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7291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气瓶的安全存放与处理燃气和氧气一般以高压贮存于气瓶内,燃气如乙炔、氢气和丙烷等皆为易燃气体,兼且乙炔本身并不稳定,能在缺氧或缺空气的情况下剧烈地分解,因此,存放及处理气瓶的安全方法应包括以下各点:接收气瓶时,确保该气瓶是用适当的颜色、附有正确的标签、及并无漏气迹象。将气瓶存放于阴凉和通风的地方,远离任何热源或火种;使用中的气瓶亦应与进行焊接及切割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无论在贮存或使用期间,须将气瓶竖立安放,并稳固地固定于坚稳的支撑物上。在切实可行范围内,把贮存气瓶的数量减至最低,并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小心处理气瓶,切勿抛掷或猛力加以碰撞。若发现气瓶受到损坏,立即通知供货商。移动气瓶时,应使用特为此而设计的有轮手推车,并把气瓶稳固地系于手推车上,以防止气阀受到损坏及减低受伤的危险。保障健康与通风设备进行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时,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施和安全工作程序,能减低由辐射和体力处理操作所导致的灼伤及其它损伤等危险,至于减低由过程发出的危险烟雾或气体而危害健康方面,则应首先采用合适的工程控制措施通风设备。通风设备为清除过程中发出的危险烟雾和气体,及为工人供应新鲜空气,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所需的通风设备应依据工地环境、工作量及过程中发出的危险烟雾或气体等因素来评估,而危险烟雾则包括由铅、镉、铍和锌等金属所衍生的烟雾。一般的通风设备当该焊接及切割工作并不经常进行且短暂,同时不会发出有毒烟雾,并在空旷地方或通风良好的厂房内进行,一般的通风设备(以采用机械方法为佳)已足应付所需。局部抽气若该焊接及切割工作涉及繁重的户内生产,或过程发出有毒烟雾或气体,则须采用局部抽气的通风设备,而抽气罩应设于尽可能接近该作业的位置,以便有效地排去有毒烟雾。个人防护用品眼部防护以氧炔火焰进行的焊接及切割工作为工厂安全卫生条例的指明工序,工厂须为进行该工序及可能受到影响的工人适当地提供以下的眼部防护:认可护眼用具,如眼罩、面盔、眼镜、面罩等;认可护盾,如头盔、手提护盾等;或认可固定护盾,如护屏等。防护衣物防护衣物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工人,免受吹管的火焰、灼热的熔渣或工件所灼伤,应依据该焊接及切割工作的工作量、性质及位置而选用适当的防护衣物,包括面罩、围裙、手套、安全鞋、鞋罩等。为使工人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呼吸器能提供额外的保护,但采用呼吸器只可作为辅助而并非替代有效的通风系统。在密闭空间进行焊接及切割工作时,除设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外,亦应为工人提供供气式呼吸器。一般安全工作方法以下的工作方法,为订立一套适用于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的安全作业程序,提供一般性的指引:作业前的准备评估有关作业的危险情况,以便选用适当的工程控制措施及个人防护设备,特别注意个别工序的情况,如处理大型工件、高空作业、密闭空间内作业等。订立安全作业程序。为工人提供指导及培训。确保工作的地方洁净,并已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进行设备的用前检查。作业期间配戴个人防护设备及依循安全作业程序行事。小心处理已点着的吹管,不得把它悬挂于气瓶上,甚或短暂地无人看管下摆放。作业后熄灭吹管的火焰。关闭燃气及氧气等气瓶的阀门。确保熔渣、火花及工件经已完全冷却,方可离开工作地点。在密闭空间内作业在密闭空间内进行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应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在该等地方内,积聚泄漏气体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同时切割所生烟雾的危害性亦较显著。采用工作许可证制度,并遵从在密闭空间内工作的安全要求。提供新鲜空气通风及抽除烟雾的系统,并为任何在密闭空间内工作的工人提供供气式呼吸器。可行情况下,不得把气瓶放进密闭空间;假若有此需要,则应把放进密闭空间的气瓶数量减至最低,于停工时搬离该地。设备的检查与保养设备的用前检查每次开展焊接或切割作业前,必须检查各设备和安全装置经已安装正确并已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设备的用前检查包括:确保各气瓶已装有正确类型的压力调节器,并已正确地接驳至吹管;检查气喉是否有缺陷或损坏情况,如破口、裂缝及磨损等,若有需要,应由合资格人士更换或修补;用肥皂液检查所有气道接驳位是否有漏气迹象;确保气喉摆放的方法不会使气喉严重屈曲,或被其它重型设备辗过,以避免气流被堵塞或气喉受到损坏。除用前检查外,应定期检验所有设备是否有缺陷或运作不正常的情况,检验的频率视乎该设备的使用量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如工作环境的侵蚀性质等。应即停用任何有缺陷或受到损坏的设备,并由合资格人士修理(如适用的话)。设备的定期检验应包括检查以下的缺陷:压力调节器内部漏气;压力仪表运作不正常;燃烧产物在防止回火安全掣内积聚,形成气流减慢;止回阀运作不正常,以致不能制止气体逆流;吹管有缺陷,如内部漏气、喷嘴堵塞等。紧急程序应订立紧急程序,以便工人面对危险时能有所依循。该程序应包括有关指引,向工人解释何时及如何停止工作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撤离工作场地。以下列举的是在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紧急情况,及其应变行动:若在吹管发生持续的回火,则首先关闭吹管的氧气阀,接着为燃气阀,再后关掉各气瓶的阀门;调查起因并纠正错误;待吹管完全冷却后,方可重新点火。若回火蔓延至气喉和供气设备,或气喉起火或爆炸,或于压力调节器接驳处起火,则关闭气瓶的阀门,隔离燃气及氧气供应,但只能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此步骤;可尝试用灭火器具将火控制,但只能在无构成身体损伤的情况下试图灭火;启动火警警号及向消防处求救。若火警涉及乙炔气瓶,则应交由消防处的消防员处理。但在情况许可下,可适当地采取以下的初步措施:用水喷洒气瓶以便使其冷却,但只能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此步骤;关闭气瓶阀门将火控制,但只能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此步骤;启动火警警号或利用其它方法,疏散建筑物内的人。切勿试图移动曾涉火警或曾受邻近火警的热力所影响的乙炔气瓶,就算气瓶看似经已冷却,移动该气瓶亦可能引起爆炸!指导及培训所有涉及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作业的人士,应在有关该项工作的安全与健康方面,无论正常作业过程或危急时的应变,皆曾受全面的指导及培训,其内容应适当地包括:气体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的危险;如何选用和操作有关的设备;安全装置的作用及其局限;如何选用和操作有关的通风系统和个人防护设备及其局限;安全作业程序;紧急程序;与个别工序有关的其它方面,如大型工件的体力处理操作;在高空或密闭空间工作的安全作业程序。危险行为在业内,曾经发生多宗严重事故,皆由不正确使用氧气、气体分瓶和将气瓶加热等危险行为所引致。不正确使用氧气氧气接触可燃物料时可发生爆炸,切勿把氧气作以下的用途:提供高压的气流或作为压缩空气的代用气体,如清除管道的堵塞、推动气动工具等;喷吹衣物、设备或工作范围作除尘之用;替代空气作为密闭空间的通风;使工作范围或空间的空气清新。气体分瓶将一个气瓶接驳到其它装有气体的气瓶或气体供应,以便把气体注入该气瓶内(又称气体分瓶),是极为危险的行为,遇有以下情况可发生爆炸:气喉管道或其接驳位或所涉及的气瓶不能抵受分瓶时的高压;分瓶涉及把不兼容的物质混合,如把氧气注入乙炔气瓶等。第 8 页 共 10 页气瓶的安全检查内容气瓶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主要是指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从安全角度看,气瓶与其它压力容器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一是,气瓶内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压力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设计要求以60时的瓶内压力作为设计压力;二是,由于气瓶直径小,无法进行内部检查,因此,对耐压试验要求高,即要求的试验压力比一般压力容器的要高,试验压力要求为设计压力的1.5倍。气瓶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瓶内承受压力高,应力状况复杂,瓶内介质种类多且性质各异;再加上气瓶流动范围广,使用条件恶劣等危险因素较多,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应加强对气瓶的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应包括:(1)气瓶的产权单位应建立气瓶管理档案,包括:制造单位,气瓶编号,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气瓶改装记录,充装使用记录,定期检验证与记录,气瓶判废通知书及管理责任人等。(2)气瓶使用单位必须对气瓶的人库与发放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定检周期、外观检查,人、出库时间和领用单位,管理责任人等。(3)必须在检验周期内使用。(4)外观无缺陷,无机械性损伤和严重腐蚀。(5)表面漆色,字样和色环标记应符合规定。(6)瓶帽、瓶阀,易熔合金塞,底脚圈及防振动圈等附件应完好。(7)气瓶应储存于气瓶专用库内,库房应符合有关规定,库房门口应有醒目的安全标志。(8)库房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有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库内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不允许有通往室外的沟道等。(9)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10)空、实瓶应分开放置,有明显的标记并保持间距1.5m以上。且防倾倒措施可靠。(11)盛装毒性气体或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以及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库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护具或消防器材。(12)作业现场气瓶同一地点放置数量不应超过五瓶;若超过五瓶,但不超过二十瓶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超过二十瓶以上时,必须设置二级瓶库。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