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7396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题点精练二 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第一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2017年江苏卷第7题首次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表明古代文化常识考查正式进入江苏卷。这种题型该如何应对呢?当然要靠平时大量的识记,问题是识记什么,怎么识记。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江苏卷的考情有个精准把握。虽说江苏卷今年首次考,且考得相当浅,但一开始就彰显了与全国课标卷迥然不同的特色。把典故常识纳入考查范围;密切联系文本、课本,像“趋庭”典故出自滕王阁序,“三代”一词虽然有些陌生,但只要代入原文,一下子便能发现其错误。明乎此,我们的积累与训练就有了方向。,精练先做,精练点拨,精练再做,栏目索引,精练先做,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遇事敢言,上嘉其无隐。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年六十八而卒。赠中书令,谥曰文穆。,1,2,3,4,5,A.户部为古官署,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 B.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 C.“陛辞”是指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D.“谥”即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 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答案,解析,解析 岁星绕太阳一周约十二年,“一纪”是十二年。,1,2,3,4,5,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潭清贞有检操,州辟从事、主簿,大司马齐王冏请为祭酒,除祁乡令。寻被元帝檄,使讨江州刺史华轶。以母忧去职。服阕,以侍中、卫将军征。年七十九,卒于位。追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孝烈。 A.祭酒本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的风俗,后用为官名,意 为首席、主管。 B.檄原是指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 所用文书的专称。 C.服阕最早出自汉朝蔡邕的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指守丧期满除服,与 “服除”同义。 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据其生前行迹所立,用来褒贬善恶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 朝廷赐予。,答案,解析,1,2,3,4,5,解析 “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错,应是古代官府用以征讨或声讨的文书。,1,2,3,4,5,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俺答(少数民族首领)叛,据古丰州地,招亡命数万,起嘉靖辛丑,扰边者三十年,王崇古以反间计降之。帝以叛人既得,祭告郊庙,磔全等于市。加崇古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总督如故。自是边境休宁,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诏进太子太保。,1,2,3,4,5,A.嘉靖辛丑,即嘉靖年间辛丑月。“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 朱厚熜的年号;“辛丑”指辛丑月,是用干支来纪月。 B.郊庙:古代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此外,祭祀天地和祖 庙的音乐也叫“郊庙”。 C.什七,即十分之七,古代分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若分母是整十、百、 千、万时,分母与分子连写,如“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兵部尚书,六部尚书之一,别称“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 长官。,答案,解析,解析 “辛丑”是干支纪年法,不是“纪月”。,1,2,3,4,5,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 制,是为“丁忧”。 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 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 官职或另有调用。,答案,解析,1,2,3,4,5,解析 对“字”的表述有误,“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应改为“对平辈或尊辈”。,1,2,3,4,5,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姜彧,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彧幼颖悟好学,荣守济南,辟为掾,升左右司知事,寻迁郎中,进参议官。至元五年,召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金虎符,改信州路总管。后累迁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 A.“郎中”本来是古代民间对医生的尊称,这里是官职名,即帝王的侍从官。 B.“虎符”是古代用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 C.“信州路”与辛弃疾词中“烽火扬州路”中的“路”均为宋元时行政区划名。 D.“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答案,解析,解析 “郎中”本是官职名,战国始有。唐末五代后民间也尊称医生为郎中。,1,2,3,4,5,一、识记 1.立足于教材与训练文本积累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广、内容多,积累起来相当困难。我们只能以教材为基础,只要在教材中出现过的,不仅要记牢,而且要适当延展;平时做文言文阅读,要对文本中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 2.要运用好分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如与科举制度有关的词语: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士、太傅。可以一记记一串。 3.做到真正理解了这个专有常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能囫囵吞枣。如该词语出现的朝代、事物性质、职责范围等。,精练点拨,二、理解 必须要结合三个语境理解: 1.文本语境。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2.教材语境。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3.生活语境。当遇到陌生的文化常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中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三、答题 1.调动积累,认定错项 古代文化常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做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 2.利用语境,巧妙排除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首相”一词,“首相韩琦每咨访焉”,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3.剖析语素,分析结构 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词、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 4.遇生判对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生疏的文化常识,可能为非选选项。,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阴,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城节。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世祖即位,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精练再做,1,2,3,4,5,A.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 “高祖”。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又称为 “太守”。 C.“卿”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可以是对人的尊称;文中用于古代上级 称下级。 D.东宫是古代汉族政权宮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 为太子住处。,答案,解析,解析 “最高军事长官”错,刺史为最高军政长官。,1,2,3,4,5,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父叔四人并早殁,昆季之中,孝穆居长。抚训诸弟,有如同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参军,转七徒主簿。大统五年,行武功郡事,迁使持节、本将军,行岐州刺史、当州都督。孝穆下车之日,户止三千。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每岁考绩,为天下最。孝闵帝践阼,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子,增邑通一千户。 A.昆季,即兄弟,与手足、昆仲近义,长为昆,幼为季。 B.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代指入任为官。 C.下车,原义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后指官吏退休。 D.践阼,亦作“践胙”“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答案,解析,解析 “下车”指官吏到任。,1,2,3,4,5,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耿秉字伯初,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乏,稍迁少府。,1,2,3,4,5,A.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于 汉,北匈奴从漠北西迁。 B.食邑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卿大夫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帝王纪年是一种重要的古代纪年法,分为年号纪年和按照帝王即位年 次纪年两种,文中“永元二年”就属于后一种。 D.征辟是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辟是中央和地 方长官自用僚属。,答案,解析,解析 “永元二年”属于年号纪年。,1,2,3,4,5,解析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会行都火,应诏曰:“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上读之感动,它日星变求言,复申前说。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 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 变化叫“星变”。,答案,解析,1,2,3,4,5,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顺德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素为高祖亲厚。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大将军府建,拜统军。俄以受赇为有司劾发,帝曰:“顺德元勋外戚,爵隆位厚至矣”因赐帛数十愧切之。卒,封邳国公,加赠开府仪同三司。,1,2,3,4,5,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 常是给开国皇帝的。 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 行政制度的总称。 C.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 的兄弟也称国舅。 D.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朝代不同,三司所指 部门和职能也不同。,答案,解析,解析 “嫔妃的兄弟也称国舅”错,在封建时代,嫔妃不算皇帝的妻子,自然其兄弟也不能称国舅。,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