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七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即用词恰当,表意明确。是对语言运用质量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 “鲜明”即意图清晰,态度明朗。就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地告诉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考点透视,“生动”即语言讲究,表现力强。就是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等。 对“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既可以是单项的,如在词语选择上进行考查,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如在语段压缩、图文转换、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进行综合考查。,【例1】 (2013重庆卷)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_,名题导练,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该题针对社会热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 答案:(示例)(1)心头常亮红绿灯 安全行驶伴人生 (2)爱妻爱子爱家庭 无视交规等于零 (3)实线虚线斑马线 都是生命安全线 借题发挥: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把握主题,然后要注意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可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及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例2】 (2012广东卷)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含标点符号)。 _ 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及准确、鲜明、生动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首先明确语段写作的主题。根据“四季花卉”、“摄影”、“前言”等信息可知,应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作品展的功能、目的及意义,以吸引观众前去观赏。其次,注意前后连贯,运用修辞和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花是大地的语言,是四季的歌吟,是飘荡在时光里的音符。它华丽、优美,却又难以挽留。花卉摄影是录音机,它发现、捕捉流逝之美,并让它们重生,凝固为永恒。华南七中学生会为我们呈现了一段视觉的音乐,让我们尽情地聆听吧。(排比、比喻、通感),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须注意三点:明确写作的主题;不遗漏内容要点;表达准确顺畅,符合修辞及字数等要求。,【例3】 (2011湖北卷)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符合场景;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不超过20字。 _ 解析:注意审题,关键话题是“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场景是“禁烟提示牌”中的温馨提示语,拟写时一定要体现这两点。句式应简单,语言应简洁、有警示性。 答案:(示例一)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 (示例二)书香何需烟草香。,借题发挥:写此类提示语,要注意题目明显的或暗含的要求:内容、形式、场景。语言表达要简明、生动、得体,还要温馨。,一、语言表达准确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具体表现有在语言运用中要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本考点在运用试题的多种题型中均有考查。,【例1】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现面目”“留丰神”,表现了摄影的特点。写的是学术研究。“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是说书信。句形象地写出了演员的特点。 答案: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二、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文意,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例2】 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6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的能力。首先要观点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褒贬;其次应该从拾金不昧的动机着手分析;还应该注意这是母子间的对话,语气要委婉。 答案:儿子,妈妈觉得这样不好。拾金不昧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今天捡到的钱理应尽快还给人家,而不是为了让老师加分,你说对吗?,三、语言表达生动 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因而要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亲见亲闻、身临其境之感;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例3】 请你用具体的意象置换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对抽象概念“美丽”的表述生动起来。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生动的能力,也属于扩展语句题。原句后两句话虽然都表现了自信所带来的“美丽”,但只是一般的概念,“美丽”抽象而模糊。要使“美丽”这一概念生动起来,就要修改“美丽”的修饰语,用具体可感的诗意般的意象来替换、演绎“无所畏惧”“永不退缩”两个修饰语。 答案:(示例)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霜重枫独红、雪压梅更傲的美丽,一种雨燕迎风上、海鸥破浪飞的美丽。,做准确、鲜明、生动类型的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选用词语不恰当。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同时还应使用表现力强、色彩浓重的词语,让语言更生动。 2.选用句式不恰当。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句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的问题。,3.未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词语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的修辞手法。,四、常用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 比喻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喻乙事物。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 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 广场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如:,“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博喻。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同一个本体。如: 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2.比拟 (1)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甲物当做乙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拟人(把物当人来写)。如: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如: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3)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如: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材料代本体。如: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标志代本体。如: 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如: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号代本人。如: 芦柴棒,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代抽象。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如: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使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借代的借体必须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看就明白所称的事物。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符合“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替。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 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缩小夸张。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如: 未饮心先醉,眼中无泪,心内成灰。 (3)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强语言的生动性。,5.对偶 (1)对偶的特点。 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2)对偶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对偶的作用。 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 (1)排比的特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2)排比的作用。 加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反复 (1)反复的特点。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2)反复的作用。 常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 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8.设问 (1)设问的特点。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设问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2)设问的作用。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修辞手法。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标题,这种标题能够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力、启发读者思索,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设问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种修辞手法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于在长一点的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9.反问 (1)反问的特点。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反问的作用。 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使语句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准确”题的解题方法 考查语言运用表达的“准确”,主要表现在词语运用上。解题时要注意词语运用是否符合情境、事理、场合、心理、程度、对象等。 1情境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合适,还是用“敲”合适呢?如果在白天,与李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在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又是幽居,因此“敲”门更符合情境。,2.事理 如“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其中的“砌”用得不准确。“砌”是层层垒起之意,用颗粒状的珍珠来“砌成”,不大可能。可把“砌”换作“缀”,它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可形象地描绘出洞庭的新气象。 3.场合 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要注意转述时间、场合、对象等具体情况。,4.心理 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更”字用得很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已发生变故的惶恐心理。 5.程度 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中“收集”用得不准确。“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更准确。,6.对象 如“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宰杀、解剖”用得不准,因为宰杀、解剖的只能是牛羊,而不是牛羊的肉。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合理、句子的完整等。,【例1】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重温先生的教诲吧!,解析:此题语段的对象是中学生,处“先生们,女士们”的称呼不合情理,与对象身份不合。三处语序不当,“苍松翠柏”“青山绿水”两句应放在一起才更符合观察顺序。处“故地重游”与第一句的“第一次”矛盾。 答案:(1)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2)处与处对调,或处与处对调。(3)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1)将缺漏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中。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解析:(1)首先要看懂两个“如果说那么”句式,选择的词语应注意与前一句“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的对应关系;(2)注意与“压缩”“承载”的特征相合的语境。 答案:(1)年轮(或“纹路”“纹理”等) (2)不能互换。理由:“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文中“压缩”正好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合,“承载”正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合。,二、“鲜明”题的解题方法 1恰当选用词语 恰当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多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表达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时,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表达。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例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用语不当,请你指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鲜明、准确。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解析:“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中“一定的”不能准确表达事态的严重程度;“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中“停用”也是欠准确的,态度不鲜明,只有抓住“销售”和“使用”两个环节,才能彻底根除亮菌甲素注射液带来的危害。“不大理会”和“批评”分量太轻,态度也不鲜明。 答案:“一定的”改为“严重的”。“停用”改为“停止销售和使用”。“不大理会”改为“不顾”。“批评”改为“谴责”。,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时,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句意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散句形式多样,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例4】 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须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观点有的放矢,使用反问句。(不超过30个字) (1)赞成者说:_ (2)质疑者说:_,解析:这道题把话题、内容和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考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和变换,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考生要分别站在“赞成者”和“质疑者”的立场来陈述自己的看法,并且有句式的要求(这也是此类表达的常规),相互“交流”的意图很明显。从答题来说,赞成的理由一般是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进行反驳。 答案:(1)由家长接送,既可节省孩子的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2)难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或: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度。 三、“生动”题的解题方法 1借助句式 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使用。,【例5】 春蕾文学社要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报告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则开场白。要求:彰显主题,巧用修辞,语言有文采。开场白的思路要求是:名著是名著是读名著读名著(100字以内) 解析:解答的关键点是:其一,符合开场白的形式和需要;其二,因为题干中句式的限制,所以必须采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示例)名著是历史天空中璀璨的星辰,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光芒;名著是岁月长河中晶莹的水滴,折射着时代动人的光彩。读名著是和渊博的智者交谈,读名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春蕾文学社“读名著、谈感受”报告会正式开始!,2借助修辞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还可以增强语势。 【例6】 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认真观察剪纸画,看它是如何来表现两个人物之间“情深”这一主题的。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要重点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答案: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3借助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如:“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的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白日做梦。”与一般的表述相比,运用俗语“临时抱佛脚”和惯用语“开夜车”,显得格外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