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226017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篇一】按照XX市政协年初工作安排部署,于10月29日至11月3日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及市文化局、市旅游委主管领导,一行16人组成调研组,由市政协分管副主席为组长,专程赴XX县、XX郊区和XX县等县(市)区,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这次专题调研活动得到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调研组先后深入5个乡镇7村进行现场考察,并召开3次座谈会,通过现场参观,走访交流,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了近几年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XX乡村旅游产业现状、特点和作用XX是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绿色和原生态已经成为XX最天然、最厚重的一张乡村旅游名片。各县(市)区对乡村旅游产业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等有了较大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的改善,乡风文明的进步,民俗风情的传承与打造,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县(市)区把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满足城乡消费新需要,摆脱贫困,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并为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呈现点线连片,多点开花,融合发展良好发展态势。(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从全市情况看,各地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态生活有机结合”,已建成XX特色旅游村25个,各类休闲农业园区31个,农家乐254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些乡村逐渐成为全省全国旅游名村镇和旅游示范点。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敖其湾赫哲新村、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壁画小镇民俗体验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被中央民委评为特色村寨),XX县香兰镇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7家(XX大亮子河林场、XX市砚山镇小河沟休闲农庄、XX星火乡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等),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有11家(占全市现有17家A级景区的65%,其中5家4A级景区全部为乡村旅游景区)。XX星火乡星火村、郊区敖其镇赫哲族新村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25个村被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明办、市旅游局联合命名为“美丽乡村特色旅游村”。各县(市)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推动了乡村振兴。初步统计,20XX年,全市乡村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XX县以民俗经济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的相关产业要素,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企业+农户的模式,努力实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特别是融资1.2亿元,重点连片打造金星村、北向阳村、北靠山村、竹青村(香山村)、腰营林场、大亮子河林场等百里景观大道,开发了文化展示、餐饮服务、民俗、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一体的旅游产业链。郊区以打造“休闲福地,幸福郊区”为发展定位,形成了以敖其民俗风情为主线,集冰雪文化、红色经典、农业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全力推进“春踏青、夏戏水、秋赏花、冬品雪”四季旅游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已经成为城市后花园和周边地区休闲度假集聚区。目前,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XX以全国第一集体农庄为基础,以星火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依托,以朝鲜民族文化+有机稻米文化为主题,把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重点发展建设以有机水稻、益生菌发酵技术的农业产业,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生产与观光一体,景观形象与生产功相协调,民族民俗风情与农科教产学研成果展示的现代都市农业风貌的样板区。XX市积极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把农业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在特色旅游产业上做文章,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编制了全市旅游总体规划、XX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黑龙江XX市稻海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十个全域旅游乡村规划等,围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还开展了一系列旅游品牌宣传与推介活动。“XX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同江市依托赫哲民俗文化,坚持保护传承赫源文化,并把赫哲族渔猎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不断加大民族事业投入力度,结合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特色村寨建设,通过举办乌日贡大会及“赫哲族渔猎文化节”、“八岔赫哲族冬捕文化节”以及“游街津圣山赏赫哲美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大马哈洄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着力打造旅游赫乡、“赫哲第一村”精品品牌。抚远市以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华夏东极”、“两国一岛”、“两江双城”、“淡水鱼都”四张名片效应,全面推进国际休闲度假养生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两座金山银山”,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内生动力和带动效益得到极致发挥,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各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旅游产业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XX县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打造了“一湖”、“一峰”、“一林”、“一囤”、“一花海”五大品牌,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二)乡村旅游产业的主要特点1、依托绿水青山生态环境,突出自然生态。抚远“黑瞎子岛旅游区”、“XX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复为AAAA级景区。XX县大亮子河林场旅游点被评定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依托现代农业基地,突出农业体验。XX市依托现代农业万亩展示区和金玛农业集团,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建设“稻海田园综合体万亩水稻公园”。万亩水稻公园目前是黑龙江省建设的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20XX年在国内“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项目中,XX市代表黑龙江被列为典型案例,同时稻海田园综合体万亩水稻公园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评选为“20XX民生示范工程”。中央电视台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携手全国省级电视机构,推出大型全媒体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在黑龙江篇中,XX万亩水稻公园的稻田画“农业排头兵、看我黑龙江”在片中展现,展示了XX市的大平原、大农业、大粮仓。今年以来,陆续召开“XX国际乡村狂欢节”等系列活动。3、依托少数民族特色,突出民族风情。同江、抚远、郊区赫哲民族文化,XX、XX朝鲜族文化。其中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被中央民委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特色民居村,XX郊区敖其镇赫哲村、XX县星火乡中星村被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依托乡村人文历史,突出特色文化。XX县北向阳村建成全省首个村级规模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北靠山村打造以红色抗联主题文化,XX县丰年村忠孝文化,XX县星火村全国第一集体农庄,洪洲村依托山水湿地打造乡村农家乐。XX县正在筹建“土龙山农民抗日武装暴动纪念馆”、“土龙山飞机堡抗日遗址公园”和七星峰抗联纪念碑、纪念馆。5、依托特色种养加业,突出休闲观光。XX县五良纯合作社的有机稻、抚远市、同江市的特产渔、XX特色养殖产业和林业产业等。6、依托城乡融合发展,突出创意农业。如冰雪文化、花卉产业、开展娱乐项目等。郊区大来岗风景区20XX年入选为国家优选旅游项目,被省旅游委、省体育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现已对上申报大来岗风景区为达勒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接待旅游人数15万人,实现旅游门票收入83万元。郊区卧佛山滑雪场是全省距市区最近的滑雪场,也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唯一的国家SSS级滑雪场。连续多年举办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城市滑雪邀请赛,现已成为XX市及周边地区冰雪旅游的首选去处。7、依托产业园区,突出产业融合。如XX绿色食品产业园、郊区电商产业园。XX市绿色食品产业园是黑龙江省两个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之一。国内五百强企业福建象屿集团、大连金玛集团已入驻XX。8、依托乡村建设,突出特色村镇。XX县香兰镇已打造成为全国特色乡镇。XX市精心谋划并打造民俗文化朝阳村、湿地芳邻洪洲村、低碳养生工农新村、满族风情六合村、农家餐饮大屯村、赫哲故里嘎尔当村、民国风情海沟村、红色典范福祥村、田园景观长安村、葵花朵朵向阳村10个全域旅游乡村示范点等。(三)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表现1、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乡村旅游产业引领着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更多注重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向优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XX县在打造百里精品旅游大道过程中,运营方园国际旅游公司与8个村屯450户农民签定绿色蔬菜代种、有机家禽代养协议,带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绿特色养殖,为旅游公司种植白菜、辣椒、茄子、萝卜等加工原料,公司统一按高于市场价30%回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通过自主经营或房屋入股等方式发展民俗民宿和乡村旅游,使产业发展同农户个体生产有机结合,带动620户贫困户增收,预计增收1200万元。抚远市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惠及民生、加快扶贫开发的抓手加以推动,着力打造乌苏里船歌旅游风光带,实施了“赫哲风情渔家乐”乡村旅游项目。20XX年接待游客达到9万余人次,省外客源从2012年的15%增至35%。2、带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从调研看,乡村旅游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农民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XX县在民宿旅馆和农家乐建设资金投入上,采取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即遵循企业负责室内改造建设,政府负责房盖、门窗、墙面、庭院建设。在收入分配上,农民、企业、政府按不同比例分配。农民以房屋入股形式提供房屋的,按15%参与利润分配,以房屋租赁形式提供房屋的,每年租赁费5000元-7000元。金星村5月12日运营以来,最低日接待游客300多人,高峰时超过1000余人,日平均达到500人。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原本在外打工的汤旺乡金星村村民崔白波毅然带着资金返乡创业,目前他投资90多万元的餐饮歌舞厅已正式开业。村民王丽是北靠山村生态园的餐饮区服务员,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她逢人便讲“现在沾上乡村旅游的光,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心里真是敞亮”。3、促进了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县域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各地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推出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同时,伴随配套服务跟进,开发了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康养产业、电子商务等旅游产品,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如XX市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以国家湿地公园、风车山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博物馆、万亩水稻公园、福祥年村儿等为主要景点的“XX一日游”线路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线路。郊区大来岗风景区20XX年入选为国家优选旅游项目,被省旅游委、省体育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现已对上申报大来岗风景区为达勒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接待旅游人数15万人,旅游门票收入83万元。郊区计划到2021年末,旅游业及其衍生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实现总产值翻一番,使郊区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真正成为金山银山。4、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盘活农业农村资产资源,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本化、农民权益股权化。加快了“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各县(市)区把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通过全域旅游,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加快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前,XX正在制定XX市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2020),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XX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晋升国家5A级景区,同江街津口景区、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晋升4A级景区,XX稻海田园综合体、郊区大来森林公园晋升3A级景区。5、加快了XX对外开放步伐,提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近几年,我市围绕农业大市向强市转变,以农业+旅游为切入点,开展食品安全城创建, “品牌农业中国行,XX大米走进全国”系列活动,举办了首届稻米节,院士专家行,京佳合作论坛,省农垦总局与XX市区域合作共建,特别是在全省全国品牌创建活动中,“XX大米”品牌屡获殊荣,闯进中国区域公共品牌百强,品牌价值达到182.45亿元。我市还连续七年荣获中国食品安全城。XX市还相继举办了“国际乡村旅游论坛”、“中国XX国际乡村狂欢节” 、“XX旅游”公众号等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XX良好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三江大地魅力四射的乡土气息。20XX年1月5日,CCTV-7亿万农民的笑声筑梦新时代全国农民春晚在福祥年村进行外景拍摄。这是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期农民春晚,福祥年村是全国七个省之一的央视农民春晚的外拍地,也是东北三省唯一一个外景拍摄地。二、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XX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但从乡村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格局考虑,应当说,XX的乡村旅游仍处在低档开发、自我滚动、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内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有一定相差,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研究和破解。1、思想不够解放,对乡村旅游层面认识理解不深。一些地方对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对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影响力,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多数乡村旅游处在“吃农家、住农家”的粗放阶段,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资源整合和开发不系统,缺乏整体规划。从全市看,乡村旅游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发建设缺乏长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旅游资源分散,发展导向和目标定位不准。由于没有编制规划,乡村旅游没有规模和品牌,交通、供电、供排水、休闲、娱乐、绿化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有的地方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乡村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开发,个别地方为了吸引客商投资,把国家和省投向乡村集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交由投资商经营和使用,而乡村集体和农民并没有参与利益分配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村”、“淡忘了农民”。一些村的农家乐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费,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功能不配套。受整体投资环境下滑的影响,旅游产业投入明显不足,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普遍滞后,乡村道路建设、旅游标识系统、环境卫生、给排水及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一些景区景点缺乏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旅游标识标牌和导览图,部分村屯无线信号接收不稳定,一些农户周边环境状况较差,服务功能欠缺,市区、县城没有出发通向景区的公交线路,无直达旅游专线,不能满足游客对安全、舒适、卫生等基本的旅游消费需求,离“吃住行游购娱”差距甚大。4、旅游产品单一,系列化深度开发不够。目前看,旅游投资势头较好,但一些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经营模式、发展形式单一,服务功能缺少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参与性不强,发展活力严重不足,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乡村旅游大多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特色产品少,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一些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5、专业人才匮乏,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旅游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从调研看,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有的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和专业团队,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一般处于原始、被动的状态。乡村旅游产品多停留在提供住宿和餐饮等低层次,很少注重提升其本身的知识文化内涵及参与性等。一些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三、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再认识。从XX全域发展角度看,无论从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国家战略布局,城乡消费需求,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开发空间巨大,主客观条件都处在最好机遇期。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应当突出全域旅游的概念,把以XX为核心的整个三江平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打造,把乡村旅游上升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新产业重要内容。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产业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美丽宜居乡村为基础,构建一个大旅游格局。2、科学谋划全域旅游战略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发展、生态保护、市场主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XX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以及全市旅游用地规划、道路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指导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建设。要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政策资源,突出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和深度挖掘三江平原特有的黑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民族风情,科学划定未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要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把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农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既尊重农耕文明,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对旅游景点和接待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对旅游风貌的设计加以规范,形成内外部市场兼顾的发展战略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3、围绕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和环境建设。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乡村旅游地优先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地优先覆盖。改善旅游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建设。聚焦农村存在的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最突出问题,与美丽乡村建设、贫困村改造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等有效衔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标识引导和解说体系、散客自助游服务体系、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4、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强化对乡村旅游产业的行业指导和服务。乡村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指导,帮助乡村和农户解决资金、技术、服务等问题。要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围绕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引进龙头企业整合旅游资源资产资金,建立“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农户参与”的旅游新机制,将乡村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项目发展用地指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以大项目吸引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的开发。设立旅游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周边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太阳能路灯、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项目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支持力度,对品牌创建、节会活动、旅游商品研发打造力度。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让农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要大力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让农民群众自己干、自己闯。加强小农户与开发经营者利益连接,引导进入农村三产融合的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5、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要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屯村干部、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等各类人才培训,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培养一批乡村旅游专业型人才,使他们能真正承担起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重任。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来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内涵,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6、加强典型模式宣传与旅游品牌推介,不断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的互补互促。加大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示范户创建,对荣获国家和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的县、乡、村、户,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在品牌产品的发现、培育、塑造、宣传和推广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在对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同时通过“稻米节”“金豆节”等主题,与国内外联手举办产业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城乡美誉度,产品知名度,促进XX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篇二】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建引领,建设坚强稳固、充满活力的农村党组织,对实施乡村组织振兴至关重要。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凝聚人心、带动发展、美化乡村、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党组织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一、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一是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受教育程度低,部分村干部仍习惯于原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二是有些村干部虽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经验丰富,但是对新知识新技能不注重学习,和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脱节,对于目前新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由于农村发展空间小、待遇低,繁重的工作量和报酬不相匹配,能干的不愿回来,在家的业务知识水平不够,农村选贤任能相对困难。二、农村党支部组织力不强。一是部分党支部组织生活仍以开大会、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二是个别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疏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存在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现象。三是党委对于下属党支部党建考核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尤其是村党委对于党支部的督查考核,导致党支部工作目标不明确,推行进度慢。三、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由于农村高学历党员稀缺,致富能手少、流动党员越来越多等因素,农村党员普遍宗旨观念淡薄,党性意识缺失,服务精神匮乏。有些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三会一课”、“五事联动”、“远程教育”等党员管理教育活动走过场,拍个照、签个到就完事。还有些党员组织纪律涣散,对村党支部的活动不感兴趣;更有些党员认为讲修养、讲党性太吃亏,不支持、不配合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健康有序扎实推进。一、提升农村党组织领导力,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当前,农村干部队伍问题相对突出,已很难适应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农村党组织输血造血势在必行!一是拓宽选人视野。学习借鉴选派“第一书记”的经验做法,从现有的乡镇干部中下派到村任职,面向社会公开“招一批”村干部,整体提升农村干部的层次水平。二是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党性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农村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个意识”;有针对性地举办后进村干部培训班,专门解决一些后进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村干部到先进村进行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全面建立完善农村干部绩效奖励制度,根据所在村的规模、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实绩,确定村干部年基本报酬和绩效奖金,激发其工作热情。二、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健全村级党支部管理机制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细胞”,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强化党支部体系建设,发挥组织优势,才能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等来增强对党组织内部的管理,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增加群众对党的信任度,落实任务、计划、纪实、提示反馈“四项”清单,确保党建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全力推进“星级支部”创评活动,坚持“量化目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建立规范严密的“星级化”管理体系,推动村级党组织抓好自身党建阵地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三是加强软弱后进党支部整顿工作。对党支部存在问题给予客观评价,优秀党支部要稳固发展,软弱涣散党支部要梳理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争取上进,采取领导包干、驻村干部(工作组)推动提升整顿转化等切实管用的方式,确保整顿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形成村级党支部争先创优的长效机制。三、提升农村党员战斗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是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组织基础。一是加强党员管理。坚持发展党员向优秀青年、致富典型、农村大中专学生倾斜。充分运用党员积分管理手册,加强对党员的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村民代表测评等。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及专人联系制度,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在网上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有效沟通。二是推进网格“党员示范岗”机制。根据网格实际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设置村组长、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等岗位,做到任务清、职责明。按照“一人一岗”的要求,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三是选树先进党员典型。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培育提升现有的典型,形成“每个行政村都树立标杆,每个支部都树立标兵”的选树典型工作新局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篇三】XX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股改+拆违+引进新业态”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更强,经济薄弱村彻底转变。结合城南新城开发建设,统筹谋划各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村(居)民致富。一、村居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街道共有25个村(居)、3个纯城市社区,另外有齐鲁石化2个社区在辖区范围内。25个村居中,有3个村居(西夏、车站、山王)集体收入比较好,年均收入在100万以上。收入来源,西夏主要是齐鲁石化、华能电厂等大企业占地,从用电用水等给予部分政策支持,和租占地费用;车站、山王是两个城中村,主要靠房屋租赁费用。有19个村居集体收入在10万至100万之间,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村居周边工业企业租地费。有1个村居(安乐店)集体收入在10万以下,3万以上,仅为7.82万元,主要来源为承包地租金。另外,有2个村居(陈家、矮槐)在3万以下,收入来源全部是上级补助资金,为经济薄弱村,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合同不规范(期限长、没经民主议事程序)个别人长期占用集体资产等问题、租赁承包费用低等原因,集体资产价值流失比较严重,集体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一)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XX街道自2016年开始,以安里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在25个村居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除车站社区以外,其余24个村居已完成改革工作。共核实村居集体总资产约20.19亿元、集体土地约2471万平方米(折亩数约37065亩),经过身份认定,共确定享受集体经济股份的村居民24141名,经过股权量化,共有约16.37亿元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能够用于经营产生经济收益)被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人。已有安里、渠村、杨家、仉行、窝托5个村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其余村居正在积极办理中。经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村(居)民对集体资产有多少、分别是什么非常清楚,堵住了被侵占、被挪用、流失的漏洞。最主要的一点,提高了集体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拆违促进集体经济发展。20XX年,我们通过拆违,拆除了75万平,为各村居拆除腾空大量可用建设土地。同时在拆违过程中,一并进行了经济承包合同的理顺,对那些明显不合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土地和院落收归村集体或重新发包。比如杨家社区,分别对拆违拆出的3个地块规划了农贸市场、邻里中心、沿街商铺等项目,进行对外租赁经营,预计大幅提升集体收入500600万元。(三)积极策划新业态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XX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组建村居集体资产运营中心,加强村居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协助村居股份合作社规划产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现代农业、娱乐中心等建设,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重点推进的村集体项目主要有6个,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在渠村违建腾空区,结合生态防护林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城南市民休闲中心,集室内休闲、体育运动等于一身,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40万元左右。二是在矮槐村,利用交通优势,规划建设智慧仓储项目,利用拆违治乱腾空的土地约130亩,初步规划建设仓储面积约40000平米,分两期建设,预计投资60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后可疏导齐园农贸市场的副食产品等物资的储存,为齐园农贸市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配套。同时,矮槐村借助乌河整治的机会,发挥乌河生态资源的优势,远期规划乡村旅游景点。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90万元。三是对华能XX电厂西侧窝托社区的山体进行复垦利用,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标准化停车场。四是以安里村生态园为辐射点,北至南外环、东至淄江路、南至安里生态园南路、西至辛朱路,包括安里、王朱、仉行等村,涵盖森林公园、特色农业、文体特色产业以及蚯蚓养殖等,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服务、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田园综合体。综合体内建设联动棚,将安里村各户初具规模的葡萄种植引入综合体内,实现村民致富、品种优化、统一管理,绿色生态。待综合体发展成熟后,将范围扩大至王朱村,同时引入渠村煎饼等食品加工业。带动城南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五是在山王社区违建腾空区,规划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项目,预计建设260个车位的智能立体停车场,预计投资900万元。服务周边餐饮、小区居民停车,极大缓解牛山路及周边小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投入使用后山王集体收入年增收5万元,20年后固定资产全部移交山王社区。规划建设城市休闲娱乐综合体项目,位于牛山路与山王路交叉口,预计投资2000万元,由股东和集体集资,规划建设特色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项目。投入使用后,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六是在杨家社区拆违腾空区,加快推进农贸市场、邻里中心建设,其中杨家农贸市场项目位于一诺路以西、牛山路以南,占地面积约20亩。通过股东集资1.5万元/人,共集资1000万元进行开发。现已开工建设,预计7月份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200万元。杨家社区邻里中心项目位于牛山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2亩,预计投资1300万元,由集体和股东集资建设,现已开始施工,预计年底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两个项目,集资分红回报率保守估计不低于15%,平均每位股民增收1万元。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一是村居可用土地资源较少。土地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大多数村居可用建设土地资源并不丰富。二是在建项目的手续问题。由于XX街道整个辖区位于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上,必须在保护好水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方能开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立项问题较难解决。三是发展思路不明。部分村居受困各类因素影响,发展思路不明确,没有好的发展项目。四是政策扶持方面。一方面,上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流动性资金,靠自身建设集体项目难度较大,需上级出台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存在政策障碍。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土地利用方面缺乏政策依据和支撑。四、关于加快农村产业振兴的几点建议一是在完善组织功能方面。应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功能作用,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运营。在经营模式创新上,借鉴江浙一带“股改+小微产业园模式等成型经验,利用好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般、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与承包大户、技术能人、企业等联合与合作,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二是工商注册登记方面。一方面,工商注册程序繁琐,目前,经济股份合作社仍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注册登记,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工商注册登记后税费负担过重。登记注册后,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面临税费的问题。合作社办理工商登记后共需缴纳房产税、租赁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红利税等十余项税费,XX街道目前集体资产20.19亿元,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支持,将面临缴纳超过1个亿的税费。另外,村居委会还负担着社区治安、卫生、教育等公共职能,其运转经费仍由合作社列支,应当制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对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中用于村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的部分,实行税前列支。三是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方面。构建统一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出租和集体资产变卖处置、集体工程项目购建等,提供正规的公共交易平台。四是政策扶持层面。一方面,加大上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利用村居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需加快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瓶颈问题。【篇四】根据5月30日市委书记张战伟调研邵原重要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阔视野,更新思想观念,理清思路,做好镇村规划,6月2日6月3日,镇党委书记带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赴安吉实地考察了溪龙乡、鲁家村、余村、蔓塘里村等先进单位,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大家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找到了差距,也学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一、安吉基本概况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山区,素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之称,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自2008年起,安吉在全县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凝心聚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生态环境美。走进考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一条条整洁规划统一的村道让人心旷神怡,一间间精致的农屋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翠竹绿树之中,一面面生动鲜活的文化墙为农村装扮上美丽的衣裳,一个个精美别致的小游园承载着浓厚的乡村文化记忆,处处都是一副美丽画卷。二是人居环境净。无论是沿途路过,还是实地走过;无论是繁华集镇,还是恬静乡村;无论是城市公路,还是乡村小道,凡所到之处,可视范围内没有见到一只塑料袋、一张废纸、一片果壳,家家户户窗明桌净,大小村道洁净如洗,山涧溪水清可见底。垃圾桶很少见,有的在可视范围内建有垃圾桶,但设计非常精巧别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三是经济发展强。每个村都善做经营文章,他们抓住本村独特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不断做大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了村强人富。比如鲁家村旅游观光业,该村开通了4.5公里的绕村观光小火车,把全村18家特色农场串联成一个大景区,进行农场休闲体验,发展乡村旅游业。二、安吉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安吉县以“高标准”为统领,推进了美丽乡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使“中国美丽乡村”的概念成为可操作、可检验、可修正、可复制的实施行动,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愿景成为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生活。(一)高标准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2008年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就希望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安吉县成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试点和对外形象品牌,真正对全国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意义。为此高标准、高定位地搭建了美丽乡村整体工作体系,出台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于2011年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标准定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安吉先后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县域分区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县域控规覆盖率达到95%,所有乡镇、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二)循序渐进,立足一流铸精品。“安吉模式”,定位于“全国第一、全国唯一”,制定了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考核指标与验收办法,坚持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有所创新,设定“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并细化到4个方面、36项指标,其指标标准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同类标准。其中“村村优美、家家创业”是两项关键性硬指标,覆盖所有行政村,真正体现“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做样子,而是做实事”、“不是种盆景,而要满园春”、“不是搞政绩工程,而是要搞惠民工程”。通过先行先试,优先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以点代面,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抓点连线,最终成片,逐步把安吉所有的乡村都打造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经过进10年打造, 安吉全县共建成美丽乡村188个,创建覆盖面达到100%。(三)注重管理,创新发展可持续。2012年,安吉县编制涵盖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管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等4大类28个子项的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夯实美丽乡村“底子”。大部分完成整治任务的村都建立了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做到建设一个、巩固一个。实行财政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每年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考核评定的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以及乡镇分别奖励,切实调动了各级积极性。例如,鲁家村引入城市物业管理模式,建立“乡镇物业服务中心”,实行物业管理社会化、公司化运作模式。(四)做强产业,发挥特色夯基础。安吉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做强竹业、白茶、旅游三大产业文章,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家家创业,户户经商,有效提高了安吉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支持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XX年底,安吉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100万元。鲁家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抓住家庭农场政策机遇,申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20亿元,村集体经常性稳定收入从2011年不足3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335万元左右,村集体资产从几十万元壮大到1.2亿元左右。(五)狠抓党建,激发活力强保障。“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安吉县始终把基层党的建设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抓党建激活力,强组织树品牌,走出了一条“党建+”的乡村振兴之路。比如鲁家村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方面,通过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及“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公示,实现了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精准管理;村干部绩效工资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激发了农村干部工作激情。三、启示和建议一是搞好科学规划。要对邵原全镇50个行政村进行深入调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口聚集中心村庄和长期保留的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聘请知名设计团队(包括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专家),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研究,规划应立足村情村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因村施策,循序渐进。二要抓好示范带动。以“两山”理念为基础,制定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优化花园村、邵原村、黄楝树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同时,每年由各村申请申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由80%以上群众代表签字),由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班子情况、村财力情况进行审批确定建设村,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能体现邵原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要加强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注意产业培育,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打造“大邵原”旅游模式,统一整合小沟背景区、黄楝树美丽乡村游、娲皇谷旅游度假区、杏树洼度假区、神沟户外拓展区等一批旅游资源,统一包装推介,打造邵原旅游特色皮牌;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旅游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四要突出生态治理。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统一集中运输开展工作,培育农户垃圾分类意识,并对垃圾分类好的农户进行奖励;在农村集中居住区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五要挖掘文化元素。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要传承好历史文化,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等,讲好“邵原故事”;要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六要强化党的领导。要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健全队伍,明确责任,让各级党组织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完成情况与农村干部年终绩效挂钩,激励农村干部工作激情;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党员教育活动,实行党员包片联户网格化管理,使农村党员在政治理论、道德修养、发家致富、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走在前列,实现“党员带群众”的良好局面,切实打造一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安吉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安吉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奋斗与希望。“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我们在曲折的道路中前行,我们的目标是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邵原样板”,全镇上下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篇五】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永昌答卷人”蹲点大调研活动部署,我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目标,每到一处,看实地、访民情、话发展,每进一村,讲问题、寻对策、提建议,对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推进新姿永昌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永昌街道地处兰溪、建德、龙游三县交汇处,有“三县通衢”之称,行政区域面积84.13平方千米,下辖32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4.68万人。永昌工业经济实力较强,已连续4年被评为金华市工业强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知名农产品有李渔家茶、小锦稻米等;交通条件便利,330国道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人文底蕴深厚,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传统村落永昌村,同时也有国际戏剧大师李渔的故里夏李村。可以说,永昌有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优势,但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二、坚持实事求是,剖析调研问题人才力量不够充足。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当前农村年轻人少,头脑灵活的年轻人都在外创业,村里工作主力都还依靠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后备力量培养严重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各村在外成功人士还是不少的,但是联系紧密的不多,缺乏沟通桥梁。集体经济不够壮大。永昌街道32个行政村部分集体经济不强,例如调研中发现孟塘村、凌家村,想做事情却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村存在多方面原因造成,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是调研中发现其实每个村都有其自身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关键。环境革命不够彻底。借市“环境整治,全域美丽”东风,各村环境整治如火如荼开展,但还是不够彻底。调研中发现问题不少。例如孟塘村还存在珍珠塘倒鸡粪现象,强降雨天气内涝严重;凌家村自然村还存在露天粪缸现象,污水终端处理不正常,村内坟墓多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先补的“短板”。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调研中了解到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影院等建好后,如何发挥好文化礼堂等设施作用,还有诸多工作要做。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现在各种政策很多,越到基层需要落实的政策越多。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村民对于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例如“大病保险”、“责任医生签约”、“农民失地保险”等存在不了解、不明白。对于一些重点工作,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不理解。党建作用不够突出。现在各村工作任务比较重,比如环境整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党员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存在部分党员以家庭事务忙或其他理由推脱,政治觉悟不高,参与村里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三、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做手术”搭平台,提供人才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培养人才,吸引乡贤是当前发展永昌、振兴乡村的关键。通过召开培训会、外出参观考察、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提升农民农业技能,培育一支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一支爱农村、爱农民、善实干的新时代干部队伍;培育一支爱农村、善创新、肯吃苦的返乡创业队伍。重视人才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