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DXX-201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26027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GT DXX-201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JTGT DXX-201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JTGT DXX-201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T DXX-201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Lighting of Highway Tunnel(送审稿)(2010年10月08日)2010-xx-xx发布 2010-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Lighting of Highway TunnelJTG/T DXX-2010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2010年XX月XX日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2010 北京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前 言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自2000年6月1日发布实施以来,作为交通行业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有关的首部专业规范,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的科技进步和规范其设计行为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10年来公路隧道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公路隧道种类的增多,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积累了较多经验,伴随各种新型节能照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隧道照明设计应该总结建设经验并吸收当前最新的科技成果。因此,为完善该规范尚未纳入的一些技术内容,适应国家“节能减排”重大国策及隧道建设新的需求,需要对该规范的指标、技术要求等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为此,交通部以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下达了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的编制任务。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已建和在建公路隧道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了全国有关设计单位、运营单位、建设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搜集并分析了大量设计文件、工程技术报告、运营管理报告以及近年来各地所开展的有关隧道照明及节能技术的科研成果,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考虑到我国公路隧道总体技术起步较晚,其基础性工作不足,因此在总结我国经验的基础上又部分采用或借鉴了国外公路隧道照明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本设计细则完全采纳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既考虑到隧道照明技术的节能发展趋势,又考虑到我国照明的技术现状。细则各条文的规定均有可靠的技术依据并以成熟技术为基础编制,对于一些目前我国没有实践经验或不够成熟的技术内容没有纳入或仅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编制中,充分考虑了与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协调性,并保持一致。同时,尽量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的风格编排撰写。本细则主要由总则、术语与符号、一般规定、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出口段照明、应急照明、照明节能、照明计算、照明控制原则等内容组成。本细则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归口,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为使本细则更能符合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邮编:400067)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主要起草人员:II 目 录1 总则12 术语与符号32.1 术语与定义32.2 符号73 一般规定94 入口段照明124.1 入口段亮度124.2 洞外亮度L20(S)124.3 入口段长度Dth134.4 入口段灯具布置144.5 连续隧道的入口段照明145 过渡段照明156 中间段照明166.1 中间段亮度166.2 灯具布置要求166.3 紧急停车带和连接通道照明187 出口段照明198 应急照明209 照明节能219.1 一般规定219.2 隧道光源与灯具219.3 洞内外环境设计239.4 隧道运营调光节能措施2410 照明计算2610.1 资料收集2610.2 照度计算2610.3 亮度计算2710.4 均匀度计算2811 照明控制原则29附录A 光学长隧道长度的计算方法30附录B 路面简化亮度系数32本细则用词说明38附件39-II-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 正文1 总则1.0.1 为给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及其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准则,特制定本细则。1.0.2 本细则适用于山岭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的新建隧道和改建隧道,三、四级公路的新建隧道和改建隧道可参照执行。1.0.3 公路隧道照明应纳入隧道建设总体设计周密考虑,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行车并以经济运营为宗旨。1.0.4 机动车辆在隧道洞口前100m必须开启大灯通过隧道。1.0.5 本细则所采用的设计交通量原则上为由近景设计年限和远景设计年限分别对应的混合车高峰小时交通量。1.0.6 照明设计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与平纵线形、车道数、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洞内装饰等因素。1.0.7 照明设施应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照明设计分期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计划通车年限为起点。1.0.8 照明设计应考虑正常交通工况,洞内发生火灾等异常交通工况。1.0.9 隧道照明系统应实施有效监测及控制,以确保隧道运营安全与节能。1.0.10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使隧道照明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降耗节能、运营环保的要求。1.0.11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条文中所指的有关标准、规范主要有:1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3 JTG H12-2003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4 JTG/T D71-2004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5 JTG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机电工程)6 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7 JGJ/T119-2008 建筑照明设计术语标准2 术语与符号2.1 术语与定义2.1.1 设计交通量N design hourly volume of traffic照明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单位:混合车车辆数每小时每车道(veh/(hln)。2.1.2 照度E illuminance表示被照面上光的强弱的物理量,以被照场所光通量的面积密度来表示。单位:勒克斯(lx)。2.1.3 接近段 access zone隧道洞口外的一段道路,长度为一个照明停车视距。2.1.4 入口段 threshold zone入口段是进入隧道洞口后的第一段。2.1.5 过渡段 transition zone过渡段是隧道内连接入口段的一段,是为了避免入口段照明与内部中间照明之间的急剧变化而设置的照明段。 2.1.6 中间段 interior zone中间段是在行车方向前方连接过渡段的一段。2.1.7 出口段 exit zone出口段是隧道内靠近隧道行车出口的一段。2.1.8 洞外亮度L20(S) adaptation luminance洞外亮度是指在接近段起点一个停车视距处,距地面1.5m高正对洞口方向20视场范围内实测得到的平均亮度。单位:cd/m2。2.1.9 入口段亮度Lth threshold zone luminance在隧道入口段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cd/m2。2.1.10 过渡段亮度Ltr transition zone luminance在隧道过渡段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cd/m2。2.1.11 中间段亮度Lin interior zone luminance在隧道中间段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cd/m2。2.1.12 出口段亮度Lex exit zone luminance在隧道出口区域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cd/m2。2.1.13 应急照明 emergency lighting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2.1.14 逆光照明 contradictory-beam lighting光线沿交通流相反方向照射在物体上的照明。2.1.15 路面平均照度Eav average road surface illuminance是指各照明段范围内全路面所有计算点照度的算术平均值。2.1.16 路面平均亮度Lav average road surface luminance是指各照明段范围内全路面所有计算点亮度的算术平均值。2.1.17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 overall uniformity of road surface luminance各照明段路面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的比值。为了使路面上所有区域都有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提供令人满意的能见度,规定的路面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比值范围。2.1.18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Ul Longitudinal uniformity of road surface luminance沿路面中线上的最小亮度和最大亮度之比。为了提供视觉舒适性,规定的沿路面中线最小亮度和最大亮度比值范围。2.1.19 养护系数M maintenance factor照明系统使用一定时期之后,路面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新安装时在同一路面上所得到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2.1.20 利用系数 utilization factor从灯具中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与灯具中光源的总光通量之比。2.1.21 路面维持平均亮度(照度) maintained average luminance(illuminance) of road surface指路面平均亮度(照度)维持值。它是在计入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的衰减以及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即维护系数)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平均亮度(照度)值。2.1.22 光学长隧道 optically long tunnels驾驶员位于行车道中央、距隧道行车进洞口一个照明停车视距处不能完全看到行车出洞口的、且几何长度不大于500m的短隧道,称为“光学长隧道”。2.2 符号Dth 入口段长度Ds 照明停车视距Eav 路面平均水平照度f 闪烁频率H 灯具光源中心至路面的高度Ic 灯具在计算点的光强值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L 隧道长度L20(S) 洞外亮度Lav 路面的平均亮度Lex 出口段亮度Lin 中间段亮度Lmin 路面最小亮度Lth 入口段亮度 Ltr 过渡段亮度Lmin 路面中线最小亮度Lmax 路面中线最大亮度N 设计交通量M 养护系数S 灯具间距293 一般规定3.0.1 隧道照明评价指标应按下列要求执行:1 公路隧道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频闪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2 路面平均亮度值应为路面维持平均亮度值。3.0.2 设置照明的隧道长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长度大于200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及长度为100m200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光学长隧道”应设置照明;2 长度大于500m的二级公路隧道宜设置照明;3 长度大于100m且不设置照明的隧道宜在路缘或边墙设置自发光诱导设施有源电光诱导标志。3.0.3 隧道照明设计应进行下列调查和资料收集:1 隧址区域地形、洞口朝向、洞口附近视野情况、植被条件、洞外路段的平纵线形和气象状况等环境条件;2 道路等级、隧道长度、平纵线形、洞门结构型式、横断面布置、建筑限界、路面与墙面等土建结构物的设计方案;3 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单向或双向交通、汽车专用或混合通行等交通状况;4 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布置方案及烟雾设计浓度等资料;5 配电所位置、容量,电源电压及其变动幅度等供电条件;6 运营管理方式。3.0.4 隧道照明设计宜按下列顺序实施:1 收集隧道设计有关资料,初勘现场自然环境;2 初步判定或现场测定洞外亮度,必要时制定洞外减光方案;3 分别确定近、远期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的亮度与长度指标,并进行分期实施方案的比选论证,确定合理分期实施方案;4 选择光源与灯具,确定灯具安装方式、位置与角度;5 根据路面材料与灯具光强分布表,计算各段灯具布置间距、路面均匀度等;6 洞口土建完工后,对洞外亮度进行现场实测验核,必要时修正照明设计。3.0.5 单向交通隧道照明可由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出口段照明、洞外引道照明以及洞口接近段减光设施构成;双向交通隧道照明系统可由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洞外引道照明以及洞口接近段减光设施构成。隧道照明区段构成如图3.0.5所示。a)单向交通隧道b)双向交通隧道P洞口;S接近段起点;A适应点;d适应距离;L20(S)洞外亮度;L20(A)适应点亮度;Lth1、Lth2入口段亮度;Ltr1、Ltr2、Ltr3过渡段亮度; Lin中间段亮度;Dth1、Dth2入口段1、2分段长度;Dtr1、Dtr2、Dtr3过渡段1、2、3分段长度。图3.0.5 隧道照明系统分段简图3.0.6 照明设计所采用的设计速度宜与隧道所在路段路线设计速度一致。当路线设计速度大于100km/h时,照明设计所采用的设计速度可按表3.0.6取值。表3.0.6 照明设计所采用的设计速度取值表路线设计速度(km/h)照明设计采用的设计速度(km/h)100801201003.0.7 路面左、右两侧墙面2m高范围内的平均亮度,宜不低于路面平均亮度的60%。3.0.8 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间的换算关系如无实测资料时可按黑色沥青路面15 lx/(cdm-2),水泥混凝土路面10 lx/(cdm-2)取值。3.0.9 养护系数M值,当路线纵坡大于2%、大型车比例大于50%的特长隧道宜取0.6;其余情况宜取0.7。4 入口段照明4.1 入口段亮度4.1.1 隧道入口段照明宜分两段设置,与之对应的亮度可分别按式(4.1.1-1)及式(4.1.1-2)计算:Lth1 =kL20(S) (4.1.1-1)Lth2=0.5kL20(S) (4.1.1-2)式中:Lth1 入口段1亮度(cd/m2);Lth2 入口段2亮度(cd/m2); 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可按表4.1.1取值; L20(S)洞外亮度(cd/m2)。表4.1.1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设计交通量N(veh/hln)k设计速度vt(km/h)单向交通双向交通12010080604012006500.0700.0450.0350.0220.0123501800.0500.0350.0250.0150.01注:当交通量在其中间值时,按内插考虑。4.1.2 对于200m长度L300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直线隧道,入口段1亮度宜取中间段亮度的5倍,入口段2亮度宜取入口段1亮度的50%。4.1.3 对于100m长度L200m的“光学长隧道”、300m长度L500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直线隧道,入口段亮度宜分别按式(4.1.1-1)和式(4.1.1-2)计算值的50%取值。4.2 洞外亮度L20(S)4.2.1 在设计阶段,洞外亮度如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4.2.1取值。 表4.2.1 洞外亮度L20(S) (单位:cd/m2)天空面积百分比洞口朝向或洞外环境vt(km/h)40608010012035%50%南洞口400045005000北洞口55006000650025%南洞口30003500400045005000北洞口3500400050005500600010%暗环境20002500300035004000亮环境300035004000450050000%暗环境15002000250030003500亮环境20002500300035004000注:1 天空面积百分比指20视场中天空面积百分比; 2 南洞口指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北洞口指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 3 东洞口与西洞口取用南洞口与北洞口之中间值; 3 暗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低的环境;亮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高的环境。4.2.2 在洞口土建完成时,应进行洞外亮度实测。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如超出25%,应调整照明系统的设计。4.2.3 照明停车视距可按表4.2.3取值。 表4.2.3 照明停车视距Ds表 (单位:m)设计速度vt(km/h)纵坡(%)-4-3-2-101234120260245232221210202193186179100179173168163158154149145142801121101061031009895939060626058575655545352402928272726262525254.3 入口段长度4.3.1 入口段长度可按式(4.3.1)计算: (4.3.1)式中:Dth1入口段1长度(m); Dth2入口段2长度(m); Ds 照明停车视距(m),可按表4.2.4取值;h 洞口内净空高度(m)。4.3.2 设计速度为40km/h时,入口段总长度可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4.4 入口段灯具布置4.4.1 入口段照明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入口段基本照明的灯具布置应按中间段照明考虑,入口段加强照明可选用功率较大的灯具。4.4.2 入口段1的加强照明灯具,可从洞口以内10m处开始布设。4.5 连续隧道的入口段照明当两座隧道间的行驶时间按路线设计速度计算小于15s,且通过前一座隧道的行驶时间大于30s时,后续隧道入口段亮度应进行折减,亮度折减率可按表4.5取值。表4.5 后续隧道入口段亮度折减率两隧道之间行驶时间(s)251015后续隧道入口段亮度折减率(%)50302520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送审稿) 正文5 过渡段照明5.0.1 过渡段由TR1、TR2、TR3三个照明段组成,与之对应的亮度可按表5.0.1取值。表5.0.1 过渡段亮度照明段TR 1TR 2TR 3亮 度Ltr1 =0.15Lth1Ltr2=0.05Lth1Ltr3=0.02Lth15.0.2 过渡段各照明段的长度可按表5.0.2取值。 表5.0.2 过渡段长度Dtr (单位:m)设计速度vt(km/h)Dtr1 Dtr2 Dtr3 120137133200100106111167807289133604467100402644675.0.3 当过渡段TR3的亮度值Ltr3不大于中间段亮度值Lin的2倍时,可不设置过渡段TR3。5.0.4 对于100m长度L200m的“光学长隧道”、 200m长度L300m的直线隧道,可不设置过渡段照明。 5.0.5 200m长度L300m的“光学长隧道”、 300m长度L500m的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平面线形、交通量大小综合判定是否设置过渡段照明。6 中间段照明6.1 中间段亮度6.1.1 中间段亮度可按表6.1.1取值。 表6.1.1 中间段亮度Lin (单位:cd/m2)设计速度vt(km/h)Lin单向交通N1200 veh /hln双向交通N650 veh /hln350 veh /hln单向交通N1200 veh /hln180 veh /hln双向交通N650 veh /hln单向交通N350 veh /hln双向交通N180 veh /hln12010010.06.56.04.54.53.01006.54.53.0803.52.51.5602.01.51.0401.01.01.06.1.2 单向交通且通过隧道的行车时间超过135s时,隧道中间段可分为两个区段,与之对应的长度及亮度可按表6.1.2取值。表6.1.2 中间段分区段设置的长度及亮度取值项目长度(m)亮度(cd/m2)备注中间段第一区段设计速度下的30s行程Lin中间段第二区段余下的中间段长度Lin80%,且不低于1.0 cd/m2Lin50%,且不低于1.0 cd/m2采用连续光带布灯方式,或隧道壁面反射系数不小于0.7时6.1.3 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中间段亮度不得低于2.5 cd/m2。6.2 灯具布置要求6.2.1 灯具布置宜满足闪烁频率低于2.5 Hz或高于15 Hz。6.2.2 中间段照明灯具的布置可采用中线布置、中线侧偏单光带布置、两侧交错布置和两侧对称布置四种基本布灯型式。6.2.3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应不低于表6.2.3所示值。表6.2.3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设计交通量N(veh /hln)U0单向交通双向交通12006500.43501800.3 注:当交通量在其中间值时,按内插考虑。6.2.4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应不低于表6.2.4所示值。表6.2.4 亮度纵向均匀度Ul设计交通量N(veh /hln)Ul单向交通双向交通12006500.63501800.5 注:当交通量在其中间值时,按内插考虑。6.2.5 隧道曲线段照明灯具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诱导性;2 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000m的曲线段,其照明灯具可参照直线路段布置;3 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段,当采用侧偏单光带布灯方式时,灯具应沿曲线外侧布置,并应减小灯具的间距,间距宜为直线路段灯具间距的0.5倍0.7倍(图6.2.5-1),半径越小间距应越小。4 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段采用两侧布灯方式时,宜采用对称布置。 a)右侧偏单光带灯具布置示意图 b)左侧偏单光带灯具布置示意图图6.2.5-1 曲线段侧偏单光带灯具布置示意图5 在反向曲线路段上,宜在固定的一侧设置灯具,发生视线障碍时可在曲线外侧增设灯具(图6.2.5-2)。 图6.2.5-2 反向曲线段上的灯具布置示意图6.2.6 在隧道内分岔口、交叉口等交通复杂路段的照明应适当加强,并应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诱导性。6.3 紧急停车带和横通道照明6.3.1 紧急停车带照明宜采用显色指数高的光源,其照明亮度应不低于5.0 cd/m2。6.3.2 横通道亮度应不低于1.0 cd/m2。 7 出口段照明7.0.1 在单向交通隧道中,应设置出口段加强照明。出口段长度宜取60m,前30m的亮度宜取表6.1.1所列中间段亮度的3倍,靠近隧道出口30m的亮度宜取表6.1.1所列中间段亮度的5倍。7.0.2 长度小于300m的直线隧道可不设置出口照明。7.0.3 出口段加强照明的灯具可从洞口以内10m处开始布设。8 应急照明8.0.1 长度大于500m的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不间断照明供电系统。长度大于1000m的其它等级公路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3s,维持时间不短于30 min。8.0.2 配合启用应急照明,应在洞外一定距离处设置信号灯或可变信息板显示警告信息。8.0.3 启用应急照明时,洞内路面亮度应不小于表6.1.1所列中间段亮度的10%,并不低于0.2cd/m2。8.0.4 高速公路长隧道和长度大于2000m的其它等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疏散照明。9 节能标准与措施9.1 一般规定9.1.1 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隧道照明设计参数,并进行多方案比选,经全寿命经济技术分析论证,确定经济合理、运营节能的照明方案。9.1.2 设计阶段应根据交通量、洞外亮度的变化、隧址区域气候条件等制定合理的调光方案。9.1.3 隧道两侧墙面2m高范围内宜铺设反射率高材料。9.1.4 隧道内宜铺设浅色路面材料。9.2 节能标准9.2.1 当LED光源应用于隧道中间段照明时,设计亮度按表6.1.1所列亮度标准的50%取值,但不得低于1.0 cd/m2。9.2.2 当显色指数大于70的单端荧光灯应用于隧道中间段照明时,设计亮度按表6.1.1所列亮度标准的80%取值,但不得低于1.0 cd/m2。9.2.3 当采用逆光型照明灯具时,中间段照明亮度可按表6.1.1所列亮度标准的80%进行取值,但不得低于1.0cd/m2。9.2.4 隧道夜间照明应满足下列要求:1 长度不大于500米且设置有连续自发光诱导设施和定向反光轮廓标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可不设置夜间照明。2 长度不大于1000米且设置有连续的定向反光轮廓标的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隧道可不设置夜间照明。3 夜间应关闭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加强照明灯具。4 夜间照明灯具宜兼具部分基本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功能。5 当隧道位于设置照明的路段时,隧道夜间照明的亮度应与该路段的亮度水平一致。6 当隧道位于无照明路段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夜间照明路面亮度可取1.0 cd/m2。7 当隧道位于无照明路段时,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隧道夜间照明路面亮度可取0.5 cd/m2。8 当单向交通隧道夜间交通量不大于350 veh /hln、双向交通隧道夜间交通量不大于180 veh /hln时,可只开启应急照明灯具。9.2.5 当隧道设置夜间照明且位于无照明路段上时,洞外引道可布设路灯。洞外引道布灯长度与路面亮度不宜低于表9.2.5所示值。表9.2.5 洞外引道布灯长度与路面亮度设计速度vt(km/h)路面亮度(cd/m2)长度(m)1202.02401002.0180801.0130600.595400.5609.3 节能措施9.3.1 隧道照明光源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宜选择效率高、透雾性能较好的光源;2 亮度水平较低时宜采用高色温光源,亮度水平较高时宜采用低色温光源;此条内容出处?32 光源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000h;4 3 柴油车较少的城镇附近隧道、紧急停车带、横通道可选用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5 4 以稀释烟雾浓度作为隧道通风控制工况的隧道,照明光源宜选择透雾性能较好的光源。9.3.2 隧道照明灯具应满足下列要求:1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2 应具有适合公路隧道特点的防眩装置;3 灯具结构应便于更换光源和附件;4 灯具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5 灯具配件安装应易于操作,并能调整安装角度;6 灯具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7 灯具光输出比不应小于70%;8 气体放电灯具效率不得低于70%;气体放电灯具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85;9 LED隧道灯具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9.3.3 照明灯具采用中线布置、中线侧偏单光带布置方式的隧道,宜选用逆光型照明灯具。9.3.4 照明灯具采用两侧交错布置、两侧对称布置方式的隧道,宜选用宽光带对称型照明灯具。9.3.5 接近段减光1 接近段可采取以下洞外减光措施:1) 从接近段起点起,在路基两侧种植常青树;2) 采用削竹式洞门型式;3) 大幅坡面绿化;4) 洞口采用端墙型式时,墙面宜采用冷色调,其装饰材料的反射率应小于0.17;5) 洞口外至少一个照明停车视距长度的路面宜采用黑色路面。2 在接近段起点处的20视场中,天空含率小于50%时,不宜设置遮光棚。3 洞口设置的棚洞,自然光提供的洞内亮度水平应符合本细则第4.1.1条4.1.3条的规定,并应降低棚洞结构产生的闪烁效应。9.3.6 隧道运营调光1 隧道白天加强照明应根据洞外亮度和交通量变化分级调整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照明亮度。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照明白天亮度调整可按表9.6.1进行取值及调光组合。表9.3.6 白天加强照明段调光分 级亮度(cd/m2)交通量N(veh/hln)单向交通双向交通夏季晴天L20(S)350180350N1200180N3501200350其他季节晴天/夏季云天0.5L20(S)350180350N1200180N3501200350其他季节云天/夏季阴天0.25L20(S)350180350N1200180N3501200350其他季节阴天/重阴天0.13L20(S)350180XI 350N1200180N350XII12003502 白天隧道基本照明应按本细则第6.1.1条6.1.3条的要求,根据交通量变化调整照明亮度。10 照明计算10.1 照明计算时应收集下列资料:1 隧道净空断面型式;2 路面材料及其亮度系数或简化亮度系数;3 灯具布置方式及安装高度、间距、仰角;4 光源及灯具的类型、规格;5 灯具的光强分布表、利用系数曲线图、等光强曲线图、亮度产生曲线图等光度数据;6 灯具的养护系数。10.2 照度计算10.2.1 利用光强表的数值计算方法1 某一灯具在洞内路面计算点产生的水平照度可按式(10.2.1-1)计算: (10.2.1-1)式中:Epi 灯具在洞内路面计算点p产生的水平照度(lx); p点对应的灯具光线入射角();Ic 灯具在计算点p的光强值(cd),按灯具光强表(I表)取值;M 灯具的养护系数,无资料时可取0.60.7; 灯具额定光通量(lm);H 灯具光源中心至路面的高度(m)。2 数个灯具在计算点所产生的照度可按式(10.2.1-2)计算: (10.2.1-2)式中:Epp点的水平照度(lx);n 灯具数量,计算时可取计算区域前后各一组灯,约2个4个。3 路面平均水平照度可按式(10.2.1-3)计算: (10.2.1-3)式中:Eav 路面平均水平照度(lx); m 计算区域内计算点的总数。10.2.2 利用系数曲线图计算方法,路面平均水平照度可按式(10.2.2)计算: (10.2.2)式中: 灯具布置系数,对称布置时取2,交错、中线及中央侧偏单光带布置时取1; 利用系数,由灯具的利用系数曲线图查取; W 隧道路面宽度(m); S 灯具间距(m)。10.3 亮度计算10.3.1 亮度计算应满足下列条件:1 计算区域不小于灯具间距。2 观察点距计算区域取60m160m,距路面边缘为1/4路面宽,距路面高度为1.5m。3 计算区域内纵向计算点间距不宜大于1.0m,横向计算点应不少于5点。4 计算灯具应包括计算区域前后各一组,约24个。10.3.2 某灯具在路面计算点产生的亮度可按下式计算: (10.3.2)式中:Lpi 灯具i在计算点p产生的亮度(cd/m2);r(,)简化亮度系数,按附录B表取值; 观察面与光入射面之间的角度。10.3.3 数个灯具在计算点产生的亮度可按式(10.3.3)计算: (10.3.3)式中:Lpp点的亮度(cd/m2)。10.3.4 计算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可按式(10.3.4)计算: (10.3.4)式中:Lav计算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cd/m2)。10.4 均匀度计算10.4.1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可按式(10.4.1)计算: (10.4.1)式中:U0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 Lmin计算区域内路面最小亮度(cd/m2)。10.4.2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可按式(10.4.2)计算: (10.4.2)式中:Ul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 Lmin 路面中线最小亮度(cd/m2); Lmax路面中线最大亮度(cd/m2)。11 照明控制原则11.0.1 应结合洞外亮度、时间、交通量、平均车速、洞内能见度、供电电压、天气条件等控制参数制定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案。11.0.2 照明控制应实现正常工况、异常工况照明和应急工况的照明控制。11.0.3 照明控制宜采用智能控制或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11.0.4 隧道异常工况时照明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 隧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地点前后的照明灯具应开启到最大程度;2 发生交通事故的隧道内所有照明灯具应开启到最大程度;3 发生交通管制的隧道内所有照明灯具应开启到最大程度;4 发生火灾的隧道内所有照明灯具应开启到最大程度。11.0.5 横通道照明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 车行横通道照明应实现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控制;2 人行横通道照明宜具备感应控制装置;3 横通道灯具应与横通道门实现联动。附录A 光学长隧道长度的计算方法驾驶员在位于行车道中线、1.50m的高度、距隧道入口一倍照明停车视距的位置不能看到出口的曲线隧道,即使按隧道长度应称作短隧道,但仍需按长隧道设置照明的隧道称为“光学长隧道”。A.0.1 “光学长隧道”的长度取决于隧道平曲线半径、隧道车道数以及隧道设计速度等参数。按下式计算: (A.0.1-1)式中:Lop “光学长隧道”长度(m);R 隧道平曲线半径(m);W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m);A.0.2 隧道平曲线可分为设超高的平曲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的有关规定。“光学长隧道”长度可根据在不同类别隧道平曲线的曲线半径、不同的隧道车道数以及不同的隧道设计速度进行计算,表A.0.2-1表A.0.2-3所示为计算例。 表A.0.2-1 不设超高且路拱2%时的“光学长隧道”长度最小值 (单位:m)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120km/h车道数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隧道宽度W9.7513.517.2510.251417.7510.514.25181114.7518.5停车视距Ds565656100100100158158158210210210平曲线最小半径R190019001900335033503350525052505250750075007500“光学长隧道”长度Lop272.46 330.43 380.75 347.25 422.66 488.45 408.74 - -483.35 - - 表A.0.2-3 设超高时的“光学长隧道”长度最小值 (单位:m)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120km/h车道数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2车道3车道4车道隧道宽度W9.7513.517.2510.251417.7510.514.25181114.7518.5停车视距Ds56565610010010015815815821021021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R200200200400400400700700700100010001000“光学长隧道”长度Lop50.20 68.78 84.85 54.27 80.16 102.71 48.73 82.73 112.44 42.98 82.86 117.88 附录B 路面简化亮度系数简化亮度系数表按表B-1和B-2取值。表B-1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表B-2适用于沥青路面。图B-1 亮度计算示意图表B-1 水泥混凝土路面简化亮度系数表(r) b()tg0251015202530354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0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6550.25619619619619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016016016016016016010.5619539539539539539521521521521521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0.75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39538637137137137137138639539513413413413413233233052962872872782692692692692692692782782781.252692692692692602512422242071981891891801801801801801891982071.52242242242151981801711621531481441441391391391441481531621801.75189189189171153139130121117112108103999910310811212113013921611621571351171089994908585838484869094991031112.51211211179579666057545251505152545861656975394948666494138363433323131333538404347513.58180664633282523222221212222242729313438471695532282018161514141415171920222325274.563594324171413121211111112131414161719215575236191412109.09.08.88.78.79.0101113141516165.551473115119.08.17.87.77.766474225128.57.26.56.36.26.543382210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