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88495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3 页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9月初,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在我国召开。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焦点访谈栏目特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毅对此进行了解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数量仍然很大。因此,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思路,也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积极推进“五个转变”。这“五个转变”是:一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二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三要推进安全生产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建立长效机制;四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五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黄毅强调,我国目前约有50多万个企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职业危害。为此,我国将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从目前控制死亡人数为主到强调职业健康的转变。这“五个转变”,实质上是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点击进入焦点访谈栏目主页详细内容主持人:安全生产事关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同时也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今年9月1号,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在我国召开。据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今天我们来说说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这个话题。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毅先生。黄司长,您好。欢迎您到演播室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开始我们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看个短片,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年头七个月我国安全生产的情况。解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今年前七个月我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1.9,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重大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44.4,工矿商贸企业,特别是煤矿安全状况趋于好转,煤矿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6.8。安全生产虽然总体上相对平稳,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式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事故总量仍然过高,前七个月平均每天发生2346起事故,死亡350人。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时有发生,尤其是部分行业和领域伤亡事故频频发生,消防火灾事故比去年同期增加24423起,上升15.5,死亡人数上升了17.5,道路交通事故与今年同期相比事故虽然减少了90927起,但死亡人数增加910人,上升了1.6。主持人:黄司长,刚才这个片子列举了很多的数字,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个数字,就是以我们目前的发展程度,我们的生产规模,包括我们的人口基数,这样的一个事故数字,是应该让人悲观的吗?黄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我想看待这数字应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方面确实这两年我们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应该说见到了明显的效果,所以从数字上体现出,前七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的总数以及死亡的总人数都有所下降,特别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但是毕竟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而且安全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仍然是事故总量居高不下,而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形势应该说还是比较严峻的。主持人:我们在以前谈到安全生产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企业,包括个人都应该有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但我想作为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来讲,在管理上、思路上是否也应该有些转变?黄毅: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经过改革创新之后,目前各级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都在实践当中研究探索如何加强改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些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所以这两年从国家局党组,也不断调整安全生产监督的思路,特别是今年提出五个转变这种工作思路。主持人:哪五个转变?黄毅:一个是要促进安全生产由过去的人治向法治转变,建立起安全生产的法制秩序;第二个就是要从过去的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要建立起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把住源头这一关;第三个就是要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变;第四个就是要从事后的查处,向强化基础的工作转变,着力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后一个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变,就要从目前我们主要以控制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为主,逐步向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工作转变。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这五个转变,为什么要进行这五方面的转变?它能为我们的安全生产带来什么?黄毅:这五个转变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以及工作内容的调整。实现这五个转变,我想它的重大意义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它可以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第二个它可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个,通过这五个转变,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五个转变,我想其中有几点引起我的关注,首先就是您谈到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问题,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的制度吗?黄毅:应该说以前没有,今年国务院专门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正式建立起这一法律制度。就是说,生产经营单位进入市场之前,你必须要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如果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所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那么你就不能具备这个证,所以也不能进入市场。解说:我们提到安全生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爆炸等恶性事故,然而安全生产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生产在一线的工人们他们的安全健康。有些水泥厂有不少农民工,由于工作环境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他们不少因为过多吸入过多粉尘而导致肺部纤维化,虽然挣到了一点钱但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记者:厂里有没有组织你们去体检?水泥厂工人:厂里啊,没有,这不存在的事,没那事。解说:在这个矿石研磨厂工作的18个农民工,由于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得了矽肺病,其中四人因病去世,其他十几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伊祥的母亲:我儿子死了,就把我伤心透了。记者:还没结婚呢吧?伊祥的母亲:还没有结婚,才谈了个女朋友。解说:职工的安全健康问题过去常常有所忽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不仅成为我国安全市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共同目标。主持人:我特别注意到您在五个转变中谈到一点,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工安全健康工作转变,这个转变对那些在一线生产的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黄毅:这个转变应该说是带有前瞻性的,就目前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现状,我们还不能以全部的精力来从事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因为我们毕竟面对的是每年将近有13万6千多人的人员要葬身于各类事故当中,所以说大幅度降低死亡事故以及事故死亡的人数,仍然是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要采取一些措施,要通过转变来逐步加强对职业安全健康的监督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直接关系到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应该说抓好职业健康这项工作,对改善劳动者的从业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劳动保护的各种设施都是非常有重要作用的,应该说这项工作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主持人:我们今天一直在谈转变,现在我的问题是,您刚才谈的这五个方面已经开始转变了吗?黄毅:这五个方面它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说我们已经正在干,而且确实见到成效了,你比如说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这一段我们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可以说在安全生产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一种情况,国内已经认识到了,而且正在着手去干的,你比如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安全生产从事后的查处向事前的防范,从被动的防范向源头的管理转变,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它的建立和实施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的要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带有前瞻性的,比如说最后那个转变,我们要从目前以控制死亡人数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转变。主持人:好,感谢黄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说,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管理部门、企业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同时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为了您的家庭和他人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第 7 页 共 13 页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辨析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基础、基层、基本功抓起,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强化安全管理,但不安全现象仍时有出现。安全事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设备安全性能越来越好,规章制度、规程规范、考核奖惩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安全事故呢?笔者尝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人的意识与安全的关系笔者在分析重庆市电力公司十五期间安全事故时发现,人员责任引起的事故占总次数的61左右,而人身触电轻重伤事故占50左右。可见,影响安全的第一因素是人。一个企业能否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人员素质三个方面。其中人员素质最为重要,技术要人去掌握,管理要人去运作。在电力工作中,值班运行、检修安装、试验定检等工作的安全都是依靠人直接的感觉器官和理性的操作而完成的。在操作和完成的过程中,由于人的意识作用的结果,便出现了正确与错误,完成和失败(事故)的结果。比如,一般线路检修,线路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范围和人身安全首先依靠工作负责人根据规定设置和给予,另外则依靠自身的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工作负责人依靠对设备的熟悉程度、执行安全规定的力度和自身安全意识来保证自己,也保证别人在工作中不误操作,不违反规定步骤工作等等。那么,二者均在安全规程的约束下有意识地开展工作。这种安全意识怎样产生?又是否牢固呢?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是不牢固。我们知道,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是像物质那样从来就有,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安全意识也不是从来就有,而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调节运动器官,作出反应才产生出来的。当作业人员到现场从事工作,特别是单人进入现场工作时,并没有强烈的由某种刺激物(红色标记、声音、光)的信号引起的有条件反射,也没有某种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无条件反射(如:耳朵听电磁场声,变压器电磁感应振动声),而围栏绳、标示牌等物体都只能产生很有限的刺激。这时,他们便依靠工作时的心态来保证安全意识的产生,而心态的影响因素又特别多,如闹矛盾、身体欠佳、心情喜悦、浮躁心理等等。这就使安全的保证条件产生了更多的随机性,便可能出现砸锁进入带电间隔、翻越遮栏走错工作位置、把带电线路和施工的线路连接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然而工作负责人(做安全措施的人)的安全意识是靠责任心产生的。他们在工作中,也受着当时心态的影响。在进行操作前,规程和同伴对其行为进行有限约束(人是动态,规程是静态),故出现不安全意识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特别是对某一项操作进行得比较频繁或较长时间不操作时,由于条件反射不充分,更可能产生不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平常谈到的安全意识一般是在安全学习和教育中灌输的,不是靠自身的条件反射建立起来。由于人的大脑记忆有限,所以安全意识不全面或不太可靠,即使下了较大的功夫,安规考试都是高分,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很可能产生新的矛盾(事故)。进一步讲就是辩证法中人的意识产生的途径与平常的安全意识产生的途径不一致。因此,安全意识不牢、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安全工作的短板仍然是疏于落实。我们要随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按不同的季节、工作、时间、环境等采取相应的对策。安全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对意识的分析,引出了安全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问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呢?众所周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纯粹的必然与偶然,它们总是结合在一起而发生作用的。每一事物的发展不仅由其内部矛盾所决定,而且受到各种外部矛盾的影响,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我们叫做静态安全。而偶然性则使这种趋势发生各种各样的摇摆和偏离,我们叫做动态安全。凡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在它的背后,我们都可以找到某种必然性。比如一个人骑着一辆车闸不灵的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突然把一位过路的行人撞倒了。撞倒某人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车闸不灵,则蕴含着必然性。当然,必然性和偶然性不仅互相依存,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果不注意修正,偶然的不安全因素就可能成为必然的不安全因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偶然的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转化为必然呢?笔者认为在安全管理认识中应注意四点。随时端正安全认识。在安全认识问题上,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各级中层干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产生安全意识最有力的执行者,相对冷静、觉悟和理性。但是在处理大量的日常工作时,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环境下往往又容易浮躁不安,把执行力单纯地理解为完工通电,舍去了安全这一更重要的任务。同时,领导干部应随时纠正以下四种思想:只在口头上或突击任务时强调安全的错误思想;事故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消极思想;只有在大工作场面领导亲临现场,才重视安全的应付思想;从内心认为一俊遮百丑(只重视安全不注重经营等工作)的片面思想。随时强化安全意识。电力生产的安全,不仅是电力企业本身改革、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企业稳定的根本所在。这种意识怎样强化在每一名员工身上,应当给予更多的条件刺激,以求得到反射思维。这种刺激,一是小题大作,一有事故就要上纲分析;二是严厉考核;三是把管理者的利益与现场作业者的利益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部分管理者不务实的作风、不到现场去的作风纠正过来。随时增强管理约束。无数血的教训教育我们在安全上必须严贯规、严考核、严管理、严肃纪律。由于工作上疏忽和失误造成事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恶性误操作事故、人身事故的责任人绝不姑息迁就。对事故的教训要举一反三,落实反事故措施。做到防乱于未乱,备急于未急。重庆公司总经理张春城在重庆公司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事故是一面镜子、一把标尺、一声警钟,对我们在工作中的各类问题讲的十分清楚。因此,要从讲政治、讲奉献的高度认识安全的约束作用,用承受到极限的考核去约束上下的安全行为。使其在工作中产生自我约束效果。把企业风险管理放到常规工作中去,从而增强管理约束。处理好安全与电网、效益的关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对企业的贡献,也是对改革发展、电网建设、保持稳定作出的贡献。相反,对安全生产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势必影响我们的稳定和发展。安全和电网的发展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电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的安全,而在安全的基础上去发展电网,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出了事故,无论大小,讨论几天,停工停产,还有什么效益可说?所以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还要建设特高压,发展电网是我们立足的根本,保证安全则是我们责任的重要体现。可见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统一的。电网建设工作量大,应该事先把工作计划做得更加周密,避免进行临时施工作业,以免增加不利的偶然因素。为处理好安全与电网的关系,应依靠科学技术,改变现有现场安全条件。可以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用电子眼来监视工作范围,用可见光做围栏来提示工作,用发声光的电子仪器监督、提示带电部位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人的意识产生的根源来研究科学的防范措施,必将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突破。第 12 页 共 13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