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5811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气体的净制是化工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分离操作。实现气体的净制除可利用前面介绍的沉降与过滤方法外,还可利用惯性、洗涤等分离方法。一惯性分离器惯性分离器是利用夹带于气流中的颗粒或液滴的惯性进行分离在气体流动的路径设置障碍物,气流或液流绕过障碍物时发生突然的转折,颗粒或液滴便撞击在障碍物上被捕集下来。惯性分离的操作原理与旋风分离器相近,颗粒的惯性愈大,气流转折的曲率半径愈小,则其分离效率愈高。所以颗粒的密度与直径愈大,则愈易分离。适当增大气流速度及减少转折处的曲率半径也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一般来说,惯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比降尘室略高,可作为预除尘器使用。二、文丘里除尘器文丘里除尘器是一种湿法除尘设备。其结构与文丘里流量计相似。由收缩管、喉管、扩散管3部分组成。只是喉管四周均匀地开有若干小孔,有时扩散管内设置有可调锥,以适应气体负荷的变化。操作中,含尘气体以50lOOms的速度通过喉管时,把液体由喉管外围夹套经径向小孔进入喉管内,并喷成很细的雾滴,促使尘粒润湿并聚结变大,随后引入旋风分离器或其他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文丘里除尘器结构简单紧凑、造价较低、操作简便,但阻力较大,其压力降般为xx5000Pa,需与其他分离设备联合使用。三、泡沫除尘器泡沫除尘器也是常用的湿法除尘设备之一,其外壳为圆形或方形简体,中间装有水平筛板将内部分成上下两室。液体由上室的一侧靠近筛板处进入,并水平流过筛板,气体由下室进入,穿过筛孔与板上液体接触,在筛板上形成一泡沫层,泡沫层内气液混合剧烈,泡沫不断破灭和更新,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捕尘条件。气体中的尘粒一部分(较大尘粒)被从筛板泄漏下来的液体吸去,由器底排出,另一部分(微小尘粒)则在通过筛板后被泡沫层所截留,并随泡沫液经溢流板流出。泡沫除尘具有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阻力较小等优点,但对设备的安装要求严格,特别是筛板的水平度对操作的影响很大。第 3 页 共 9 页其它热处理设备的安全技术一、感应加热式热处理设备的安全技术感应加热式热处理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涡流电发热现象,对工件表面加热进行热处理。由于其生产效率高,能耗低以及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污染较少也较安全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按设备产生交变电磁场的频率高低,可将其分为高频、中频和工频三类(高频频率为30500KHz;中频频率为110KHz;工频频率为50Hz的工业交流电)。感应加热设备使用的电源电压为220380V,但有的设备内部电压高达10kV以上。故使用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时,必须注意高压电的用电安全和电磁波辐射污染的问题。1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安全操作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为电子(真空)管,产生高频电磁振荡,电功率为10200kW,机内最高电压约为15kV。因此,要求设备内绝缘性能必须良好,机壳等有关部分必须可靠接地。操作工位应放置绝缘橡胶垫。设备旁应设有防护木栏杆,涂红白相间的油漆。挂高压电危险标志。高频间应光线明亮、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535。安装排风装置,以排除工件加热时所散发的油烟废气。由于高频设备的频率为30500KHz,会产生射频幅射。当人体吸收一定辐射量后,会发生生物学变化,生物学变化随波长减短(频率增高)而增加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因此对设备的辐射场源(如高频变压器、馈电线、工作电容、耦合电容及感应器等),应采取屏蔽措施。为防止电磁波外漏而影响附近(约100m内)的电子设备和无线电通讯,还应将全室屏蔽,要保证工作环境的辐射强度在规定范围以内(电场强度E20V/m;磁场强度H5A/m。操作时应注意:(1)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操作高频设备,并指定操作负责人。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和其它规定的防护用品。(2)操作者必须熟悉高频设备的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后方可送电,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工作前应关好全部机门,机门应装电气联锁装置,保证机门未关前不能送电。高压合上后,不得随意到机后活动,严禁打开机门。(4)工件应去除毛刺、铁屑和油污,否则在加热时容易与感应器产生打弧现象。打弧现产生的电弧光既会损伤视力,也容易打坏感应器和损坏设备。(5)高频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尘土,工作中发现异常现象,首先应切断高压电,再检查排除故障。必须有专人检修高频设备,打开机门后,首先用电棒对阳极、栅极、电容器等放电,然后再开始检修,严禁带电抢修。(6)使用淬火机床,应遵守有关电气、机械和液压传动的安全规程。在移动淬火机床时,应防止倾倒。2中频及工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安全操作(1)中频感应加热变频设备,有发电机式和可控硅式两种。中频电流的最高电压可达750V左右,使用时必须遵守安全用电规则(变频机的功率,一般都大于100kW)。中频机房应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整齐和干燥。中频设备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开机操作,并指定操作负责人。操作人员应熟悉和遵守中频设备操作规程,并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工件应去除毛刺、铁屑和油垢,否则容易产生打弧,操作时也要防止工件与感应器接触产生打弧。使用中频淬火机床,应注意电气、机械和液压传动等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需由专人修理,修理前用放电棒对电容器等进行放电。严禁带电抢修。(2)工频感应加热设备,是用工业电频率、低电压、大电流,对大型工件进行加热淬火或正火。使用时应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为防止大工件工频感应加热时炸裂伤人,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工频热处理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大件热处理工艺规程。应先对大工件逐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凡探伤后发现有白点、严重偏析和疏松等缺陷的工件,禁止用工频设备加热。工件应去除毛刺、铁屑和油污,以防止打弧。生产操作中,必须指定负责人,操作者必须熟悉和遵守工频设备操作规程。工件应有吊装孔或合适的卡台,确保工件搬运和吊装的安全。操作工频加热机床,应注意电气、机械传动等的安全使用规则。二、火焰加热设备的安全使用技术火焰加热设备,用于大型工件和特殊形状工件的局部加热,来达到淬火(或正火、退火、去应力等)工艺温度。由于火焰加热的设备简单,加热灵活,应用历史较长,使用较为普遍。常用的气体燃料为乙炔和石油液化气(如丙烷等)。火焰淬火的安全操作:(1)火焰淬火的工作场所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氧气瓶和乙炔瓶(或乙炔发生器)应放置在距离淬火场所3m以外,氧气瓶及皮管接头等不能沾有油污。(2)点火时应小开氧气数秒种,再开乙炔气点燃,根据火色情况进行调节。熄火时,则应先关闭乙炔气门再关氧气门,为避免喷火孔爆炸,也可先关一些氧气(不能一下子关死),再关乙炔,最后将氧气门关死。(3)遇到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将软管着火处上方弯折。氧气软管着火,不准用弯折办法,应关闭上一级阀门。(4)喷火嘴应经常检查,如有堵塞时,须用黄铜针疏通,不准用其它金属丝,喷火嘴温度不能过高,以免引起爆炸事故。当其温度升高时,应暂停操作或关闭乙炔气门,不得关闭氧气,再将喷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却。(5)工作时必须戴好深色护目眼镜,保护眼睛。三、真空热处理炉、电接触加热和电解加热设备的安全使用技术1真空热处理炉的安全操作真空热处理炉是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先进热处理设备,工件是在超低气压的空间里进行加热和冷却的。它具有质量好、节能、安全和污染少等优点。虽然真空炉的发热体用低压电,但电源电压仍为380V,操作时仍需要安全用电。真空炉制造时,应确保不漏气、不漏水。真空炉炉体和炉盖等的密封是用橡胶件,因此需要用水隔层进行冷却。若水漏到炉膛里时,炉膛温度很高,会引起爆炸。真空炉处理的工件,应清洗净表面油污,同时避免淬火油槽的油蒸气进入炉膛。这些油蒸气和空气混合后将形成爆炸气氛,一旦有明火或通电时就会产生爆炸。所以真空炉装料后应关闭炉门,将炉膛抽成真空后,方可通电加热。2电接触加热淬火设备的安全操作电接触加热是利用低电压、大电流(350400A/cmsup2/sup),当电极和工件表面接触时通过电阻使工件表面局部快速加热和急速冷却来完成淬火的。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接触加热淬火操作规程和安全用电规则。操作前应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应仔细清理工件表面,不得有毛刺、铁屑和油污。加热淬火过程中,遇到产生火花较多的情况时,应停机查明原因。3电解加热淬火设备的安全操作电解加热淬火设备是利用高压直流电(200300V),对一定配方的电解液进行电解。利用“阴极效应”来使工件(阴极)表面急剧加热和冷却的办法,使工件表面得以淬硬。由于电解加热淬火设备比较简单,而且生产率高、能耗低、易于自动化、成本低和质量稳定,因此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所使用的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都比较高,操作时必须遵守安全用电规则。穿戴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常用的电解液有碳酸盐、烧碱、氯化钙、氯化镁等。应尽量采用510%的碳酸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这种溶液公害少、安全可靠。而且对工件及容器没有腐蚀。电解淬火产生的废液,须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