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85204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二级建造师之施工项目消防与保安消防与保安是现场管理最具风险性的工作。一旦发生情况,后果十分严重。因此,落实责任是首要的问题。凡有总分包单位的工程,总包应负责全面管理,并与分包签订消防保卫的责任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包单位必需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一、消防管理现场管理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和执行消防管理制度,现场必需安排消防车出入口和消防道路、紧急疏散通道等,并应有明显标志或指示牌。有高度限制的地点应有限高标志。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其良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施工单位应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根据大量资料的分析,火警发生的概率与风速、相对湿度、季节等有关。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火警概率以冬季为最高,占全年的33;春季次之,占29;夏季最少,仅占全年火警的17;秋季为21%。冬季相对湿度小,风速高,又有燃放爆竹的人为引起火警的因素,因此火警概率最高。从日变化来分析,冬季的最高峰为18时至20时,春季为14时至16时,夏、秋季无明显的峰值时间。在城市中施工,还应注意在并排的高层建筑中,由于狭管效应而造成的风速加大,称为高楼强风。据日本进行的风洞试验和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自20层开始即会发生此种现象。高楼强风约为地面风速的1.52倍。高楼强风有利于火势的蔓延扩大,增加灭火难度,是防火的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施工现场消防管理还应注意现场的主导风向。特别在城市中受到建筑物的影响各个地区风向有明显的区别。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出现偏南风和偏北风的频率较高,但青年湖地区受建筑物的影响,几乎终年吹东南偏东风和东南偏南风。在安排疏散通道时以安排在上风口为宜。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火灾因素包括明火作业、吸烟、不按规定使用电热器具等因素。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可设吸烟室。进行电焊作业时应注意电焊火星能落入木脚手板缝中,逐渐蔓延,其起火延时很长,往往不易发现。因此,在电焊工作时要在其下面设有专人熄灭火星。为降低火灾时可能造成的危险,对过去现场围护所采用的彩条布,已发现在火灾中易燃并大量发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现场应采用密网作为围护室外消防道路的宽度不得少于3.5m。消防车道不能环行的,应在适当地点修建车辆回转场地。施工现场进水干管直径不应小于lOOmm。现场消火栓的位置应在施工总平面图中作规划。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其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高度超过24m的工程应设置消防竖管,管径不得少于65mm,并随楼层的升高每隔一层设一处消火栓口,配备水龙带。消防坚管位置应在施工立体组织设计中确定。要注意消防教育,特别是对不同工作地点的人员进行一旦火灾发生后逃生路线的教育。某市粮库筒仓施工时电焊火花引起地面着火,发现火情后,向屋顶逃生的人员全部获救,而向下逆火势逃生的人员因窒息而全部死亡,造成多人死亡事故。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及施工必需的照明。高层建筑应设置楼梯照明和应急照明。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消防属于特殊过程。对于重点地区如易燃的冷却塔,要制订应急计划。二、保安管理保安管理的目的是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防止不良行为。现场应设立门卫,根据需要设置流动警卫。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建筑现场人员众多,人口处设置进场登记的方法很难达到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的目的。因此,提倡采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并以不同的证卡标志各种人员。有条件时可采用进退场人员磁卡管理。在磁卡上记有所属单位、姓名、工作期限等信息。人员进退场时必须通过入口处划卡。这种方式除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场外,还可起到随时统计在场人员的作用。保安工作应从施工进驻现场开始直至撤离现场应贯彻始终。其中施工进入装修阶段时,现场工作单位多,人员多,使用材料易燃性强,保安管理应担负着防火、保安和半成品保护等三样重任。此时的保安管理由于责任重大,仅控制入场人员已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普遍采用分区设岗卡,并发放不同颜色的胸卡,以区别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和允许入场期限的方式。现场人员凭胸卡进人有关区域工作。胸卡应定期更换,防止由于遗失而造成漏洞。第 5 页 共 7 页二级建造师之机械安全危险识别危险识别是风险评价的关键信息环节。不论机械规模大小和结构差异,针对机器和人员的不同状态,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同程度的危险。有危险就有风险,风险与危险的关系是:危险产生风险;风险寓于危险之中。正确识别全部危险,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危险识别是否全面、准确、真实,任何一种危险尤其是对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危险在识别阶段是否被忽略,都将直接影响风险评价和安全决策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应该识别所有可能产生的危险的种类、产生原因、危险所在机器的部位、危险状态和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1机器的各种状态既要考虑机器执行预定功能正常运行的工作状态,也要预测非工作状态可能出现的危险,更要重视由于某些可能原因(如零件的失效、运动失控或故障)引起意外的非正常状态。另外,对检修、保养或调整等辅助作业的危险应给予充分的重视。2考虑机械使用寿命各阶段机械使用寿命各阶段,包括安装、调整、设定、示教、编程或过程转换,运转和清理,查找故障、维修,以及从安全的角度停止使用、拆卸及处理等,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危险及危险状态。3预测可预见的误用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必须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误用(非有意滥用机器或非故意破坏)导致的危险。可预见的误用一般发生在机器使用阶段,有以下多种表现形式:(1)可能在机器失灵、故障等情况下人的无意识的本能反射行为;(2)在操作时图省事走捷径,采用错误的方法,或由于疏忽(不小心)所导致的差错;(3)由于动作不准|确造成的控制过度、不到位置或偏离;(4)其他外来干扰等非操作者的行为对操作者产生影响而引发的错误。特别要注意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机器,尤其是某些人,如不识字或无劳动能力的人的可预见误用行为。对于一般人不危险的情况,当涉及儿童、老人安全时,必须加以特殊考虑。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