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3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226344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3篇【篇一】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代表反映民意、依法履职的重要途径,是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提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南开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区域实际,对新形势下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进行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一、注重工作实践,健全联络机制(一)完善工作制度。我区早在XX年、XX年就先后通过了关于代表密切联系选民、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决定和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暂行办法,20XX年又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保障措施等,规范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之间、各级代表之间、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事宜,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针对“一府两院”有关部门对联系代表工作没有专人负责、与代表联系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探索在“一府两院”相关部门建立“代表工作联系人”制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代表工作联系人以汇报工作、回答询问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密切了代表与“一府两院”的联系,对发挥代表作用,保障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建全联系网络。组建了选民联系网,向选民联系人发放聘书和代表“四公开”(公开代表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办公地点)联系卡,向代表发放代表联系手册,进一步明确代表和选民联系人的职责、任务和联系方式。畅通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增强了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的意识。建立了市、区人大代表联系网,每一位市人大代表都有一个联系的街代表组,街代表组适时邀请市代表参加区代表活动,加强了市、区代表的联系,对于不属于本区范围内的问题,可通过市人大代表向市管单位反映。这样,既方便了选民向市、区代表及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有利于市代表接受选举单位的监督,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作用。(三)提升代表工作平台建设水平。2014年制定了关于在选区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意见,20XX年实现了12个街道、115个选区“家站设置全覆盖”。建立并认真执行代表签到、活动记录、选民反映情况登记处理和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动员全区人大代表深入选区、深入群众,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区委、区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决议、决定,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XX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选区建站“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24个示范代表工作站。主任会议成员深入12个街道走访调研,实地查看各工作站硬件建设情况,查阅活动记录,深入推进示范代表工作站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搭建有效载体,支持和保障代表深入选区、深入群众,与居民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倾听选民心声,反映人民意愿,推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四)拓展联系内容和渠道。注意始终将中央精神和市委、区委的重要决策,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作为联系的固定内容并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新精神、新思路、新要求及时纳入联系内容。结合“创文创卫”“双万双服”等活动要求,组织代表围绕关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选区走访选民,利用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人民关切。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区人大常委会网站、代表工作微信群、QQ群等电子交互平台,完善信息发布、联系代表、回应关切等功能,增强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互动。建立了代表议案建议在线办理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内容数据化、办理网络化、督办在线化、结果公开化,支持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功能,为人大代表搭建高效简捷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同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办理工作透明度。二、坚持问题导向,剖析存在问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代表的主动性不强,二是群众的认同感不强,三是联系的实效性不强。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法律规定不完善。作为专门规范代表权利义务和履职行为的代表法,对于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规定较为原则,加之地方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制度、程序、量化标准和刚性约束,联系活动在实际中容易流于形式。二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代表是兼职,往往因忙于本职工作,在履行代表职务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再加上在监督代表联系群众方面缺乏操作性强的约束激励机制,对联系群众活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代表对于“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没有真正认识到位。三是代表联络群众的保障有所欠缺。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的活动缺乏周到服务、有力组织,部分代表单位无法保障代表联系选民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限制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三、加强工作思考,明确用力方向(一)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政治意识。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代表履行职务的内在需要。代表提出议案、建议,行使选举、表决、监督等权力,都必须以联系人民群众为前提和基础,以人民群众的意志为依据。只有建立在广泛联系群众、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代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代表意识,不断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代表联系群众的能力水平。根据代表不同的职业特点,分别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有计划、多形式的培训,在提升人大代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提高议案、建议和调研报告质量,如何解答处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能力方面下功夫,使人大代表更充分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了解区域重点工作进展和相关信息资料,更好地与人民群众沟通,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不断提高代表联系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代表走访选民、向选民述职评议和联系选民的激励约束和绩效考评制度。细化代表联系选民的时间、内容与实效,规定代表每年走访选民的频次和人数,组织代表定点、定期以社区代表工作站等为平台,集中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定期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评议,保证联系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促进代表增强责任意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四)注重服务保障,夯实代表联系群众的基础平台。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关心代表生活,帮助代表排忧解难,积极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条件。创新联系方式,充分利用人大网站、电子信箱、微信等传媒手段,促进代表与群众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代表联系群众情况及成效,展示树立人大代表良好形象,赢得全社会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支持和尊重,为代表联系群众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篇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对坚持人民民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央深改组、全国和省人大先后对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履职、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质量必须牢牢抓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个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永安市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等工作平台建设实践情况,对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一、我市推进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回顾我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室建设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摸索阶段。该项工作始于2009年底的“人大代表活动站”,在试点基础上全市各乡镇街道在乡镇街道所在地建设了“人大代表活动站”,并按片区探索逐步设立“片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二是试行阶段。20XX年5月,提出“阵地建设有新突破、服务群众有新举措、代表活动有新要求、履职能力有新提升”的“四新”要求,在乡镇街道推动建立了“人大代表服务中心”,在部分村居建立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点”,探索拓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新途径。三是部署和推进阶段。闽常办综20XX79号文下发后,通过专题调研、联席会、现场推进会、制定活动小组工作意见等,多举措部署、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不断改进代表活动小组的管理和活动制度。综观前期工作情况,经调研了解,工作推进进度不一、联系群众机制不足、代表参与性发动不够等问题明显,活动室建设可以说尚处于前期搭架子建平台、从坐班安排起步阶段,在联系群众的频度、广度、深度和效果上谋划不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当前大多数地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问题的一个小缩影,总体上看,当前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与驱动力问题,以及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实效性等问题,都有待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二、新时代下做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与实践困境人大代表是人民依法选举产生的权利代理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自身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法定义不容辞的责任;既是协商民主制度的需要,也是履职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综观当前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笔者认为以下实践困境有待突破:一是被动参与联系为主,联系群众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为什么联系”的问题没有解决。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仍显被动,基本处于“触一下、动一下”的状态,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中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失声现象。说到底,是代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解决好代表职务责任与代表谁的问题。二是联系形式相对单一,联系群众代表主体地位不突出,“怎么样联系”的问题没有解决。常见的联系方式如接待群众来访、固定挂包联系户、设立代表信箱公布联系方式、向选民述职及集体视察调研等,群众的从属位置为主,缺乏双向度的互动过程,多重身份下代表履职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彰显不明。三是民意落实渠道不畅,联系群众的成果转化动力不足,“联系后怎么办”的问题没有解决。怎样让联系群众工作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超出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能与实际能力,是需实践回答的问题。四是依法履职能力有欠缺,组织服务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实效性常态化”机制没有跟进。总体而言,履职的活动缺乏周到服务和有力组织保障体系,形不成“拳头”效应,后续常态化推进有隐忧。三、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路径思考完善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推动“四造”,带动“十二个起来”。(一)锻造闭会履职“方向盘”,破解闭会履职困惑建立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关键是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定正确的履职方向,把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建设好,把联系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在实干中回答闭会期间如何履好职的问题。1.平台建设建管并重,让代表“动起来”。平台只是为代表提供了一个履职载体,搭建平台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实施机制,推动平台活动进入良性轨道。首要的,是固化代表联系群众的履职路径,落细落实工作内容。应把“不忘初心为民呼、牢记使命履好职”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担当,把握“同原选区选民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原则,不断坐实联系对象,充实活动形式,以扎实的履职之举,用实际行动书写“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时代篇章。其次,要定位和把握平台窗口,强化常态工作机制。闭会期间至少应强化平台一定周期内的代表“四日”活动,即:接待日、访民日、学习日、议政日等,让选民知其行、见其人、闻其声。2.主题活动重点突出,让活动“实起来”。围绕代表履职和反映群众意见,代表应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深化联系群众内容,最好有重点、有主题、有特色。可以人大代表基层行为着眼点,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刷出代表的存在感;可以发挥代表小组作用为根本,让代表小组活动多起来、实起来,让代表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多给代表出题目、下任务,也会倒逼人大代表带着问题去主动联系选民,带着任务去积极履职。3.社情民意有序传送,让民声“响起来”。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代表的权利;与选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也是代表的义务。一方面,要引导代表通过建议批评意见发声,增强代表处理社情民意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人大工作部门规范社情民意的处理机制,实现代表由“传话筒”到“过滤器”的转变。(二)打造社情民意“回音壁”,培育代表履职文化生活中三个现象笔者颇有感触:一是全国“两会”前后宣传声势浩大,全国“两会”已成为近年来两会前后备受关注的热点词;二是地方两会社会关注度传递出的声音普遍不大;三是代表换届选举时宣传工作轰轰烈烈,选举后却寂静无声。以上现象,无形中拷问着地方人大工作及代表履职文化。建议:4.设立代表园地专栏,将故事“讲起来”。建议打造一堵代表园地的“文化墙”,定期登载人大代表的系列活动及为民解忧的事例,展示人大工作与代表履职的情况,讲好代表履职故事,构筑起代表在履职的亮丽风景线。这不仅是代表实绩的展示、代表影响力的体现,更是对代表履职的监督,它有利于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代表从“要我联系”到“我要联系”;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倒逼“一府一委两院”将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5.弘扬代表履职文化,将责任“扛起来”。文化是人的心灵导向,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文化概念不断外化为行为。要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一是有必要凝炼出能为世人广泛接受的人大代表文化,让代表“潜移默化”受到文化熏陶,认清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二是要象抓代表换届选举一样抓好人大和代表工作的宣传,增强社会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营造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诉求通过人大制度特有行权模式加以解决。6.网络平台助力前行,将素质“强起来”。网络平台助手,也可较好地解决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强人大政务信息网络透明度,建立人大及“一府一委两院”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的快捷渠道,畅通代表知情知政和反映问题的渠道,使代表既能及时了解政情,又方便反映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履职”新模式延伸代表工作触角,集中民意增强实效。(三)织造履职工作“监督台”,强化代表履职责任之前代表工作强调服务保障居多,管理监督很少提及。中发20XX3号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要着力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管理监督。强化管理监督压实责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建议:7.推行代表亮岗履职,将身份“亮起来”。亮出自己的代表身份,既是一种公开,又是一种自律。一方面,亮身份,可以让人民群众知道谁是代表、有问题知道向谁反映和沟通,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另一方面,亮身份,也让代表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不忘自己的代表身份。代表身份亮起来,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责任的表现。建立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需以“营造代表履职氛围,树立代表履职自信”为抓手,让代表“敢亮身份,能亮身份,亮好身份”。8.强化代表述职评议,将监督“树起来”。代表法第45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代表述职评议将代表工作实绩评判权交给群众,有助于在代表和选民群众间架起“连心桥”,通过群众监督助推代表履职尽责。9.完善履职考核管理,将实绩“用起来”。“形象代表”、“哑巴代表”、“挂名代表”始终是多方的诟病。要代表“有为”,必须建立代表履职考核评价机制,引导代表“在其位,谋其政”。江苏南京秦淮区瑞金路街道人大工委、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人大主席团制定的代表“履职清单”,江苏扬州市出台市人大代表履职项目化考核评价办法只用一张A4纸就让代表对自己每年该做些什么“一目了然”等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四)构造履职服务“保障线”,助推桥梁纽带作用筑牢服务保障线,做好组织、服务、协调、保障等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下三方面应作为重点保障内容:10.畅通建议办理机制,将实效“办起来”。人大代表履职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议案建议解决现实问题。代表、群众更关心的是能够解决问题或者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议将代表联系群众反映上来的建议意见等及时纳入办理范畴,把办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落实上,架设代表履职的“幸福桥”。11.加强指导上下联动,将工作“带起来”。宪法和法律把人大上下级关系界定为监督、指导和联系。但就联系而言,总体不够紧密,程序意义大于实体意义。落实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注重发挥好上级人大的引领作用,上下联动,及时总结推广代表履职的典型经验,为密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12.落实履职服务保障,将后勤“管起来”。如今,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场所基本搭建,功能作用要发挥出来,工作成效要体现出来,需要强化人大“两个机关”建设职能,切实解决好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制管人,强化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的保障。【篇三】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张德江在人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仅是对人大代表使命的呼唤,也是当前人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现状和不足(一)联系活动开展不经常、认识不到位。个别代表对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存在嫌麻烦、怕招事的心态。很多代表只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各种活动,有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和开展履职活动只限于参加组织统一安排的活动,缺乏主动与选民联系沟通,平时也较少深入到群众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二)联系范围小、质量不够高。有的代表只联系本单位的群众,与其他群众联系较少,不能最大范围地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有的代表满足于“见见面,说说话”,有完成任务的想法,没有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缺少跟踪问效的韧性,联系质量不够高。(三)代表依法履职能力不够高。有些代表虽然参加了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和有关活动,但由于文化素质、政策理论水平、法律法规知识、分析研究问题能力等比较欠缺,在联系选民中,对群众的疑问不能讲清政策依据法规解疑释惑。看到问题抓不住关键,拿不出对策,提不出有份量的建议。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存在问题的原因(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不够完善。代表法虽然提出了代表联系选民的要求,但对代表联系选民的内容、方式、途径规定的还不够具体。比如,各级人大代表联络机构存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能划分不统一,尤其对其性质、职能、工作方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使联系活动容易被纳入工作作风范畴,缺乏法理上的刚性规定。(二)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群众认为现行法律规定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具体问题,与代表联系再多、再好也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缺乏联系代表的主动性;有的直接选举代表认为自己本身就是群众,而有的间接选举代表认为兼顾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已经不易,很难有充足时间专门从事联系活动;有的代表工作部门同志认为代表履职活动已涉及大量联系群众内容,没必要将联系活动单列出来代推进。(三)组织保障跟进不力。一是虽然出台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相关制度规定,但未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跟进落实,代表开展活动还缺少场所。二是有的满足于传统的联系手段,在新媒体的有效运用、信息平台的深度开发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代表官网活跃度还不够高。三是有的对代表联系活动宣传引导力度不大,致使联系活动缺乏舆论基础和民意基础。三、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和途径(一)加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建设。一、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要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长效化、法制化。代表法明确提出了代表联系选民的要求。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代表联系群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我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并深入推进了“双联”活动。根据每位代表的职业特点、所在地域,按照“1、2、3”的原则,安排每位市人大代表定点联系1个基层单位(社区、村或企业),相对固定联系原选举单位的县区或乡镇人大代表2名、群众3名。为方便工作联系,统一编制印发了双联活动联系手册,发到县区和每个代表,切实增强了代表工作实效。二、建立和完善保障与监督机制,确保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落到实处。只有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督办处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才能得以规范和保障。我市积极完善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全面推进省、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通过制定下发“市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的暂行办法”、“市人大代表履职登记表”,对代表参加活动、联系选民和选举单位、参加培训、开展调研等情况进行记录汇总,加强代表履职监督,进一步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了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市统一印制了代表履职情况登记表提供给每位市人大代表,由其本人或所在代表组召集人帮助做好日常记录,于次年人代会期间交由各县区人代联委集中收齐汇总后上报市人大人代联委。我市还根据省人大部署要求,开展市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我们选择了灌云县和连云区作为试点,率先开展了市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并参考外地市做法,统一设计了述职评议的工作流程和表格样式。去年市人大代表在县区常委会上口头述职6人,书面述职12人。东海县也积极开展了市人大代表向常委会述职工作。(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一、充分利用人大网站、新闻媒体等,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切实尊重保障代表权利,积极支持、密切配合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积极为代表联系群众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代表地位、维护代表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的良好氛围。二、代表要转变工作作风,讲究联系方法。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代表首先要经常活动在群众中间,以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和体察百姓疾苦为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做到思想上息息相通,感情上水乳交融,工作上为民谋利,更好地实现下情上达,上情下转,这样才能提高国家机关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要结合履职实际,拓宽联系渠道。除了固定联系一些群众外,还应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采取走访、接待来访、通信、电话、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网络平台及电子信箱等多种形式,联系群众。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联系群众,履行职责,筑牢人大代表履职的基石,使代表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成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内容。(三)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提供组织保障。一、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抓紧推动建立代表联络站、活动室、联络点等“硬件建设”,重视解决好软硬失衡、建管用脱节等问题。要深度开发资源,确保发挥效益最大化。要发挥已经建好的固定场所的作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不能闲置浪费资源。要在室内醒目位置公示代表的职务、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有事找得到代表。要提倡公开站点全年联系群众活动的计划和内容,鼓励群众采用面对面交谈方式与代表交流。二、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搭建各级人大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网络平台。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搭建各级人大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网络平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大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仅仅把人大信息化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运用,而要把它看成是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和人大制度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何能够更广泛地联系群众,更深入地收集民意,开辟更通畅的渠道让公众了解、监督人大工作,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应该进一步增强人大信息化意识,加快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不仅是一个号召,也是一个要求,更是对百姓利益坚守的最低标准。只有做到这一点,人大代表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戴,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会深深根植于百姓心中,人大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每个代表的职责所在。要始终以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尊重和发挥人大代表在人大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作用,不断推进联系活动开展,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