、起模、修整及合箱等主要操作过程,其劳动强度大,劳动者直接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大,案例1就是在这种生产环境下发生的。机械造型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机会少,职业危害相对较小。粉尘危害:造型、铸件落砂与清理时会产生大量的砂尘,其中粉尘性质及危害性大小主要决定于型砂的种类,如选用石英砂造型,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危害较大。化学毒物与物理性危害因素:砂型与砂芯的烘干、熔炼、浇注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若采用煤或煤气作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若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则存在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2.锻压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部分或全部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物理因素危害:噪声是锻压工序中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锻锤(空气锤和压力锤)可产生强烈噪声和振动,一般为脉冲式噪声,强度一般超过100dB(A)。xx年,对某机械厂锻压车间的噪声检测结果为83100.2dB(A),平均为92.08dB(A)。冲床、剪床也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但强度比锻锤小。加热炉温度高达1200,锻件温度也在500800之间,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温与强辐射热等物理性危害因素。粉尘与毒物危害: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等,尤以燃料工业窑炉污染最为严重。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3.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使零部件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金属的性质(硬度、韧度、弹性、导电性等),达到工艺上所要求的性能。热处理包括正火、淬火、退火、回火和渗碳等基本过程。热处理可分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等。有毒气体:热处理工序要用到种类繁多的辅助材料,如酸、碱、金属盐、硝盐及氰盐等。这些辅料一般都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如氯化钡作加热介质,工艺温度达1300时,氯化钡大量蒸发,产生氯化钡烟尘污染车间空气;氯化工艺过程中有大量氨气排放到车间空气中;渗碳、氰化等工艺过程使用的氰化盐(亚铁氰化钾等)毒性很大;盐浴炉中熔融的硝盐与工件的油污作用会产生氮氧化物。此外,热处理过程经常使用甲醇、乙醇、丙烷、丙酮及汽油等有机溶剂。物理性危害因素:热处理工序都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车间内各种加热炉、盐浴槽和被加热的工作都是热源。这些热源可造成高温与强热辐射的工作环境。各种电机、风机、工业泵和机械运转设备均可产生噪声与振动。但多数热处理车间噪声强度不大,噪声超标现象较少见。4.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利用各种机床对金属零件进行车、刨、钻、磨、铣等冷加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铸、锻、焊、冲压等方法制造成金属零件的毛坯,然后再通过切削加工制成合格零件,最后装配成机器。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液,以及切削对工人的影响。通常所用的乳化液是由矿物油、萘酸或油酸及碱(苛性钠)等所组成的乳剂。因机床高速转运,乳化液四溅,易污染皮肤,引起毛囊炎或粉刺等皮肤病。机械加工的粗磨和精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和矿物性粉尘。人造磨石多以金刚砂(三氧化二铝晶体)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而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可能导致铝尘肺和矽肺。绝大多数机床产生的机械噪声在6580dB(A)之间,超标现象较少见。特种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加工工具有关。如电火花加工存在金属烟尘;激光加工存在高温和紫外辐射;电子束加工存在射线和金属烟尘;离子束加工存在金属烟尘、紫外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若使用钨电极,还有电离辐射危害;电解加工、液体喷射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相对危害较小。此外,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与振动危害。5.机械装配简单的机械装配工序职业危害因素很少,复杂的装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与特殊装配工艺有关。如各类电焊存在电焊职业病危害;使用胶黏剂以及涂装工艺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防护措施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案例1)、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及同系物等有机溶剂危害(案例2),以及电焊作业中的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案例3),为此,机械制造工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应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1.合理布局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2.防尘铸造应尽量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是铸造生产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岗位,应予以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同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3.防毒及应急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可能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苯等剧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如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装和使用胶黏剂岗位,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4.噪声控制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5.振动控制振动是机械制造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或实行轮岗操作。6.射频防护应选择合适的屏蔽防护材料,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离防护和时间控制。7.防暑降温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第 8 页 共 12 页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引入机械制造工艺中之后,很多自动化机械设备转变了生产控制方式。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机械设备生产工艺的相关内容,深度分析自动化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自动化制造控制管理是在机械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合理分配生产原料、人力资源、生产技术、制作工艺等生产要素,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为主要发展任务的新型管理控制体系。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控制模式一个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机械设备,其对生产原料的控制能力非常强,并能保证生产商品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控制模式还可以帮助生产设备完成多个复杂的生产任务,只需更换生产程序,机械生产结构会自动按照预设的轨道运行,生产出截然不同的工业产品。自动化控制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生产资源,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在规定时间内,机械制造设备会按照设定好的运行程序运行,只要动能充足、机械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机械制造设备就会高效完成生产任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方法研究2.1质量检验2.1.1聚类分析当制造机械设备在失控状态下运行时,其运行数据会大大偏离原始数据,负责检测机械制造设备运行状态的仪器显示出来的数据会超常规。由此可见,利用运行数据机械制造设备的运行生产状态十分有效。聚类分析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模式,通过对生产工艺数据的相关参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质量检测人员会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出相对准确的预判,运行参数、故障源、故障规模和状态都可以从数据中检索出来。2.1.2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控制方法是美国著名机械制造工程师沃德发明的,这种检验控制模式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设备运行参数融合在统一的测算系统中,创建一个统计总体。制造机械设备中的非参数检验项目在数据系统中的组织结果不对称,则非参数将无法作为有力证据,参与控制管理。因此,在进行质量检验之前,工作人员需根据不同非参数检验项目进行价值测评,如果价值符合数据分部要求,则可以选定该非参数检验项目参与质量检测。2.2自动化加工生产控制机械生产加工的自控能力很差,一旦出现生产编程数据错误或设备陷入非正常生产状态等现象,则以故障为节点的后续生产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自动化加工在生产控制中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会增加商品质量,检修出来的故障被及时修复,会弱化失误数据对整个加工生产中的影响效果。同时,管理者可以分派不同工作人员监督机械设备生产运行状态,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是否处在正常的范围。同时,在更换生产产品种类时,程序编程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编程规范来编程,以最大限度防止编程失误现象的发生。表1各加工生产要素对控制管理效果的影响2.3统计过程控制统计数据不仅可以表现一段时间内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还能客观的反应设备潜在的运行故障问题。因此,开展自动化控制工作必须以统计过程控制为基准,其他质量检测、生产控制工作为辅,切实有效的对机械制造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控制。除此之外,工业制造企业还应引进先进的设备检修仪器,将机械制造设备与检修仪器相互连接,一旦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检修仪器会随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生产施工人员与质量检测人员对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检查和故障维修。统计过程控制的重点工作内容是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工作,质量检修人员与技术员应开展联合工作活动,针对机械制造设备的敏感故障问题,展开学术讨论,以制定出合理、规范的控制方案。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科学的数据统计系统来完成控制工作,将运行数据引入工程模型当中,数学模型会自动检验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运行数据以及生产产品是反映设备生产模式是否科学的主要依据,所以在自动化控制管理应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利用质量检验和数据统计来优化设备生产结构和控制制度。针对多品种、大批量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种自动化控制方法:质量检测法、生产控制和统计过程控制。这三种方法的控制效果显著,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机械制造设备,完成自动化生产目标。第 11 页 共 12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