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之陈子昂.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26707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之陈子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陈子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陈子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讲学习要点,武周诗坛,唐代社会背景 经济繁荣 政治开明 文化开放 生活方式多元 庶族地主阶层兴起,武周诗坛,初唐后期诗人群体 (一)台阁诗人为新体制的形成做出贡献。代表:“文章四友”(诗律诗意的研练)、“沈宋”(沈佺期、宋之问五律定型) (二)宫廷外诗人为新诗境的出现做出贡献。代表:“四杰”、陈子昂等。,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他论诗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文学以来偏重形式的倾向和绮靡文风,主张 恢复“诗言志”的风雅传统,是召唤新时代刚健文风的重要代表,而且他的诗歌成就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content,人物生平,人物轶事,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 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 (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 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 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 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 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 时帝京斐然瞩目。,人物轶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 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 使 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 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 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 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人物评价,人物评价,主要作品,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品赏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出兵,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此时的陈子昂,满怀悲愤,“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 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组诗中,诗人慷慨怀古,把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展放于 宏阔的历史背景中,风格深沉悲壮,一扫齐梁以来绮靡病态 的诗风。不仅如此,这首诗唱出了历代志士仁人壮志难酬的 忧愤,知遇难逢的孤独,时不我待的焦灼,悲怆中激荡着豪 情,质朴中蕴含着深思,成为一首震振人心的千古绝唱。,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诗,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感遇(其二十九),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恨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