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7116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机械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检查浇注机电器、翻转部分、往返运行部分是否正常。非浇注机操作人员,一律不准随意开停机及操作。开机前必须确认运行区域内无人操作。2)浇包内铁水不得太满,应按规定低于出铁口150以下;浇注包的进出不到位不允许进行纵移和挂包,浇包应挂牢固后才能开始浇注;浇注时必须对准砂箱浇口,才能翻转浇注;浇注过程中控制好速度,以防铁水飞溅。3)不允许在工控机中安装其它非工作软件,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运行程序。设备控制按钮、限位、安全开关等禁止拆除或短接。4)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请修,挂好警示牌,禁止在设备运作时进入轨道内作业.设备禁止带病运行。5)浇包在滚道处的检测开关,不允许随意更动位置和无信号工作,以防误挂包导致事故。6)经常检查浇包挂钩处有无挂渣,有时要及时清理。7)及时检查浇包里的炉衬材料的完好情况,谨防浇包漏底,以避免设备及人员事故。8)及时清理设备和轨道上铁豆及杂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清扫时人不许进入包盖下方。9)在控制室操作浇注时,不准吸烟操作,要注意观察。浇注线旁边有人时,不准浇注,应鸣警笛示警;浇注完毕,人员严禁靠近砂箱,防止反喷造成人身伤害。10)孕育剂添加时应先停车。11)浇注完毕,翻转复位后,才能切断电源,吊离浇包。12)正确使用浇注线排烟装置;定期对浇注机检查、维护保养,安全使用。第 3 页 共 8 页机械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安全使用与维护液压传动有结构简单,质量稳定、机械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等诸多优点。因此,目前许多大,中型机械都采用液压传动系统,但是液压技术也存在漏油,油温变化影响运行速度的控制、噪声等缺点。如何更安全、高效地使液压机械运行,根据系统压力,运行速度、工作油量、环境温度正确地选用液压油,合理地使用与维护,长期保持油液优良的工作性能,发挥最优的工作效能,才是工作的关键。针对这一点,平时要按规范操作,科学的管理。并采取以下一些预防措施。防止污染杂质混入液压油(1)液压用油、油桶要设置在干净安全的地方,加强管理。所用的油桶,滤油机,油漏斗、油管等都应保持干净。装运液压油的油桶必须事先清洗干净,油桶需专用,不要与其他油桶混杂。(2)液压机械应经常保持清洁,为防止灰尘杂物落入油液中,油箱应加盖密封。(3)油箱中的油液应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在换油时,应将油箱底部积存的污物杂质去掉,将油箱清洗干净。油液污染度的简易鉴别方法有:(1)目力视察。人的正常视力极限一般为40m左右。因此,油液中污物杂质的颗粒尺寸大于40m时,人的眼力即能看到,当目力能直接观察到污物质时,说明工作油已经很脏了,必须更换。(2)试管相比。用试管把新油和使用油加以比较,如发现使用的油颜色呈现黑色并有恶臭时,必须更换。如颜色没有变化而混浊时,说明油液中含有水分,经过澄清排除水分后,油液可继续使用。如透明色变浅而没有恶臭时,可能混入了异种油,只要粘度适当,也可以继续使用。(3)取一滴使用油加热后放在试验用滤纸当中,并使之往下滴,如存在固态杂质时,在滤纸上将残留薄黑色斑点,这说明油液所含杂质较多,不宜继续使用。(4)要查明油液是否含用水分,可将一铁板加热至250。C左右,往铁板上滴一滴使用油,如有爆裂声,说明含有水分。没有水分的油液是无声燃烧的。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为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在使用和维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经常检查油箱中油面高度,保持有足够的油量。(2)在工作过程中,油液会损耗,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同规格油液。(3)即使在最低油面时,吸油管1:3和回油管口也应保持在油面以下。(4)使用性能良好的密封件,失效的密封装置应及时更换,管接头及各接合面处的螺钉都要拧紧。(5)在使用中尽量防止系统中各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或形成局部真空。(6)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排除空气,有的油缸在其上部设有排气阀。在机器未开动前,应将排气阀打开,使油缸在最大行程范围内往复运动几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7)在更换油箱中的油液后,应开动机器循环运转几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防止水分混入液压系统(1)存放液压油的油桶底部有水,尤其是油桶露天放置时,更要特别注意。(2)混入系统中的空气含有的水汽冷凝成水。根据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要经常注意从油箱的放油塞处将水排除(水的密度比油大,水往往沉在油箱底部)。防止油温过高从维护使用方面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1)经常注意保持油箱中的设计油量。一般要求油面高度达到油箱高度的80,以满足油箱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和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新机第一次装油时,应将油箱装满,在起动运转几分钟后,油液进入管道和油缸,油面会下降。因此,要再补充一部分油。(2)经常保持液压的机械清洁,及时清除油箱、管路外部的脏物,以利于散热冷却。(3)在保证液压机械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油泵压力应调至最低工作压力,以减少能量损耗。(4)根据使用的油泵的具体要求和不同季节选用粘度适宜的液压油。(5)经常保持油液洁净,及时更换使用到期的液压油。防止液压系统泄漏由于设计、制造、装配、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原因,液压系统的泄漏一般来说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在新机刚使用时。泄漏现象更为突出。泄漏严重。使油液损失,压力不足,油缸动作迟缓无力,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必须分析泄漏的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则泄漏现象可以大大减少。液压系统的泄漏。可分为外漏与内漏。外漏主要是向外部泄漏,例如管漏和缸漏。内漏要是在元件内部从高压腔向低压腔的泄漏,它直接影响到元件的性能。(1)铸件的焊件要保证质量,有条件时,液压件在装配前要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的压力要达到最高工作压力的150200。(2)安装各种接头时,一定要使紧固螺母与接头上的螺纹配合适当。特别是第一次安装时,要去掉毛刺,否则,带毛刺硬性拧紧,会把螺纹挤坏,留下后患。装接头时,可先用手拧紧密封面接触,手拧不动时。表示密封面已接触上,然后再用扳手拧紧。(3)选用粘度合适的液压油,有较好的粘温性能。(4)要定期检查泵、阀油缸等元件中运动部位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5)要保证油封和密封件的质量,材质、几何形状和精度要符合设计要求。(6)各种液压元件安装密封件和沟槽尺寸要按设计精度要求加工。(7)各种密封圈特别是在0型密封圈规格很多,而且相邻尺寸的直径差别不大,凭目力较难分辨。因此,各种规格的密封圈应标明尺寸,分别储存,避免大小混杂。换装时便于按规定尺寸选用,不能以小代大或以大代小。安装时不要用带棱角的工具,以防划伤密封件。O型密封圈装好后不能有扭曲现象。U、V、Y形等有方向性的密封圈,安装时要注意方向,不要装反。换下的废旧密封圈要及时放在一边,不能新旧混淆,以免换装时弄错而造成返工。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