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77190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乙炔与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乙炔俗称电石气,是气焊用的可燃气体,其分子式为C2H2,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的气体。工业用的乙炔,因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具有刺鼻的特殊气味。压力为0.1MPa和温度为0时,乙炔较氧气轻。1、乙炔是可燃性气体。2、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当温度在300以上或压力在0.15MPa以上时,乙炔遇火即发生爆炸,乙快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也具有爆炸性,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2-81.0范围内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以及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8-93.0范围内与氧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只要遇到高温,静电火花及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3、乙炔与铜或银长时间接触后,会在铜或银的表面生成一种爆炸性的化合物,即乙炔铜和乙炔银,当它们摩擦、剧烈振动或加热到110-120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凡是与乙炔接触的器具、设备禁止用银或者纯铜制造,只准用含铜量或含银量不超过70的铜合金或银合金制造。4、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用的容器。5、安全使用乙炔瓶的使用除了必须遵守氧气瓶的使用要求外,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各项:5.1乙炔瓶在工作时应直立放置,因卧置时会使丙酮随乙炔流山,甚至通过调压器而流入乙炔橡皮管和焊割炬内,这是非常危险的。5.2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的震动或撞击,以免瓶内的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5.3乙炔瓶体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3040。因为乙炔瓶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熔解度,而使瓶内的乙炔压力急剧增高。5.4乙炔调压器与乙炔瓶的瓶阀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而一触及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事故。5.5乙炔瓶内乙炔不能全部用完,当高压表读数为零,低压表读数为0.01MPa0.03MPa时,应将瓶阀关紧换气。5.5乙炔瓶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出流量不应超过1.52.5m3/h。第 3 页 共 8 页乙炔与人体静电的危害和预防乙炔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分子式为C2H2,其电子式、结构式、简写式如下:H:CC:HH-CC-HCHCH乙炔的电子式乙炔的结构式乙炔的简写式从乙炔的结构式中可以看出,碳、氢原子间以单键相连,此键称为键,而碳与碳原子间是以三键相连的,其中一个是键,另外两个是键,一般来说键能量比键高,键能越高越不稳定,因此,键比键活泼得多,即两个键是不稳定的,容易断裂,并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其化学活性极强。常温常压下,纯乙炔是无色无臭的可燃性气体,但用电石制成的工业乙炔具有一种难闻的臭味,这是因为其中含有硫化氢和磷化氢之故。乙炔比空气略轻,临界压力6.25Mpa,临界温度309.5k临界体积113cm3/mol;在0、1atm下以空气重量为1时,其比重为0.906;乙炔在低温时变为固体,液体乙炔的正常沸点为-82.5;乙炔容易溶解在水中和其他溶剂(如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乙炔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2.3%-81%(体积百分比),尤其乙炔含量在7%13%浓度范围内爆炸威力最强。乙炔与氧的混合物爆炸范围为2.5%-93%。乙炔是具有三键结合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是非常容易反应的物质,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很容易进行加成、聚合、氧化、取代反应。乙炔与空气或氧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有明火或静电,会发生氧化爆炸反应。乙炔燃烧、爆炸的产生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有其一定的条件:1环境中有可燃物乙炔的存在,且乙炔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爆炸上限为81%,下限为2.3%(V01);2有助燃物质存在(起氧化作用的物质,通常是空气或氧气);3有点火源(1)明火;(2)高温表面;(3)电火花;(4)撞击与摩擦火花;(5)聚集的日光;(6)自然发热;(7)爆炸性的乙炔金属化合物;(8)静电引起火花等。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爆炸不会发生。在乙炔生产中,环境中的空气(或氧气)的存在和微量乙炔(泄漏引起)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引爆源问题就成了乙炔安全生产的关键,由于乙炔的最低引爆能量很小,只有0.019(mJ),在氧气中为0.0003mJ。乙炔的最小点火能为0.019mJ,从下式中算出:E=1/2CV2E:人体带电能量(焦耳);C:人对地电容(法拉);V:人体静电电压(伏特)。静电是可以造成乙炔燃烧、爆炸的引爆源之一,是乙炔生产中可能酿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静电是什么?静电是不同物体摩擦造成电子迁移而产生的静止于物体电荷,它聚集于物体表面上,不容易流动,俗称摩擦带电。如在干燥空气中用塑料梳子理头发、毛料衣服脱下时的闪火花等现象,就是静电存在的例子。人体带电有哪些原因?1摩擦起电:织物间的接触与相互摩擦时触时断,形成摩擦静电电场。2感应起电:人体与带电体接近时,面向带电体的一面,供助静电感应作用而生成与带电体异性的电,背向带电体的一面,带有与带电体同性的电,于是人体带静电。3人体吸附带电空间的带电微粒,使人体带有静电。从上面可以看出,若人体静电电位达到1000V,就有着火爆炸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当人在乙炔场所工作,身穿尼龙化纤衣服,脱衣刹那间人体静电电压可达3000V以上,当脱掉睛纶衣外的毛衣时,如果速度很快,即可产生10000V以上的静电电压;如果发生在夜间,可以明显地看到产生的火花,甚至于摘掉头上的确良帽子时,也可以产生3000V以上的静电压。当电压为3000V时,其电量为710-10C,这样的静电量的电火花能量可达0.54-1mJ,足以点燃达到着火爆炸极限的乙炔空气混合气。人体静电的发生是乙炔生产中的重要事故之源。由静电火花引起事故的例子时有发生,例如:据日本有关资料报道,以1967年1月至1976年8月,日本深乙炔工厂共发生了11起重大事故,其中,由于人体静电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3起,占事故总数的27%。此类事故,还可以举出一些。因人体静电的产生而引发事故,往往是乙炔生产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见,对乙炔生产中人体静电的研究及预防是极为重要的。这个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依据乙炔的特性,科学地认识人体静电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人体静电而引起的事故。那么,怎样预防人体静电呢?人体接地工作地面是导电性的或铺设导电性垫,防止人体静电火花,入厂房前,先导除身上的静电,禁止“手机”、“打火机”、“火柴”之类的明火带入工作场所。人员要佩戴防静电劳保用品,如纯棉工作服或防静电(纤维)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等,绝不允许穿尼龙、的确良等化纤衣物进入场所。禁止穿带钉鞋于进入工作场所。不在车间内穿脱衣服,不在厂房内乱跑、打闹。乙炔厂房、设施等要规范化,人员按操作规程办事减少摩擦放电:a传动设备的皮带松紧适当,尽量使用导电胶带;b乙炔等易燃物体的传动机械,不宜采用皮带传动;固体物料的输送应尽量缓慢平稳,不能使物料有振动和发生串位等现象。C物料过滤流速要慢,以不超过1m/s为宜。以防流体与过滤器发生冲撞和摩擦而带电,过滤器必须接地。d高压气体不得泄漏,特别注意消除车间内设备、管道的气体漏气。控制气体流速,操作要平稳。要有可x的接地装置。增湿空气,并经常向地面喷水。消除人体静电。按规范要求,装设足够的、符合要求的避雷设施。建造不产生火花的地面结构,如不发生火的水泥地面等。综上所述,根据乙炔的特性,在乙炔生产过程中,可以产生人体静电,其危害很大,往往是产生事故重要的直接原因,我们从事可燃气体的生产、经营工作,对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防止人体静电的产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因人体静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是完全可能的。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